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3830-1.html文丨聆雨子编辑丨谷雨从提前点映到正式公映,这一周的院线,因为《八佰》,收获到久违的票房和热议。大众能为《八佰》找出诸多里程碑式的兴奋点:亚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片,第六代导演第一次尝试大场面战争题材。但对整个电影产业而言,《八佰》其实是一枚押在赌桌上就不能输的筹码、一剂在长期垂死挣扎后必须迅速显效的强心药。疫情以来长期不能开工的休眠、多少影院关停的负面消息、亏损、失业、零收入……经历这一系列风雨飘摇,在缓慢的复苏期里,那些试水的重映片和小成本制作固然也有投石问路的价值,但《八佰》,才是第一次让电影回到公众话题中心的机会。那么《八佰》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它的新意和艺术性,又体现在哪里呢?“废柴联盟”模式:不预设动机,只寻找意义所谓“师出有名”,战争题材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为战争定性,通过为战争定性,来为人物建立行为动机。说白了,角色投入战争之前,总该让他们、也让观众知道,到底为什么要去作战。这个“为什么”可以很崇高:保家卫国、维护和平、人类的共同命运。这个“为什么”也可以很具体很细微:《拯救大兵瑞恩》只是要带回一个人,《》只是要送达一个口信,《敦克尔刻》只是要活着撤退。但这个“为什么”,必须要有。可《八佰》不一样:从第一场戏开始,它的重心,就聚焦在一群“不知道为什么”的、“从没想过为什么的”、无所适从的、浑浑噩噩的人身上。盘点既往国产战争片的人物谱,或是“指点江山“模式——聚焦于伟人;或是“浩气长存”模式——聚焦于烈士;或是“超级英雄”模式(也就是《战狼》模式)——聚焦于一个战无不胜的主角;或是“无敌小分队模式”(也就是《湄公河行动》模式)——聚焦于一群战无不胜的主角。《八佰》是什么模式?《八佰》是“废柴联盟”模式。南腔北调的杂牌军、散兵游勇的乌合之众、莫名其妙来到上海、莫名其妙上了前线,等第一次明白过来时,命运已经只剩下舍生忘死这一种可能。看起来一点都不英勇,这是一群倒霉蛋。“我叔,我,我弟弟,我们就是种地的”。那我为啥要打这样一场几乎没有胜利可能、也几乎没有生还可能的仗?此问题看起来天然无解,这使它无法成为这部战争片的前提、无法在一开头就主导整部电影的观念高度。但问题被提出之后,所有对它的解答尝试,却可能支撑起整部电影的内容饱满度、情感代入度和人性深刻度。找到“为啥”的过程,就是找到行为动机的过程、建立意义的过程。直接丢给观众的意义,可能是教科书式的、高考历史答题卷般的意义,但带着观众一起、跟片中人一起、花时间去建立起来的意义,才是真意义。让那些看起来和战争最没关系的人去明白自己可以在战争中做什么,让散兵游勇去跻身八百壮士的一部分,让废柴联盟去成为超级英雄,这才是最动人的意义建立。也许废柴联盟成为超级英雄的方式很阴差阳错:被枪指着脑袋去学习处死俘虏,于是强行战胜了恐惧;明明当了逃兵却被不明真相的群众视为英雄接受欢呼,于是强行植入了英雄的概念与伏笔。也许废柴联盟直到成为超级英雄之后还会显得很废柴联盟:慷慨赴死之前,还在纠结“摸女人胸是什么滋味”。但没有关系,没有人否认他们已经成了英雄,大家感动的、欣赏的、沉醉的、受到鼓舞和激励的,就是这场“最不英雄的人都成为了英雄”的奇迹。这就是为什么在作为敢死队纵身一跃、同归于尽之时,每个人才会字正腔圆地喊出自己的全名——那是你赢回自我认同感、赢回自己的身份与存在理由的一刻。名字成了一种意义的指代。从神性到感性,从宏观到微观《八佰》是一个由普通人组成的中景群戏,几十个有辨识度的角色,军人、平民、记者、逃兵、社会名流。几十个普通人带着各自的一生,存在于属于他的几分钟和几个画面里。透过这一闪而过的历史余音,看到这几十个人各自的前文本,这几十个,就汇编为社会与时代的全貌。从宏观叙事走向微观叙事,在微观叙事里反映宏观叙事,这构成了全世界战争电影的一个共有趋势。宏观是场面的还原。微观是人心的还原。战争太大、也太遥远,好像天然就是宏观的,我们也确实以宏观的方式拍了很多年战争,而且拍得不可谓不成功:上世纪90年代的《大决战》三部曲,全景实拍、全军参演,总计从五大军区调动余万人,故宫、总统府、甚至中南海都拿出来当拍摄地。这是场面还原的极致。前几年的《红海行动》,使用五十多种真实枪械和三万多发子弹,三款海军主战舰艇、两款陆军主战坦克在片中亮相,军迷们直接拿着它来分析中国装备的发展现状。这也是场面还原的极致。所以接下来,微观才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着力点下沉,把战争落在普通人的身上,烛照战争中普通人的遭遇和感受。伟人能看清历史的理性,英雄能体现史诗般的神性,而普通人,具备可理解的感性。有了感性,就有了银幕内外的共情。国产战争片发展史,不缺理性,不缺神性,所以,是感性登场的时候了。因为是普通人,所以没太多宏大的出发点,谁都会惦记着家乡的媳妇儿和稻子,有人选择加入这场战斗只是为了亲眼见一见传说中的大上海,有人则是年轻气盛的学生娃子、以为战争会很燃很好玩。这都是感性的共情。因为是普通人,所以决战前最后一夜的主题,也不过是一封家书、一段皮影戏、一个热水澡。这也是感性的共情。有了这一系列感性的共情做铺垫,当“面对着升起的旗帜泪流满面、振臂高呼中华不会亡”这样神性的共情出场时,才不会突兀、不会刻意、不会煽得过度。正因为观众陪着他们一起怯懦过、动摇过、恐惧过,观众才有理由陪着他们一起勇敢无畏、一起热血沸腾。不避讳“怕死”的常态,才能接下“忘死”的常态。最终,微观再次组成了宏观,感性再次回到了神性。观看的套层结构影片中的地理环境布局非常特殊,巷战、塔防,本来就是大众不熟悉的视觉体验,更何况,这一次,它们的背后,还立着一整片灯红酒绿的霓虹市井。租界和战区之间,苏州河提供了一种现成的视角切割,导演在影像语言上、在灯光布景乃至在配乐上一路强化这种切割,把“这边天堂那边地狱”的反差感推到无以复加。于是,这两岸的彼此观看,就显得更有理由,也更有仪式感。小生意人、麻将桌边的中产阶级太太、歌女与戏班、孩子,一开始,战争近在迟尺,但战争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因为近在咫尺和切肤之痛间,还隔着一道天堑。记者们的存在更是把这种观看落入取景框和黑白影像中,成了对电影本身的戏仿:亲历战争是职业生涯的荣耀,但这并不妨碍中立主义的冷漠,不妨碍在“没啥可拍”的时候,喝酒吹牛赌博、外加靠贩卖情报赚点外快。但河水阻挡得住一切铁蹄却阻挡不住毒气、流弹,更阻挡不住目睹无差别杀戮后的义愤,目睹舍生忘死时的激动,目睹国旗一次次被击倒、又一次次被竖起时的振奋。原来没有人可以在历史面前置身事外。然后就是捐款捐物、前赴后继地接电话线、隔河相望的敬礼抱拳、张教授开始举枪射击、方记者开始亲临一线、艺人们开始以鼓点助威。然后就是无数伸出去的手的特写。这是一场从隔岸观火到设身处地的变迁,它同样属于前文所说的,意义的寻找和建立过程,也同样属于前文所说的,普通人的感性逐渐升华成神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原来不止发生于此岸,还发生于对岸。其实,它还发生于银幕之外。“从观望者到亲历者”的心理体验,其实无限接近影院里每一个观看电影的人。开场时寻找座位、看手机、聊闲天、嘈杂混乱,时不时被老算盘和瓜怂的喜感逗得全场哄笑,逐渐沉入剧情开始屏息凝神鸦雀无声,后半程影厅内啜泣声四起,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观众们在整个放映过程中的表现,和河对岸的民众的表现,形成了神同步的共振。于是,观看就被叠加了,就成了一种套层结构:观众在银幕外看苏州河两岸的人,苏州河此岸的人在银幕内看苏州河彼岸的人,在这个套层结构里,在经历内心转变、建立意义、从感性里读取神性里,大家是同频的。当然,《八佰》也有许多自己的问题:表达欲过盛和篇幅本身的限制,造成若干组人物之间的串联度缺失,角色更多以散点分布、而非以网状共存;河两岸的对比有余而缠绕不足,过于依赖特效布景的表面反差;后半段节奏有点崩,结尾的情绪漫溢也比较MV化。至于围绕历史本身的评价和讨论,那就是另一个维度的话题了。值得回味的是,《八佰》的第一个镜头是一只露了露脑袋就缩回的土拨鼠,《八佰》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一匹硝烟和废墟中始终飞奔不倒的、奇迹般的白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