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晖摄
陇剧《大禹治水》剧照
陇剧《大禹治水》剧照
青甘边界祁连山支脉
积石山,系祁连山延伸部分。因历史上有两个积石山,为区分,人们常称此山为“小积石山”。是甘肃省临夏州境西界中南段南起土门关、北至黄河边一系列山峰及其东侧山峰的总称。全长50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是黄河支流清水河和大夏河中游一系列支流的分水岭,是甘青两省之间的分界线,也是青藏高原过渡到黄土高原的标志性山脉。一般认为是《禹贡》所记载的“导河积石”的积石山,即大禹是从循化县黄河峡谷的积石关开始治理黄河水患的。
日前,年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的举行,生动展示了沿黄九省(区)十八大以来戏曲创新发展的新成果、新人才、新风貌。其中,我省原创陇剧《大禹治水》在“一剧一评”当中得到了国内专家的一致好评。近日,相关专家及主创重温了这部被誉为“陇剧曙光”之佳作的诞生历程,并分享了幕前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剧本打磨经历16次易稿
甘肃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时代的甘肃文艺工作者来说,挖掘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方向。
年初,在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关怀指导下,甘肃省陇剧院研究查阅有关黄河文献典籍,根据《尚书·禹贡》大禹“导河于积石”这一记载及考证资料,“积石”正是甘肃省临夏州的“积石山”。这一发现极大的激发了创作者们反映黄河文化的艺术灵感,于是,《大禹治水》便应运而生。
年5月,甘肃省陇剧院启动了《大禹治水》的创排。为了寻找素材和灵感,剧组主创人员几度赴积石山的积石峡、喇家遗址等地实地采风,搜集民间传说,整理文献史料。随后,著名编剧薛龙彪应邀主笔开始了剧本的创作。
初稿完成后,主创团队又十多次邀请省内、国内戏剧界专家学者进行研讨,最终经过了16次易稿方打磨完成了剧本。之后,再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艰辛排练,这部陇剧舞台佳作始露真容。
讲述甘肃故事、黄河故事的“命题作文”
“大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核心和基石,又是黄河文化的财富和凝练。”省陇剧院院长王存表示:“大禹和先民们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和敬畏自然、科学治水的经验,对于当前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甘肃是戏剧大省,我们有责任用舞台艺术来讲述甘肃故事、讲述黄河故事,所以大禹治水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命题作文’。”
年10月15日晚,原创陇剧《大禹治水》在黄河剧院成功首演。当晚,黄河剧院九百多名观众首睹《大禹治水》的风采。两个小时的演出里,雷通霞、佟红梅、窦凤霞三朵陇剧“梅花”和饰演大禹的邵炳德及近百名演职人员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和唯美的唱腔,淋漓尽致的呈现了“大禹治水”过程中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可贵精神,生动演绎出天理与人性、亲情与仇恨的艰难抉择。
演出中,那生动形象的表演、悠扬婉转的唱腔、恢弘大气的布景、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让大禹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切、感人。现场观众随着演员同悲同喜,既赞叹着大禹的心怀天下,也叹息着山娃的舍己为人,更同情着山戎的丧子之痛。
演出结束后,台下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可以说,让大禹“请下神坛”,让英雄平民化,是该剧最大的成功之处。
精打细磨实现向陇剧精品的升华
作为我省唯一传统地方戏曲艺术,陇剧自年搬上舞台,经历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艺术实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中华民族戏曲艺术之林,成为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枝成熟娇艳的艺术之花。其开山之作《枫洛池》两度赴京演出,经典剧目《官鹅情歌》经久传唱。
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建仁表示:“陇剧《大禹治水》的成功首演,是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更是向中华民族母亲河致敬的黄钟大吕。”
成功首演后的半年多时间里,从剧本到舞美,从剧情到表演,主创和全体演职人员继续对该剧进行不断地打磨和完善,不仅被不断地细化,舞美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成功实现了向陇剧精品的升华。
年6月13日晚,经过了精打细磨后的《大禹治水》再一次亮相“春绿陇原”文艺展演,赢得了无数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交口称赞,凭借着良好的口碑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精品好剧。
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获观众好评
7月2日晚,《大禹治水》在济南市梨园大戏院惊艳亮相并成功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年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
在两个小时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的演出中,大禹和先民们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和奋斗精神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而陇剧音乐独有的“麻簧”、以皮影戏为表现手法的“月下婚礼”场景、水袖舞场景更是把人物的情绪表现得栩栩如生,赢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陇剧、吕剧同属于黄河流域的戏曲,有着许多相通之处。”一位观众在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第一次看陇剧,觉得作为西北的一个剧种,它既有北方的大气磅礴,也有一唱三叹的委婉细腻,艺术表现力强。演员对大禹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他的奉献精神、为民情怀深入人心,令人感动。作为表现黄河文化的戏曲作品,《大禹治水》无论是选材还是立意都是很成功的,同时,戏曲的舞台表现、演员的扎实唱功,都代表了陇剧艺术水平是很高的,看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