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这群大学生走进乡村小学,带孩子们玩转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5日讯(通讯员柳文睿)11日,陕西省石泉县堰坪村,夜色下的中心小学,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灯光下的幕布上舞动着栩栩如生的、色彩斑斓的人影。

这是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示范学院(微电子学院)正在进行的“微感自然,材智扬帆”主题活动:来自该学院“M+”education暑期社会实践队的二十个大学生,正带着46个来自堰坪村的少年,进行光学部分内容的学习。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示范学院(微电子学院)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摄影:柳文睿付钰轩

“三尺生绢戏光影,巧剪桐叶照窗纱”。随着视频中的锣鼓声响起,通过观看《武松打虎》,皮影戏正式进入了孩子们的视野。皮影戏,又称“驴皮影”,作为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选作本次活动联通古今知识的窗口,变成了连接城乡的桥梁。

主讲老师杨艺琳,通过皮影戏介绍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物理性质,同时也普及了有关皮影戏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文化意义等相关知识,并着重介绍了皮影的制作工艺。于是,皮影戏的前世今生在光与影之间得以完整清晰地呈现,就好像魔术一般,因此,课程的题目恰恰是“光影魔术师”。

“你们也想要制作自己的皮影戏吗?”随着杨艺琳老师的提问,未经上色的皮影戏半成品被呈现在了孩子们面前。他们早已摩拳擦掌,而现在他们终于能自己动手体验皮影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很快全身心地投入了制作。

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大学生带着少年学习。摄影:柳文睿付钰轩

经过拼装、上色、编排和练习,一个个颜色鲜艳、散发着半干颜料气息的皮影终于能够在舞台上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鲜艳的色彩、稚嫩的声音、飞跃的手指与随之舞动的纤细木棒,古老的皮影戏和天真的童趣之间的组合显得奇妙而具有生命力。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助教们则身穿队服守护其侧,一边提醒着孩子们注意安全,一边和他们共同享受着夏令营的时光。

当然,造出了“皮影”,还要让他们“活起来”。仅仅三天之后,孩子们便一起聚集在中心小学的教室之中,用他们清亮的嗓音点亮了原本被蝉鸣填充着的夜晚,让戏剧中的人物在光与影的渲染之下重获新生。看似扁平的皮影们,被孩子们的笑声吹鼓了,被飞舞的棍子撑胀了,被翻飞的手指逗乐了——他们因此变得立体,变得生机勃勃。“光影魔术师”也在夜晚渐疏的脚步声中落下了帷幕。

孩子们开心地参与皮影戏表演。摄影:柳文睿付钰轩

“只有接近了文化的‘根’,才能真真正正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老师介绍,在制作皮影戏的过程中,参与夏令营的孩子们“零距离”接触了传统文化和物理知识,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它的博大精深。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