刘德伟李竞生民间文化探源与县域文化产业

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https://m-mip.39.net/pf/mip_6210222.html

摘要:

民间文化探源,即探索、梳理各种民间文化样式的发端、诞生、发展、流变的规律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相关文化实践活动。民间文化起源地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包括:民间文化起源地的源头根脉、起源发祥、演变发展、传承传播、地域特色、空间分布、民间传习、资源转化、赋能创新。在此基础上,构建县域民间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树立、塑造并不断提升县域文化品牌,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民间文化、起源地、探源工程、县域文化品牌、县域文化产业

一、关于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中国民间文化,是诞生于农耕文明土壤上的,相对于精英文化而言的大众文化。冯骥才先生指出:“在人类的文化中,有两种文化是具有初始性的源。一种是原始文化,一种是民间文化。但在人类离开了原始时代之后,原始文化就消失了。民间文化这个“源”却一直活生生地存在。”①千百年来,中国浩瀚的国土上诞生了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包括民间物质文化形态和非物质文化形态。民间物质文化形态主要包括民居聚落(包括窑洞、海草房、碉楼等),民间生产(农耕和手工作坊)生活(衣食住行)等所涉及的作物、工具、器物;以及民间行当、行业组织等。民间文化的非物质文化形态则主要包括民间文学(如故事、神话、传说、史诗等)、民间表演艺术(如民歌民乐、舞龙舞狮、皮影戏等表演技艺)、民间美术(如剪纸、木版年画、唐卡等)、民间手工制作技艺(如木雕、泥塑、刺绣等)和民俗文化世相(如民间信仰习俗、民间节日习俗、民间礼仪禁忌等)。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具有种类繁多、样式多元、民族性强、地域性广、传承深远、传播广泛、多元一体、多源一脉等特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根脉。我们为之自豪的中华文化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精英和典籍的文化,一部分是民间文化。两部分同等重要,相互不能代替。民间文化是大众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它积淀深厚,博大而灿烂,与大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情感和人间理想深深凝聚在一起。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偏见,民间文化并没有处在与精英文化同等的位置上。民间文化大多凭借着口传心授,以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我国古代将采集民间文学称为“采风”,因为它像风一样稍纵即逝,不及时捕捉,当下存在的状态就永远消失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国,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十年浩劫,使民间文化惨遭毁灭式打击,随之而来的城镇化浪潮冲击,又加剧了民间文化的消逝。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民间文化处于濒危状态。抢救民间文化,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面对危机,以冯骥才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发出倡议,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发起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从21世纪初开始,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规模空前的全面普查和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我国首次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整理和出版的巨大工程,是文化寻根、唤醒民众文化意识、普及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主题是抢救、保护、传承、弘扬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通过这一工程抢救和记录下来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可珍藏于博物馆,保存珍贵的历史记忆;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为先进文化的创造提供不竭的资源;可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可丰富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与世界和平发展。②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实施近20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完成了中国木版年画普查工程,出版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和《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全记录》;开展了中国剪纸、唐卡、传统村落、民间文学普查,出版了《中国剪纸集成》、《中国唐卡集成》、《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田野手册》、《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等等;命名了一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考察命名了多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多个中国民间文化传承基地;为抢救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③

二、关于民间文化起源地研究与探源工程

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于全国各地深入持久、广泛全面开展的基础上,民间文艺工作者认识到,民间文化起源地是民间文化的“源头活水”,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要内容。探明民间文化起源、成长、流变的过程,对于传承弘扬优秀民间文化尤为重要。于是,民间文化起源地研究与探源工程应运而生。作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程正以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组织方式和具有创造力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起来。

民间文化起源地,即是某一民间文化形态发祥、起源之地。民间文化形态万千、内容多样,往往是多元一体、多源一脉。因此,对各类民间文化样式起源地进行多学科深入研究,摸清家底,梳理文脉,抢救传承,对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民间文化起源地探源,即探索、梳理各种民间文化形态的发端、诞生、发展、流变的规律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相关文化实践活动。民间文化起源地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包括:民间文化起源地的源头根脉、起源发祥、演变发展、传承传播、地域特色、空间分布、民间传习、资源转化、赋能创新。

按照民间文化分类,民间文化起源地研究对象,首先划分为两大类别,即物质形态民间文化起源地和非物质文化形态民间起源地。继而可划分为如下类别:

(一)物质文化形态:

1、民间聚落(各类民居、少数民族聚居地)起源地探源;

2、民间生产(农耕和手工作坊)方式、作物、工具起源地探源;

3、民间生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方式及其器具、器物起源地探源;

4、民间行当、行业组织起源地探源;

(二)非物质文化形态:

1、民间文学(如故事、神话、传说、史诗等)起源地探源;

2、民间表演艺术(如民歌民乐、舞龙舞狮、皮影戏等)起源地探源;

3、民间美术(如剪纸、木版年画、麦秆画等)起源地探源;

4、民间手工制作技艺(如木雕、泥塑、刺绣等)起源地探源;

5、民俗文化世相(如庙会香会、节日习俗、礼仪禁忌等)起源地探源。

鉴于民间文化的特性,研究民间文化起源地,推动民间文化起源地探源工程,需要准确把握以下五个原则:

一是坚持民间文化起源地的多元一体、多源一脉原则。民间文化起源地,往往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源多地。民间文化起源地研究与探源,主要是寻根溯源、梳理脉络、探明资源,而非仅仅去论证源头的唯一性。片面强调民间文化起源的唯一性,以此作为研究和论证的主要目的,恰恰是民间文化起源地研究工作的重大误区,将使民间文化起源地探源失去应有的意义。例如,剪纸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形态,几乎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各地剪纸艺术产生的时间有先有后,相邻地域的剪纸艺术形态相互之间或也存在着传播承继的关系,形成了多元一体、多源一脉的局面。因此,对剪纸艺术起源地的研究,应结合某一地域的剪纸特殊艺术形态进行详实的多学科探源,避免通过某一考古或史料记载做出剪纸艺术“唯一起源地”这样的简单结论。

二是把握民间文化起源地研究的一般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民间文化形态多样,丰富多彩,极具个性。研究民间文化起源,既要探寻一般规律,又必须针对具体形态。不能脱离具体的民间文化起源地形态做抽象、空洞的臆测、推论。

三是坚持民间起源地文化研究要从历史的、发展的、动态的视角把握的原则。民间文化形态具有多元性、流变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民间的、地域的流传而变化,而且往往缺少典籍、史料和文物的记录。因此,更需要从田野调查入手,通过实地调查与史料结合,缕清民间文化起源脉络,系统梳理民间文化发展线索和规律,为民间文化传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坚持民间起源地文化研究要掌握时间、空间、民间三个研究维度相结合的原则,探寻民间文化起源地在时间、空间、民间三个维度上的传习、传播、发展、变化。既要借鉴历史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民间文化起源地的时空演变,也要从民俗学、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视角,探究民间文化起源地传承人的世代接续和民间文化起源地具体形态传习发展的规律。

五是把握好民间文化起源地研究与探源的择优原则,即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的择优限定原则。研究对象要择优选择有影响、有传承、有价值、有发展的民间文化样式。避免将民间文化起源地庸俗化、泛化民间文化起源地的倾向。

三、民间文化起源地探源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中国人素有认祖归宗的文化传统和追根溯源的民族特质,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薪火相传文脉不断的根本缘由。民间文化起源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基因,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不竭泉源。对民间文化起源地的探究,可以系统梳理民间文化源流,刨析民间文化基因,从中获得启示,汲取力量,从民族根性文化和源头文化之中去挖掘原生的动力和潜力,得到再创造、再发现、再前进的源发性活力与动力,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其次,作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要内容,民间文化起源地探源工程对于抢救濒危的民间文化遗产具有基础性作用。对于民间文化起源地及其演变、发展、传承、传播的系统研究和梳理,将正本清源,从源头上保护形态多样的、具有多元价值的民间文化形态,并通过多学科视角的审视辨析,不断促进各个民间文化形态研究的深入开展。

第三,对民间文化起源地的探究,可以探明民间文化的积淀“库存”,开掘民间文化的富矿资源,用好民间文化起源活水,激发文化的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独特作用,可以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让古老的文化促进当代社会的变革前进和国家的兴旺发展,树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建设当代世界的文化强国。

第四,民间文化起源地探源工程启动以来,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和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深化、扩展了地域文化研究的视角和力度,为地方政府提出了大量政策措施建议,为塑造地域文化品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五,民间起源地文化探源工程中对跨境民族文化起源地的研究和论证,从时间、空间、民间三个维度上明确了跨境民族民间文化的根脉属性,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巩固国家边防,掌握民族文化话语权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民间文化起源地文化的广泛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六,民间文化起源地探源工程不但注重寻根溯源,梳理文脉,并且更加注重优秀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程通过构建民间文化起源地知识产权体系,创造性地设计运用起源云网络平台、构建新型多业态的文化产业空间——起源馆、编制民间文化起源地信息数据标准、建设民间文化产业创始人数据库等方法,为传统民间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了重要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民间文化起源地探源工程是以民间文化起源地为对象,开展多学科学术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脉梳理、历史溯源、传承普查、传播记录、数据统计、建立标准等方法,积累民间文化资源,积聚民间文化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民间文化起源地的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与实践。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实施中华文明探源等工程,加强体现中国文化基因的非遗项目保护,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实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④这为起源地文化和起源地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今后民间文化的传承创新开辟了道路。

四、民间文化起源地探源与县域文化品牌塑造和文化产业建设

县域文化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民间文化。通过民间文化起源地探源,塑造县域文化品牌、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是:选定样式,形成课题,寻根探源,梳理文脉,调研论证,推出成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构建民间文化起源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此为根基进行成果转化,树立起县域文化品牌并持久塑造、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设计县域文化产业规划,构建县域文化产业体系,推动县域文化产业与农创、研学、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

下面以葫芦文化起源地探源与葫芦岛市连山区文化品牌塑造、文化产业发展为例加以说明。

1、项目概况:

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辽宁省锦西市更名为葫芦岛市。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葫芦命名的城市,葫芦岛市连山区(县级)历史悠久,这里很早就种植葫芦,并留下了众多葫芦的故事和传说,是葫芦岛葫芦文化的发祥地。年4月,连山区寺儿堡镇人民政府申报了中国葫芦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项目。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寺儿堡镇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和地域文化根脉,充分运用“起源地文化”资源,彰显寺儿堡镇历史文化重镇的厚重感和开放活泼的现代感以及开拓创新的创造感,年10月,北京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组织智库专家召开了中国葫芦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座谈会,启动葫芦文化起源地课题,助力连山区、寺儿堡镇依托“葫芦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加大传播力度,进一步提升葫芦文化知名度,实现产业联动发展。

2、课题调查情况:

为深入挖掘连山区寺儿堡镇葫芦文化、农创文化、民间文化现状,年10至12月,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3次组织起源地智库专家赴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一方面掌握寺儿堡镇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情况和相关资料,更好的开展中国葫芦文化、葫芦农创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工作。另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寺儿堡葫芦文化发展的亮点与经济增长点,专家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寺儿堡镇实际情况及国内外发展经验给出发展建议,为寺儿堡镇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献计献策。通过调研,专家们一致认为:第一,葫芦岛有着悠久的种植葫芦历史,葫芦是当地重要的农业生产品种,连山区葫芦艺术加工和文创产业盛行,已经成为当地标志性的文化产业。第二,连山区人民自古就对葫芦有着深切的感受,与葫芦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情感关系。连山区制订了具体的葫芦产业发展规划,有着非常优越的群众基础和政策条件。第三,连山区葫芦文化内涵和文化的可塑性丰厚,葫芦文化和经济社会的融合前景广阔。

3、课题研讨论证:

年12月27日,中国葫芦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研讨会在葫芦岛市连山区举行。课题研讨论证会由课题组负责人介绍课题情况,课题申报单位对申报书进行阐述,课题组调研代表发表前期调研工作报告,课题组专家进行提问、答辩,研讨、签署专家意见书等环节组成。

专家组在研讨中指出,连山区寺儿堡镇的中国葫芦农创文化别具体色,不仅对发扬我国传统的葫芦文化大有裨益,对于新时期下农村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专家们表示:第一,葫芦是提高中华优秀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葫芦岛市作为全国唯一以葫芦命名的城市且具有地理、人文等优势,责任重大。第二,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对葫芦文化传承上,脉络清晰,历史依据充分,保护和发展措施比较明确。葫芦农创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连山区寺儿堡镇起步早,发展比较迅速。第三,要以葫芦文化引领产业向前发展,打造完整的葫芦文化产业链,实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作用,助力脱贫攻坚城乡联动发展。第四,葫芦拥有极其广泛的文化、社会、经济效应,葫芦文化产业应该立足连山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运用小葫芦造就大产业,积极打造中国葫芦文化产业、中国葫芦农创文化产业。

专家们建议:第一,做好起源地研究课题,把葫芦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文化产业、农业文创、农业旅游是连山区第三产业的核心内容。做葫芦农创要以葫芦为主,又不局限于葫芦,打造葫芦文化体验中心、农业主题公园,农业主题公园与博物馆相结合,博物馆以体验为主兼顾展示。第二,把葫芦农产品变成文创产品,充分运用文创手段,如动漫、皮影表演等。把葫芦文化资源提升为策划类课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打造葫芦文化品牌和葫芦文化系列故事。第三,研学基地是未来研学旅游发展的重要模式,打造葫芦文化研学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将科普、教育、娱乐一体化,兼顾教育性和娱乐性。

4、课题成果发布:

年1月2日,葫芦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成果在北京大学发布。课题结论如下:

北京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组织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对《中国葫芦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以下简称《课题》)进行了研讨论证评审,课题组专家听取了中国葫芦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阐述人的汇报,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就课题作了答辩,经过陈述、研讨、答辩、论证等环节,形成如下评审意见: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全面分析了该地区对葫芦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实际状况,《申报书》资料详实、结构清晰,强调了民间文化传承的地域性和科学性。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葫芦文化传承的保护和发展措施比较明确。葫芦农创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连山区寺儿堡镇起步早,发展比较迅速,建有葫芦农创主题公园、拥有诸多葫芦农创知识产权、编制了葫芦农创文化发展总体规划。《申报书》以历史史料为依据、实地考察调研成果为基础、科学分析为依托,提供了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作为葫芦文化重要起源地的基本条件。目前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种植葫芦和传承葫芦技艺的传承人,葫芦文化在民间流传久远,地方特色突出,技法多样,故属于多元,以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尤为突出,可以得出结论: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是中国葫芦文化重要起源地,中国葫芦农创文化起源地。课题专家评审组还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保护目标和措施等建议。中国葫芦文化重要起源地研究课题成果知识产权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登记注册。

5、课题成果转化: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葫芦文化产业项目

(1)项目概况:葫芦岛是全国唯一以葫芦命名的城市,中国葫芦文化重要起源地、中国葫芦农创文化起源地两大课题项目落户葫芦岛,寺儿堡镇葫芦文化产业将进一步拓展葫芦农业产业创新、整合资源,解决葫芦岛当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打造葫芦岛乃至辽宁省地标,建设集休闲、度假、体育、文化等多种相关产业的农创文旅新业态,将成为推动葫芦岛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促进葫芦岛市文化旅游、经济建设、人口就业等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葫芦文化产业规划项目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以老边村为核心向四周辐射。一小时生活圈包含了秦皇岛、朝阳、锦州等城市,二小时生活圈涵盖了沈阳、大连、承德、唐山、赤峰、本溪等城市,三小时生活圈包含了北京、天津、烟台、威海。

(2)葫芦印象葫芦文化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亩,围绕五里河,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紧盯京津辽鲁内五省市旅游、出行、娱乐需求,将传统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有效的将文化、科技、农业要素相融合,把传统农业发展为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葫芦农业全产业链集群。

葫芦印象葫芦文化产业园区规划为特色产业群、教育研学、科研项目、文旅项目、文产项目、商业项目六大板块,其中包含中国葫芦交易市场、中小学生民间文化研学基地、中国葫芦文化产业研究、中国葫芦农创产业研究、葫芦大观园、葫芦文化农创馆、起源馆、购物中心等30余个项目。

(3)通过寺儿堡镇葫芦文化产业规划,发展葫芦岛市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传播葫芦文化。同时,项目内一大核心区十三大主题园区将满足各类人群的旅游需求,可承揽各类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夏令营、亲子体验活动、汽车自驾游、水上娱乐观光、生态采摘园、特色露营基地、酷夏避暑基地等,最终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葫芦文化产业综合体。

参考文献、注释:

①《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冯骥才著,宁夏人民出版社年出版。

②《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档案(文献卷一)》,中国民协编,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年出版。

③《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档案(文献卷一)》,中国民协编,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年出版。

④《“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文化和旅游部年编制。

(投稿时间:年8月12日)

作者介绍

刘德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编审,上海大学兼职教授。曾任《民间文化论坛》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中心主任;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大众文化学会理事;中国民协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近年来主要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理论研究、中国民协专业委员会建设管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管理、民间文艺创作和培训、民间文艺志愿服务等工作。承担“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相关出版工作的选题策划、学术研究、编辑审核、田野调查等工作。组织编撰《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县卷本》《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县卷本》《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丛书》《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图典》等。组织发起民间文化起源地探源工程,担任《中国起源地文化志系列丛书》总主编。在相关报纸、杂志发表新闻作品、学术论文和田野调查报告多篇,著有个人文集《享受台风》,编著有《中国旗袍文化·沈阳卷》《中国葫芦文化·天津宝坻卷》《中国精卫文化·山西长子卷》等。

李竞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西促会起源地文化发展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起源地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兼任北京大学科技园创业导师,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人民政府、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山西省长子县人民政府等地文化产业顾问,入选年、年、年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起源地文化、文化创意、文化产业、文化旅游、知识产权、品牌策划、品牌管理等。主要作品有《中国起源地文化志系列丛书》之《中国旗袍文化·沈阳卷》《中国葫芦文化·天津宝坻卷》《中国精卫文化·山西长子卷》《天妃文化在宁波》《中国起源地名录》《民间文化探源与县域文化产业建设》《打造文化起源地品牌》《蒙学十三经》《蒙学五经》《满族文化美食四十九道馔》等。

来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