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是随朋友去陕西铜钱关的,是因为铜钱关的名字由来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据说是楚长城的一个关隘,一则是因为有一块叫“铜钱关”的古碑,二则是因为当年修寨时,发现春秋战国数万铜钱。因为距离竹山县比较近,于是我决定再去竹山县看看当地的乡土文化。
还没到竹山,朋友的一位朋友(老家竹山的)就饶有兴趣地给我介绍起竹山的一些乡土传说来。一个是与杨六郎有关的“擂鼓台”,杨家将里的杨六郎颇有威名也深得民心。据说当年杨六郎为抵御辽兵驻守此地,筑起了高台,便于观察敌情,白天可以向敌军示威,夜间则悬羊擂鼓,故而得名。
还有一个是与三国有关的“悬鼓洲”,说的是刘备义子被人欺骗装进大鼓,本想沉溺水中谁想此鼓竟逆水而上,漂流长久悬在沙洲上。“洪恩寺”则与唐朝名将薛刚因遭受迫害被迫反唐,仗败后被此地一道人相救。薛刚为报答救命之恩,故此在此地修建一庙,命名为洪恩寺。看来,竹山县到处都有传说,到处都有很深的乡土文化底蕴。
说到当地的文化,享有中国戏曲声腔之一的高腔就在此县很有名。朋友介绍说由古老皮影戏演变而来的,源自堵河之畔,是一个再川陕鄂渝较为流传的的稀有独特的地方戏曲剧种。曾以《许明清》《堵河黎明》《三降价》《收获》《获奖归来》等多个剧目,响遍川陕鄂渝多个地区。
桃花源代表着心灵梦境的清新脱俗、超然物外,我非常惊奇的看到,这里也有桃花源。查阅资料得知除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湖南桃源县外,还有河北盘山桃花源、安徽黟县赤岭村桃花源以及我们竹山县的桃花源。当年《楚天都市报》的一位记者,写了一篇关于《湖北竹山峡谷疑似桃花源》的报道,于是全国各地相拥竹山争相一睹湖北的桃花源。不久中央电视台也专题摄制了《寻源》节目,《中国国家地理》也实地考察,于是竹山县官渡镇武陵峡作为仅次于湖南省桃源县的桃花源,屈居原型地排行榜第二。
还有最吸引人的旅游必去地,那就是竹山的太和梅花谷,当我们漫步在谷间的时候,一步一景,特别的有趣味有情调。对我印象最特别的就是君子谷了,漫步在山间,特别的清凉舒爽,每年春天,天气开始热起来后,这里特别适合游玩。沿着修好的栈道,一路慢慢地向前走去,看着河里的潺潺流水,从山谷的狭窄缝隙里缓缓而下,真的市另有一番风味呀。
竹山县还有很多地名,不仅仅是名字拗口,而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更是令人称奇:“文神沟”、“库垱沟”、梅子铺”等无不蕴含着当地的乡土文化,闪耀着独具特色的民族韵味。
希望更进一步了解竹山的民族特色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