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梁祝》伴奏乐响起,男演员操纵手持近10米长红绸的杖头木偶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或踱步、转圈、疾走,或对视、相拥,或托举、并肩,人与偶在这一刻仿佛真的实现了情感交流……一曲舞罢,全场掌声雷动。
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木偶戏”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崔克勤在表演他的代表作杖头木偶长绸舞《人偶情》。
崔克勤创编和表演的“人偶同台”杖头木偶长绸舞《人偶情》。
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每年都会携《岭南木偶精品荟萃》进行全国巡演,而压轴大戏《人偶情》每次赢得的掌声都是最多的。《人偶情》是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的看家戏之一,由崔克勤于20世纪80年代末始创。作为剧院守正创新的重要体现,该节目一改传统杖头木偶表演形式,演员从幕后走向前台,人与木偶在舞台上分别扮演起不同的角色。
“《人偶情》最能体现木偶的艺术特点。”崔克勤对南都记者表示,“木偶是没有生命的,但是通过演员的表演与操控,木偶便拥有了感情与生命。我们赋予了木偶七情六欲,使它们拥有了喜怒哀乐,从而以情感来打动观众,这是我们最大的功劳。”
在《人偶情》的表演过程中,演员与木偶在台前缠绵共舞,难舍难分,犹如一对相爱的情侣。“《人偶情》区别于以技术展现为主的木偶剧,它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它的情感甚至感动了国外观众,使之流泪。对于观众来说,每个人都能在这部剧中看到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在《梁祝》的音乐中感受一个相识相知相爱的爱情故事。”崔克勤如是说。
人与偶在这一刻仿佛真的实现了情感交流。
人物——
崔克勤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木偶戏”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他师承名家,从事木偶戏表演40余年,擅长杖头木偶表演,塑造过众多艺术形象并导演过众多形式和风格的木偶剧(节)目。他以钻研旦角为主,兼顾其他行当,能文能武,表演过花旦、小生、猴戏、须生、童角、丑旦等行当。他在创作和导演中融入现代表演元素,运用人偶的情感交流与木偶技巧相结合,形成了人偶合一的表演形式。
他创编和表演的杖头木偶长绸舞《人偶情》被誉为中国木偶艺术的精品,并获得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优秀表演奖,第二届捷克国际木偶艺术节最佳男演员奖。他导演的神话木偶剧《真假孙悟空》获得金狮奖第三届全国木偶皮影剧目比赛导演奖。多次获奖并出访世界各国以及港澳台地区演出、讲学。被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授予“中国木偶表演艺术精英”荣誉称号。
面对面——
南都:《人偶情》的特别之处在于哪里?
崔克勤:我们的节目名字叫杖头木偶长绸舞《人偶情》,它最大的特点是人是个角色,木偶是个角色,它通过人与偶的交流传递了感情,产生了故事性。同时这个节目还结合了舞长绸的技巧。舞长绸的技巧在戏曲中较为常见,在中国的民间舞蹈中也有所体现,我们将这些元素运用到杖头木偶的表演中来。这是一个最能体现守正创新的节目。首先,我们的表演保留了广东木偶剧那种带有戏曲韵味的表演特点,同时又吸收了舞蹈的舒展、古典舞的延伸与芭蕾舞的高雅。这些特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使整个表演看起来高级而漂亮,美轮美奂。
南都:请您介绍一下《人偶情》的创作过程?
崔克勤:一直以来,在观众的认知里,木偶戏都是原生态的、邋遢的,我入行后就在想,哪天一定要把木偶戏的表演提升到像芭蕾舞那么高雅,那么优美。我觉得我做到了。《人偶情》的创作也有一部分要归功于我碰到了一个很好的时代。我是20年纪70年代从湛江来到广州的,这一下子打开了我的眼界,使我走进了开放的世界,这一点对我影响很大。与此同时,在那个年代,每个木偶团都在追求前人没有的东西,都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领导也提出了长绸舞的方向,从那时起这个节目就在我心中酝酿着。到了年,正好碰上广州专业文艺团体的比赛,我就拿了这个节目上台表演,最终获得了一等奖。但是那时候的表演还不是现在的表演,当时还是一个以技术性为主的长绸舞表演,这个表演发展到今天,具有更强的故事性、表演性与艺术性。
南都:与其他舞台剧相比,木偶剧的表演有什么不同?
崔克勤:舞台剧是以生命演绎生命,以生命塑造人物。但是木偶剧是以生命演绎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偶,通过演员的操控,我们赋予了木偶七情六欲,使它们拥有了喜怒哀乐,从而以情感来打动观众,这是我们最大的功劳。
南都:《人偶情》的演出特点使它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演员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完成这样的演出呢?
崔克勤:首先,现在的木偶剧演员的门槛比以往更高了。譬如现在经常演出《人偶情》的年轻演员王则昕就是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本科毕业的,能找到这样的人才对于我们团队来说也很荣幸。以前的木偶剧团的演员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在整个艺术界来说不算很高,但在改革开放之后,许多接受了专业教育的年轻人也乐于选择木偶剧演员的道路了。我们剧团现在拥有了一批出自表演本科、舞蹈本科、流行音乐本科的人才。除此之外,我们的演员还需要能吃苦的韧性。木偶剧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就广东地区的木偶剧而言,也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探讨与总结,木偶剧的表演难度也越来越大。我现在要求团里的年轻演员们要用木偶特有的肢体语言去塑造木偶剧的人物。虽然他们还没有达到各自艺术的最高点,但看得出来,他们都很努力。
崔克勤在给中小学生普及广东木偶戏的知识。
南都:要用木偶特有的肢体语言去塑造木偶剧的人物,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崔克勤:这是我对青年演员提出的一个课题。以前我们的前辈都说,演员要模仿人,你模仿得越像,你的技术水平就越高。这其实只是木偶剧表演的基础。现在我们说,要用木偶特有的肢体语言去塑造木偶剧的人物,这种木偶特有的表演程式跟人的表演程式是不一样的,出来的效果可能比真人表演更具吸引力。以经典粤剧《帝女花》为例,原来的粤剧表演程式不能满足我们的木偶剧表演,我们将它改造成以动作为主的表演模式,用木偶的肢体语言,细腻传神地将驸马周世显那种对公主的爱和在新婚之夜国破家亡要与公主生死分离的那种复杂而矛盾的悲凉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再结合经典粤剧《帝女花》的词曲,让观众犹如置身其中,感人肺腑。总而言之,木偶表演和舞蹈很像,都是以肢体语言为主的艺术。木偶是有呼吸的,木偶通过动作而非语言来表达它内心的世界,这是我们青年演员学习木偶剧表演的重要内容。
南都:您是如何达到人偶合一的表演境界的?
崔克勤:我从艺40多年了,每天都坚持练功、学习和思考,不断打磨提升自己技艺,我赋予了木偶生命和灵魂,木偶也成就了我的艺术人生。
南都:您如何看待广东木偶戏的创新与发展?
崔克勤:广东木偶戏在不断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虽然融入了更为多元的呈现方式,但无论怎么改,那种传统的韵味,传统的精神是永远扎在骨子里的。
采写:南都记者周佩文实习生王雅通讯员陈君燕
图片由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