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人一阳SHOW亲身感受传承20

白颠凤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dbfzl/180614/6329464.html

它被称为百戏之祖,传承了多年,今天还可以亲手去触摸和操作,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既传统又有趣,经过几分钟指导,就能上手表演一番,可以说既是艺术又是技术,它就是——皮影戏。

而今天我们所探访的这家是被称作皇家皮影戏的京西皮影,听起来仿佛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就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上庄地区,这里有一个关于文化皮影的文化园——中国京西皮影非遗园,占地20亩,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特色非遗场所。

被称为“皮影圣地”,可同时接待名游客观看皮影戏、参观博物馆、手工制作影人等。是全国第一家专业从事皮影艺术品收藏、整理、皮影舞台艺术表演、皮影艺术展览、皮雕工艺品研发的综合体。一个周末的下午,冬日的暖阳普照下,一阳去亲身探访了一番,果然很有收获。

这里的交通十分便利,因为毕竟只是海淀区嘛,下了高速,稍微一段进村路有点狭窄,但还好,然后从白水洼路到达园区大门有一段长约米的道路,两侧贴着各类非遗的照片及图画,很容易找。

走到近前,只见一个面积挺大的院落,红色的大门颇为古香古色,我们赶的是下午的表演场,因为实际上这里也是一个皮影研究院,每天分上下午两个时段开放,共进行两场表演与参观。这次,我们除了带大家一起看看表演,还会仔细的观赏一下这以皮影戏非遗为核心主题的各个展区。

2:00开业,1:30时门口已经聚集了大量的观众,一阳目测了下,其中至少有2/3都是家长带着小孩前来。看来大家对这项非遗的传统艺术都是非常有兴趣。大门终于打开了,大家守秩序的排队进入,坐在剧场中,等着期待已久的这项传承多年的皮影戏的开演。

通过主持人的解说,大家才知道原来表演者是“袖珍人”,也就是龙在天袖珍人皮影艺术团,常年在此演出,剧团现有演员76人,全部袖珍人,他们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26米。有着儿童一样的面貌、声音,但有着大人一样的智慧,演出风格灵动,形式独特,属世界独创。

主要以皮影、木偶表演为主,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民营特色皮影木偶表演艺术团体。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多次报道。

一开演,果然表演十分灵动,配合音乐,栩栩如生,而且剧目也很新,是新排的冬奥主题童话皮影戏《寻找雪姑娘》:主要讲述的是大象妈妈一家,由于地球变暖,集体北上,到北方去寻找冰雪世界。

路上,象哥哥敦敦碰到了丢失了搭档的冰王子。巧的是,一只叫笨笨的小企鹅抱怨天气变热,正准备离家出走,遇到了和冰王子走散的雪姑娘。终于,他们在北方的一个冰雪世界里相遇了,高兴之余,小象和小企鹅才知道,原来冰王子和雪姑娘是冬奥会的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这里训练走散了。

可是好奇的小象和企鹅不知道冬奥会是什么,更不知道里面的运动项目,于是冰王子和雪姑娘向他们介绍冬奥会,并给他们演示了冰球和冰壶的技巧,给他们表演了最拿手的花样滑冰。

然后还表演了一出经典剧目《武松打虎》,老虎很传神。演出结束后,还有个体验环节,可以在指导下,亲自体验下皮影表演,一阳也手持老虎,感受了一番,十分有趣,看家长带着孩子们也玩的兴高采烈,还能购买简单版的皮影带回家继续玩。

更巧的是,在这里还遇到了十几年前,演出团还在前门时就认识的老熟人——“京西皮影”传承人王熙,那时我做一个互联网儿童教育项目时曾经有过合作,今天她正接受一个电视台的采访,于是,简单一番叙旧,继续参观。

园区内设立了“雕刻时光”、“皮影往事”、“影戏华彩”三个部分的展览,详细介绍了皮影的制作工艺和发展由来。展品既有丰富多样的皮影演出道具,又有从民间搜集抢救来的手抄影卷,全面展现了皮影艺术融镂刻、绘画、音乐、戏曲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独特文化魅力。其中,一条长达12米的皮影长龙,让惊叹不已。据介绍,这条牛皮雕刻的长龙是由20多位皮影雕刻师集体制作的,他们选用了24张上好牛皮,采用传统皮影雕刻技艺,耗费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而这也是目前中国皮影艺术领域创作的最大的皮影龙。说到背后的故事,皮影戏(ShadowPuppets),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阳在展出中还看到很多欧洲历史名人对皮影的传播起到很大作用,特别是德国,让人印象深刻。年8月28日,这天是诗人、剧作家歌德32岁生日,他招待贵宾的方式有些与众不同:请大家看一场来自东方的皮影戏。当时,皮影戏刚刚传入欧洲不久,人们每次观摩都久久不能平静,奇特的艺术形式成为贵族圈里最时髦的谈资。据14世纪初波斯的历史学家雷士丹丁(Rashideg)说:“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后,曾有中国的戏剧演员到波斯,表演一种藏在幕后说唱的戏剧。”所指即为“影戏”。到了18世纪中叶,一位名叫居阿罗德的法国传教士,迷上唐山和北京的皮影工艺。年回国时,他小心翼翼地把皮影戏的舞台灯光、影人儿布景等全部制作和演出形式带回法国,在巴黎、马赛公开演出。

很快,在法国引起轰动,随后融入了当地的戏剧,创造了法国的影戏,并向其他国家传播。到了年,又间接传入英国。

近几十年,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等西欧国家掀起的中国皮影热有增无减。尤其是德国人,争相购买和收藏中国皮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德国至少有近百家国立和私人博物馆收藏着中国皮影。从金代开始,皮影艺术就开始在北京地区出现,到清朝中晚期,北京的皮影艺术达到鼎盛,并开始进入宫廷、王府演出,成为当时上流社会消费的娱乐形式之一。王家皮影戏班就是当时宫中最受欢迎的皮影班子。艺人王炳义跟随自己家乡的将军进京后,便定居于北京西山并组建了该团队。由于京西皮影戏出身于清朝宫廷,因此与一般皮影戏相比,道具制作更加讲究,表演形式也更加细腻复杂。据传在清朝时,上层社会十分流行昆曲、京剧,京西皮影戏的表演便也与昆曲、京剧相结合,京剧演员在后台演唱,皮影演员表演皮影人,后人将此技艺取名为“钻筒子”,被称作“京剧皮影双下锅”……

这一下午,连看演出,带看展览,让一阳对这句话有了更切实的体验:“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确实,这有多年的历史,历久弥坚的皮影戏,不仅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还频频受邀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亮相。

一阳相信,这个被西方观众称为“东方魔术般的艺术”,未来,不仅在中国大地,在世界舞台上都将会焕发更新、更灿烂的光芒!

有道是:“一阳新鲜事,玩转每一次!”咱们下期,不见不散!

一阳年12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