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式表彰中的入庙功臣

免费腾讯视频平台vip账号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405.html
公元年,唐贞观十年,太宗李世民命人在长安附近的九嵕山修建昭陵,安葬长孙皇后,同时嘱咐后人,自己去世后,将与长孙氏合葬。据《太宗实录》载,建造昭陵时,太宗下诏曰:“朕所乘戎马,济朕于难者,刊名镌为真形,置之左右。”太宗让阎立本、阎立德把自己平生最喜爱的六匹马画影图形,雕刻在昭陵北麓的司马门内,此即“昭陵六骏”。昭陵六骏这六匹战马是李世民在反隋及后续统一战争中的坐骑,跟随他辗转六大主要战役,立下赫赫战功。太宗不忘它们的功劳,将它们的影像雕刻在陵寝门内,以彰显它们的功德。白居易曾作诗:太宗旨在振王业,王业艰辛告子孙。当然,如果完全按照这一思路,昭陵六骏的意义也就仅仅止步于唐朝了。与唐太宗置昭陵六骏情形相类似的,还有一则出自《战国策》的典故:郭隗为了向燕昭王说明求贤之法,对燕昭王讲了一则古时寓言。说一位君王为求千里马,出千金派使者寻找,结果使者花了五百金买了一副千里马的骸骨而还。君王大怒,问其故,使者答:“一副死马骸骨,尚且价值五百金,活的千里马自然价值更高,我将大王渴求千里马的名声散布出去,不愁无马。结果,不出一年,天下贩马者交相前来,该君王获得了三匹千里马。”燕昭王听后,受到启发,散财求贤,置黄金台,果然英才云集,国力大增。唐太宗同样是马的典故,虽然故事千差万别,但是道理讲得都是一个。君王为求千里马,愿意不惜重金,君王为求贤才,自然也不惜重金。为了表明自己的爱才、惜才、知才的心迹,燕昭王厚待郭隗,吸引天下豪杰。唐太宗其实也在做出一种姿态,将战马雕刻在自己陵寝的门内影壁上:对待服侍自己的战马,我尚且让它们荣誉等身,厚待加赏,对待服侍自己的功臣良将,自然更是会百倍珍惜,千倍爱护,不光要将他们的名字刻在荣誉榜上,还要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七年后,唐太宗李世民再命阎立本,于凌烟阁内,描绘与太宗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画像,共计二十四位,是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用以表彰他们的功德。唐朝诗人李贺有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可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已经成为民间人士建功立业的榜样。与唐太宗的凌烟阁相似的还有,西汉甘露三年,宣帝刘询,为庆祝匈奴归附、天下承平,乃命人于长安未央宫麒麟阁内,画开汉以来十一名功臣影像,以示纪念和表扬,是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东汉永平三年,明帝刘庄,命人在洛阳南宫云台阁,画二十八名跟随光武帝刘秀取天下的功臣将领画像,用以表彰开国诸勋,是为“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当然,麒麟阁、云台阁、凌烟阁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功臣堂阁,成为了表彰功臣、昭示天下的代名词。除此之外,还有南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清朝“紫光阁二百八十功臣”等等。但凡有意作为的君王都会开辟一个特定空间或者列出一个特定的名单,用来表彰支持拥护他的功臣。君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无非三个目的:一是彰显君王懂得感恩,不忘功臣旧将对朝廷的功绩二是彰显君王识人善任,能够将天下贤才为我所用三是彰显人才物尽其用,只要为国尽忠就能光耀门楣但是,表彰功臣这件事,看起来是将荣誉加诸于贤臣良将,细究起来却是君王的自我标榜,用表彰功臣打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为什么这么说?翻开历史可以发现,被君王加官进爵,评上几大十几大“功臣”“良将”的,丝毫不能改变被君王猜忌、算计、冷落的命运,被贬谪、抄家、流放、杀害的几率也不会减少,甚至会增加。凌烟阁以上所列举的几个朝廷荣誉榜,除了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将”无一受到责难、流放、杀害,汉光武帝也因此成为了古代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不杀功臣的君王。其他历朝历代的功臣“荣誉榜”,反而成了皇帝的“黑名单”,光耀门楣与身败名裂只有一步之遥。最早有计划杀戮功臣的是汉高祖刘邦。刘邦亲口称赞过的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都在功成名就后遭遇过性命之忧,好在受到猜忌之后,张良、萧何二人懂得避让、隐身、低调,躲了过去。韩信则没有洞察时局的变化,后来与彭越、英布一样,都被杀害。要知道,张良、萧何、韩信三人被刘邦亲自承认是立国最重要的功臣,韩信、彭越、英布在楚汉战争中几次逆转刘汉危局,后都被封王,诸侯一方,荣誉至极。可是结果都是一样,无论受到过怎样的封赏,在朝廷有多高的荣誉,于国家有多大的贡献,君王一朝不悦,还是要就地问斩。灵活一点的,像张良、萧何能审时度势,低调谦恭,还可饶过一死。那些自恃功高,抛头露面的,自然会被一网打尽。刘邦吕后有计划杀戮最大规模杀戮功臣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从乞丐一步步成长到皇帝,不比那些武将夺权、门阀篡国,他需要更多的功臣辅佐他。从最底层的乞丐到最高位的皇帝,每进一步都要功臣出谋划策,武将尸横遍野。所以按照道理讲,他应该最懂感恩,最要封赏百官。事实却恰恰相反,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名将军师,除极少数存活下来外,宋国公、曹国公、颖国公、韩国公等都被朱元璋亲自加封,再被朱元璋亲自杀掉,还有刘基、宋濂、胡惟庸、蓝玉等或名臣或名将,则或被赐死,或被灭门。其他大规模封赏功臣的皇帝虽然比不上刘邦、朱元璋,但是对功臣动起心思来,也是毫不手软。无论是当世之君,还是后继之君,一旦动了杀机,无论是“麒麟阁十一功臣”,还是“凌烟阁十四功臣”,好像都突然失去了功臣的身份荣誉,立刻变成了罪大恶极之人,被“枭首示众”后,可能民间还残留一些惊愕和不解,君王则已经擦干血迹,整理黄袍,继续接受百官朝贺去了。二十四功臣此外还有,称霸一时的越王勾践,对于文种,范蠡的迫害;隋朝杨坚、杨广二位皇帝,对于“开隋五老”、刘昉、梁士彦、宇文忻等展开的杀戮;宋高宗赵构对“中兴四将”展开的迫害、杀戮等等,莫不如此。也就是说,君王台阁上的“光荣榜”,并非功臣良将的“护身符”,更不是普罗大众的“保护神”,他们只是君王自我标榜的“吉祥物”,或者赞颂君王政绩的“皮影戏”。君王将无上的荣誉赐给臣属,将臣属的才干和功劳广布天下,让普天万民顶礼膜拜,学习这些国家功臣的忠诚、苦干。但是臣属一旦犯了忌讳或者存在与君王争权夺利的可能性,君王就会毫不手软的进行打击。话说回来,首先,任何人犯错误、忌讳都是在所难免;其次,臣属的名字上了君王的“光荣榜”,又天然地受到万民的崇拜、拥有民众的支持,也自然具有了与君王争权夺利的“可能性基础”。如此看来,这不自相矛盾吗?给臣属荣誉和声望,又怕臣属有荣誉和声望。功臣的声誉与处境不符君王当然不是故意自找没趣,他们只是把功臣当作工具。工具只能君王服务,不能给君王带来风险。也就是说,功臣被展示出来的荣誉和才干,只能用来证明君王的识才能力和驾驭能力,君王是通过“表彰功臣”这出戏,来表彰自己,民众看了功臣的功绩,只能归功于君王的驾驭,或者能明白,只有这样“英明”的君王,才能有“英雄”的臣下。如果哪个功臣没有搞清楚这点,误把自己的“配角”当“主演”,真以为自己享受台阁供奉,接受民众崇拜完全是自己功绩所致,那他离身败名裂也就不远了。韩信在遭受猜忌、迫害的时候,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他是在埋怨刘邦和吕后过河拆桥,在天下一统,功臣就没有用处的时候,就会杀掉。其实,君王江山稳定以后,功臣还是有用的,那就是做君王光辉形象的“底版”,接受君王的表彰和赏赐,在君王的安排下,接受百姓的崇拜,但是不能与君王争夺光辉、民心。韩信没有想到这一点。因功劳、贡献带来的名誉、封赏,并不能长长久久,甚至不能保全性命,这说明功劳、贡献没用,名誉、封赏也没用。在君王那里,这些荣光皆为他所赐,自然也可收回,一旦君王挥起屠刀,这些名誉的阻挡作用甚至比不上一张白纸。狱中君臣相见往往是最后一面所以,打天下的时候,功臣的是主角,是刀剑,用来杀敌向前,没有功臣不能得天下;坐天下的时候,功臣的是配角,是绿叶,抬出来是为了衬托君王,没有谁都可以。无论是“麒麟阁”“云台阁”“凌烟阁”,还是其他什么阁,也无论上面画了多少功臣的画像,在君王看来,都只不过是“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打仗时是胯下坐骑,安定时是影壁图形,到头不过是君王夺权夺民心的工具,万万不能因为君王的“表彰”而自命不凡。百姓在看君臣大戏的时候,也不能“喧宾夺主”,以为君王表彰功臣是因为功臣立下的功劳,不然喝彩错了对象,配角是会被赶下台去的。毕竟,配角再怎么出彩,也是为了衬托主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