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使命强四力14名记者带你走进新

记者节重温总书记嘱托

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13位优秀记者讲述了他们采访过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及难忘故事

郑报全媒体记者丁友明图

在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广播电视局、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的河南省记者节特别节目——“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日前在郑州举行。副省长戴柏华,省政协副主席周春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黄卿出席。

记者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更是出彩河南的参与者和践行者。节目录制现场,来自省内新闻媒体与中央驻豫媒体的13位记者代表,动情讲述了接地气、沾露珠、冒热气的好故事。他们或慷慨激昂,或声情并茂,将工作中最难忘的经历,向现场的观众们娓娓道来。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扎根中原记录出彩河南人》《解救“悬空老人”》《倔驴与倔驴》……反映了记者扎根基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用火热实践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主角。

《脚踏红色泥土传承长征精神》中的烈士吴焕先,《以柔弱之肩扛起大国重器》中奋斗在科研一线的女性,《不负初心永流芳》中默默耕耘60年的乡村女教师……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主角,折射出新闻背后的温度和力量,展现了记者用心传递社会正能量,用好故事传播向善、向上、向前的力量的初心。

郑州报业集团冬呱视频记者程红森以《5=1》为题,还原了“一个人的篮球队”幕后拍摄工作,从侧面反映了器官捐赠在我国的现状;郑州电视台记者赵鹏翼通过《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讲述了他如何以记者的视角见证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次次进步。

新时代孕育好故事,践行“四力”成就好记者。在第二十个记者节到来之际,我省新闻工作者通过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好故事,庆祝他们的节日,展现他们如何增强“四力”,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

郑报全媒体记者苏瑜

致中央、省驻郑新闻单位和全市新闻工作者的慰问信中央、省驻郑新闻单位和全市新闻战线的同志们:

在这多彩的深秋时节,在全省上下牢记嘱托、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之际,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值此,谨向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节日的祝贺!向为省会发展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新闻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郑州新闻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中央、省驻郑新闻单位和全市新闻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价值取向,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四力”,深入报道、生动展现、有力传播,推出了大量富有新时代气息、深受群众欢迎的新闻精品力作,为郑州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为郑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中部崛起工作座谈会和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战略突破口,走好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努力在全省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国同类城市竞争中形成更多比较优势、在国际上赢得更大影响力。这既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也对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今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9月18日考察河南时又对媒体融合和全媒体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展望充满生机与光明的广阔未来,希望市属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希望市属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加快建设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四全”媒体,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大力弘扬承办民族运动会期间形成和凝聚的“团队精神、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忘我精神”,不断增强新闻工作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用温情温暖、向上向善的宣传报道,激发全市上下同心共筑中国梦、争先进位谋出彩的蓬勃力量,展示新时代的郑州形象、新时代的河南形象,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广大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

郑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

年11月8日

▲《郑州晚报》报道截图

那些温暖的时刻,那些奋斗的身影

郑报全媒体记者侯爱敏

感谢这个节日,给予机会驻足回首。匆匆一年,那些留在心中的美好瞬间、感动时刻,那些有故事的人,重新被拉回到眼前。

6月中旬,“四条丝路从郑州出发”郑报全媒体大型实地探访活动中,有幸随海上丝绸之路采访团来到海丝文明发源地——泉州,在这里遇到一群来此打拼的河南人。

他们各有迥异经历的自画像,更有着白手起家、努力打拼的群体像。福建河南商会会长张富瑛总是乐呵呵地,有女性的温暖亲切,举手投足中则透出坚毅果决;在南安经营水暖阀门的固始商会会长汪流学,言谈举止,既有成就事业者的豪迈,也不乏浸透人情世故的老到;那个刚过而立之年的程伟,超脱他所在的群体,以理性头脑、高远眼界,描画着可以预见的灿烂未来;在生意和社会工作中辛苦兼顾的沈光英,经历了人间至痛,却硬是把自己活成了光和热……

他们身上都有着相同的特质:锲而不舍、向上拼搏的精神,不向命运低头的韧性,脚踏实地、从零起步的勇气和激情。他们的精神是滋养是激励,更是纷扰中勇往直前的力量。

还有那些采访中给予支持的见过面、未谋面的人,他们的细致专业、认真周到,留下一个又一个温暖瞬间,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美好。

记者这个职业被赋予“铁肩担道义”的使命。道义不仅仅是大是大非的选择,更多是平凡生活中的坚守。坚守个人修养、职业素养,用心发现身边的美好、温暖,用笔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用故事告诉尽可能多的人: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幸福总要努力争取,好在总有温暖相伴。

那一天,点赞声声“亚克西”

郑报全媒体记者党贺喜

今年4月16日至24日,我和报社另外两位同事奉命奔赴新疆哈密市,前去采访郑州援疆工作队。

一周的采访时间里,我们天天有惊喜,时时被感动。采访的要义远远超出采访本身,而是一次锻炼,一次历练,一次修炼!

时过半年,我还清晰记得4月22日。这天,援疆干部拉开十二次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周”序幕。“结亲周”,就是要求上至队长马宏伟,下至20多名队员,在各自的结亲对象家中入住一周,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真真正正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郑州援疆工作队说要入住的结亲对象位于哈密市区以西40公里开外的快乐客小区。快乐客小区是河南援疆工作队对远在天山脚下的哈萨克村集体搬迁安置的小区,村民全是哈萨克民族。

一到小区,工作队员葛瑞就直奔他的结亲户家中,身高马大的葛瑞一下子抱住两个小家伙,三人熟不拘礼,情同父子。

从村口到小区广场还有里巴地的路程,正巧,两位哈萨克大嫂开着突突突“奔马”路过。尽管双方语言不通,但确认过眼神之后,哈族大嫂仿佛看出我们的心思一样,热情地招呼着坐上她们的“奔马”三轮,那种极为拉风的感觉不仅仅是爽,更是民族一家亲的幸福。

晚上吃饭时,我还现场向维吾尔族朋友请教维吾尔族日常用语,然后按照读音,在手机上标上汉字,等到用着时,再偷偷瞄一眼手机,现学现卖。仰仗这“雕虫小技”,饭桌上“亚克西”的点赞声不绝于耳,其乐融融。

惊喜发现郑州每天都不一样

郑报全媒体记者郭韬略

多年的体育记者生涯中,我曾经采访过世界杯、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诸多大型赛事,但大型赛事“主场作战”此前从未有过。所以,今年9月份在郑州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就了我的诸多“第一次”。

民族运动会的设项与一般的运动会有很大区别,即便是对于所谓“老记者”的我而言,也是一次开眼界、长见识的机会。7月份在呼和浩特采访马上项目的比赛,平生第一次在现场目睹了万马奔腾的宏大场面。开幕式之后,每天奔波于各个赛场,知道了什么是押加、什么是花炮、什么是珍珠球,还有传说中的“独竹漂”,就连自认为很熟悉的陀螺,仔细研究规则,也会有很多新发现。

采访不仅仅是局限于运动会本身,从赛前到赛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从奥体中心到郑东新区CBD,从炎黄广场到北龙湖,再到各个赛场,足迹遍布郑州的东、南、西、北,这其实又是一个体验这座城市的机会。开幕式当晚,随着人群从灯火辉煌的奥体中心走出,看着熊熊燃烧的运动会主火炬,不由得感叹“郑州也有了国内一流的体育场馆”,并憧憬着将来有更多高级别赛事到来。而日常采访的路途中,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这路宽了啊,原来不这样,这地方的绿化真漂亮,好有创意……这些悄然发生的改变总会在那一瞬间让人怦然心动。莫不说长年在外的央视主持人沙桐来感叹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就是我这土生土长的郑州人,都觉得郑州“每天都不一样”。

民族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正是凝聚了无数人的无数汗水,而我,不过是记录下了汪洋中的一滴。

汉语为桥,我被外国中学生感动着

郑报全媒体记者张勤

枕黄河入梦,依嵩岳凭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年10月,参加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的多位外国中学生来到郑州。我和同事们随行采访报道。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18年来,“汉语桥”中文比赛已经在全球五大洲持续掀起了汉语学习的热潮,增进了世界对中国语言与中华文化的深度融合。喜欢汉语、喜欢中国文化,让这些外国学子们的心和我们离得很近,沟通和交流完全没有障碍。

在采访时,我最欣赏的是选手们演讲环节和才艺展示环节。他们讲自己和中国、和汉语的缘分,我听到了这些外国孩子对汉语的喜爱。他们展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中国戏曲、民族舞蹈,唱念做打、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中国书法、少林功夫,挥毫泼墨,虎虎生风;皮影戏、剪纸,更见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喜爱;单口相声和快板,练嘴皮子功夫,更练个人综合素质。

在采访时,我感动的是看到中国文化深受这些外国孩子的喜欢。他们中,年龄小的只有13岁,年龄大的也不到20岁。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让他们能够静下心去学习。更让我感动的是,这些外国中学生和郑州47中、郑州11中的中学生们在一起交流,他们一会侃侃而谈,一会窃窃私语,说的最多的依然是中国文化。“汉语”让他们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友谊也在此间悄然生成。中国文化的魅力,通过“汉语”这座桥联通了世界。

因为喜爱,所以热爱!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郑州晚报》报道截图

那一天,我在“悬崖村”

郑报全媒体记者石闯

时间总是在指缝间不经意流走,13年的新闻生涯,似乎就在转瞬之间。在一条又一条采访路上,我感动过、遗憾过、哭过、笑过……也许在路上,才是最美的姿态。

要说最刻骨铭心的一次采访,是“悬崖村”。那是年的初冬,从郑州至成都,从西昌至昭觉,公里路程,在高铁、大巴、出租车、面包车等轮流转换中,在两天后的下午4点多,抵达了目的地——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山脚下。

陡峭的崖壁,老旧的藤梯……当我背着20斤重的背包气喘吁吁地跨过第一座山后,我惊呆了。一边是羊肠小道,一边是万丈悬崖,我的心顿时揪了起来,双腿一直哆嗦,手脚并用地往上爬。

好不容易爬过了一座山,可是连村庄的影子都看不到。充电宝的电量耗尽了,手机自动关机,联系不上任何人。“你必须得扛住,要不真挂了。”我不断给自己打气。天色越来越暗,我凭借着路两边的塑料瓶、纸屑等继续攀登。万幸的是,在天色完全暗下来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村庄的影子,听到了牛叫声。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

我大声呼喊起来,一名年轻的村民听到后,拿着手电筒跑过来,一把接过我的背包领我向他的家里走去。这是一个破旧的农家院,除了一台老旧电视机外,看不到其他像样的家电。

热情的彝族兄弟抱来一堆木柴,在屋里燃起一堆篝火并烤熟了一只鸡。我很过意不去,心里热乎乎的。

当晚,我躺在床上仍心有余悸,真是信服了专家的话:“悬崖村”的“天梯”是现代社会中人类在险恶环境里生存的“活化石”。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如今,3年过去了,但我脑海里依然不断翻滚着自己翻山越岭的画面,情不自禁地为每一个外出或回家的乡亲祈祷。

小小细节,有着最感人的爱

郑报全媒体记者马健

当了17年记者,感觉今年是最忙的一年:3月,半个月的全国两会采访,在祖国的心脏,聆听强国之路上的最强音;6月,半个月的“出彩河南丝路见证”大型采访,我和同事来到欧洲,到空中“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那端的卢森堡、汉堡实地探访;7月,半个月的时间,我随郑州报业集团的“沿习之路”采访团,自驾一路向南;9月,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在郑州举办,近一个月拍摄了近万张图片;10月底,“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拉开帷幕,近20天的时间,陪着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学生从北京到郑州,目睹他们一路过关斩将;记者节的今天,我又出差上海,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采访。

哪一场都是“硬仗”,容不得自己懈怠……我喜欢我的工作,身体的疲惫可以用心情的愉悦快速修复。

大型采访是新闻的脊梁,而身边的人民群众,让我们的新闻有血有肉有温度。

9月25日,郑州人民公园。60多岁的白敏杰扶老父亲锻炼期间,让老人坐到自己的腿上休息。作为一名记者,这样的温情场面瞬间触动了我。小小的细节,却有着最感人的爱。第二天,这个孝子故事在郑州晚报及郑州报业集团旗下新媒体都做了重点推送,我自己的同题材抖音作品也获点赞多个。一个有温度的报道传播了正能量,弘扬了主旋律。

事件不是每天都有,但有温度的瞬间每天都在发生——夏天暴雨时,我在积水中拍摄了冒雨疏通下水道的市政工人;烈日下,我拍摄了躺在滚烫的道路上修理垃圾车的环卫工;春运期间,我拍摄了焦急回家的旅客……一张张照片虽不能惊天动地,但都是咱身边的故事。

忙时,我紧跟时代脚步,见证社会发展。闲时,我是一名百姓,走到人群里,发现身边美好。

重温少年时光一代比一代更幸福

郑报全媒体记者王译博

中学毕业已10余年,时间太久,越来越忙,早已忘记自己豆蔻年华的样子,很想重回13岁那个爱做梦的年纪。

昨日到经开区实验中学采访,工作越来越忙,能重回校园看看,也能让自己重温年少时光。

学校负责人告诉我,为了更好地为全校师生做好服务,学校上线了智慧餐厅,食堂吃饭“刷脸”就行。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提前一周就定好菜单,而且现在是个性化的套餐,美味又方便。

中午12点,学生们陆续进入食堂。七年级十二班的孙同学来到食堂F窗口,什么都不用拿,在取餐口前的人脸识别机上一刷,窗口内打饭的阿姨说:“你定的是一份盖浇饭套餐,请拿好。”10秒钟,孙同学就端着一份土豆牛肉盖浇饭坐在餐桌旁准备开动了。

孙同学一边吃饭一边告诉我:“你肯定没来过这么时尚的食堂吧。同学们都觉得这套系统很‘高大上’,再也不用想着带饭卡了。放学后也不用着急来食堂排队了,想吃的饭菜早就定好了,美味又方便,给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我妈妈现在能随时看到我在学校吃的什么饭,再也不用操心我吃饭的事了。”

我也体验了一把“刷脸吃饭”。坐在学生们中间,边听他们聊天边吃饭,哈哈,像是回到13岁。

据了解,学校给出的菜单都是经过营养搭配的,智慧食堂除了实现学生饮食个性化,减少了浪费,经过大数据还能实现饮食数据化分析,提供营养分析报告,为学生家长合理搭配膳食提供依据。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一代人更比一代人幸福,智慧课堂、智慧食堂、智慧图书馆全都实现了。看着学生们开心地聊天,我有些羡慕,更多的是开心。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国家会越来越好,人民会越来越幸福。

每一年,我都是“高考生”

郑报全媒体记者张竞昳

高考,一年一度,事关河南近百万考生的未来。连续13年奔跑在教育新闻报道一线,以手中的笔,记录教育发展的年轮。每一年,我都是“考生”。

难忘年高考。河南95万余名考生迎来高校招生大变革:填报志愿,开启知分、知线、知位的“三知”全新模式;大学录取,本科一批首次试水完全“平行志愿”投档。面对一项项新政,一条条新规,不仅家长和考生无所适从,连老师也有些蒙圈。为了把冷冰冰的文件翻译成既精准又“接地气”的“第一手”实用信息,为广大考生做好服务引导,我与同事上网搜罗资料边查阅边思考去伪存真,多方奔走寻找探访资深专家咨询请教,连线先行先试的外省教育部门沟通交流,经过不懈探索研判,终于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中蹚出一条新路,采写出一系列“有用”的新闻稿件。

难忘年高考。在全省高招咨询大会上,许多家长和考生人手一份《郑州晚报》,宝贝一样护在手里。他们说,跟着文章讲的思路选学校挑专业,再按照里面介绍的方法一步步查资料、做计算,孩子报志愿这件当下全家最重要的“大难事”,变得简单了许多。现场,不少省内外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认真阅读后,为我们对招生新政的解读赞不绝口。身为记者,任什么都抵不过读者的需要和业界的认可。那一刻,夜以继日的辛苦努力瞬间化作甜美的果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纪年法,不是生日到了,又长一岁,也不是春节到了,又迎来一年。它可能是某个特别的人,每每出现便会惊醒你;它可能是某件重要的事,每每发生便会激勉你。我的纪年法,是高考。做记者第13个年头,走过13次高考。当高考抵达,当我历经,永远万众瞩目的它,总能让我收获更好的自己。

▲《郑州晚报》报道截图

不忘初心守护“郑州蓝”

郑报全媒体记者张玉东

“风吹一嘴沙,雨天一身泥。”有这么一群人,不分昼夜穿梭在工地、工厂、黑作坊、垃圾场之间。他们与各种“污染环境源”斗智斗勇,只为守护一片“郑州蓝”。

从去年开始,我跟随郑州市环境污染防治督导组联合执法组一线采访。这是一支由公安、环保、城市管理、各地办事处等工作人员抽调组成的队伍。很快这支队伍对各种污染源头形成震慑。但由于利益驱使,仍旧有白天换成晚上、郊区换到农村偷偷作业的情况出现。这支执法队伍不分昼夜、不知疲倦每天奔波在寻找查处污染源头的路上。

今年5月市民投诉,有大量渣土车在郑州南部城乡接合部横行。5月8日晚至9日凌晨,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对渣土车出行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令人奇怪的是,我们晚上10时到达南曹后,除途中碰到两三辆渣土车外,再未发现其他车辆身影。执法组人员分析,大家可能暴露了。

于是,大家将调查地点转移至大学路与南四环附近。在驱车前往途中,执法人员发现后方有疑似车辆尾随。这在督导过程中已是屡见不鲜的事了。在靠近目的地一个拐角处,除司机外我们一行4人快速下车,步行分散到周边路口。车辆则由司机开离现场,尾随车辆选择了一路跟随。

大家有的藏在路边小树林内,有的装作路人打电话,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