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红河大剧院、蒙自南湖广场和新安所镇文化广场,来自全省14个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和州(市)院团、剧团及民间剧社演职人员余人,齐聚蒙自同台竞技,展示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瑰宝,展现云南戏剧、曲艺的无穷魅力。
滇剧《鼓滚刘封》
在云南省第二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的第二台演出中,来自腾冲永州皮影戏剧团51岁的刘安奎和他76岁的父亲刘永周,同台演出了《岳云卫国》,故事中的刀枪云雾、人喊马嘶经两代传承人娴熟技艺的演绎,变得更加生动、鲜活,赢得了台下观众的一片叫好。
“转刀不转皮,干我们这行美术功底很重要,同时还要有雕刻、音乐、唱功和协调能力。”刘安奎出生在皮影世家,从小随父亲学习皮影制作和表演“西腔”皮影,他的皮影人物作品惟妙惟肖,深受大众喜爱。
戏班走到家门口,搬起板凳看大戏。11月24日傍晚,在南湖广场上,由红河州选送的花灯《支巴笼》讲述了脱贫攻坚中彝族村寨争人才、争项目的故事;楚雄州代表队带来的倡导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建设文明新村的彝剧《文明新彝村》,昭通市代表队的花灯《百花感春》……好剧接连上演,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故事情节,引得台下叫好声不断。
“传统戏剧、曲艺融合了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它的魅力不仅在于精湛的舞台表现艺术,更在于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这是一场民族传统文化的盛会,各州市相互切磋技艺,为传统戏剧、曲艺文化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昭通市大关县文化馆馆长李荣武表示,地方戏剧、曲艺是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既传承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期待着在时代精神的表现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你方唱罢我登场,滇剧、花灯戏、傣剧、壮剧、佤族清戏、彝剧……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为大家奉上一场场视听盛宴。
“我家一直不愿意搬迁,就是因为这棵守了几代人的树……”花灯剧《红军树》以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为切入点,以舍不掉的乡愁为烘托,通过描述移民对“红军树”的不舍和依恋,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广大观众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朴实的场景,真情的演绎,让在场观众为之动容。
“这样的节目非常接地气,很容易让大家产生情感共鸣。我认为可以依托我们的查尼皮创作类似弘扬革命精神的文艺作品,缅怀革命先烈。”参加广场舞表演后进场观看的白丽芹对记者说。
个旧的戏曲爱好者张润兵看完传统滇剧《鼓滚刘封》后颇有感触,他说:“曲折生动的剧情,演员独特的唱腔、紧凑的剧情、热闹的鼓点,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滇剧的魅力。滇剧作为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戏剧百花园中是一朵独具魅力的艺术奇葩,需要不断弘扬和传承。”
据悉,云南省传统戏剧曲艺汇演自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已经成为云南省戏曲院团和剧种展示成果、相互交流、推出新人的重要平台,不仅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传承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培养壮大了传统戏剧、曲艺人才队伍,促进了戏曲艺术全面繁荣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