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解咬村皮影戏剧团中没有女艺人,男唱旦角,需用假声演唱,如“三先生”鲁洛好则是使用假嗓子,演唱的声音又高又亮,现在艺人们主要使用本嗓演唱,只在起腔接腔时会使用假嗓。
据艺人讲,其各行当音色、音量等行腔方面没有特定的标准。但据笔者的观察,一般男腔普遍追求高亢豪放、女腔则以细腻婉转为好,在此基础上,艺人们一般又会根据自己对人物性格和剧情的理解领悟来调整演唱。
解咬村皮影戏中生角有小生、老生、武生。小生如《西游记》中的唐僧,《人面桃花》中的崔护;老生,如《倾国倾城》中的汉武帝,《饭盆记》中的王老汉;武生,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武生孙悟空以打斗见长,小生、老生等出场以唱念为主,没有武打戏份,小生的演唱一般讲究清透温润又要有阳刚之气,老生要平直刚劲。
旦角以花旦为主,如《人面桃花》中的翠莲,《猪八戒背媳妇》中的女子王凤莲,《柴发卖线子》中的柴发妻子刘氏,《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白骨精假扮的村姑等,花旦的演唱一般要圆润有灵气;另外有青衣,如《倾国倾城》中的李夫人,其演唱一般行腔大方,沉稳含蓄;老旦,如《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假扮的老妇人,其演唱则简单平直而又有女性特点。
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解咬村皮影戏的板式选择主要有一眼板、三眼板、散板。一眼板,可记为四二拍,速度中等,可兼用于抒情和叙事,因此是解咬村皮影戏最常用板式,又可分为原板和二六板。三眼板,可记为四三拍,速度缓慢,长于抒情,又可根据其速度分为快三眼和慢三眼,要根据具体剧情来选用。
散板,不受节拍的限制,艺人可在节奏和旋律上自由发挥,在解咬村皮影戏中,散板基本只用于前文我们提到过的起腔。影调,即皮影戏演唱所用的曲调,目前解咬村皮影戏所用的影调主要有四种。在过去,男性角色不论生、净、丑都使用同一个曲调,艺人并未给曲调起正式名称,通常称其为“男调”。
现在,常演剧目中的丑角借鉴使用了《钉大缸》调,生、净依然使用同一个曲调。以下曲谱为生、净演唱所使用的曲调,因解咬村皮影戏演唱时一般只用打击乐器伴奏,艺人们根据自身嗓音条件开口定调,因此记谱中没有使用调号,为更突显曲调解咬村皮影戏最初只有鼓板进行简单伴奏,至第三代艺人时期形成了完整的剧目和影调时,才加入了钹、铙、锣、大鼓等,只用锣鼓伴奏或是受弋阳腔的影响,又或是受乡间百姓艺术素养的限制,总之,百余年来解咬村皮影戏便一直只使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解咬村皮影戏恢复演出,皮影剧团吸纳新的艺人入团,共同抢救挖掘濒临失传的皮影戏,新入团艺人认为皮影戏只使用打击乐伴奏,演唱有些吃力,且打击乐伴奏稍显单调,已不符合现在观众的听觉审美。由此,解咬村皮影戏开始尝试加入唢呐、电子琴、二胡等旋律乐器。
电子琴和二胡用于为艺人演唱伴奏,起到了托腔保调的作用,电子琴和声丰满了解咬村皮影戏音乐,二胡如泣如诉、悠扬婉转的声音也帮助艺人在演唱时抒发内在感情,强化其情绪表达。
唢呐在解咬村皮影戏中并不是全程伴奏的乐器,其只在特定情境中吹奏曲牌,以营造氛围、塑造人物,如在《倾国倾城》中汉武帝出场时,李延年、王延昭觐见汉武帝时,以及《刘秀走国》中刘秀出场时吹奏《朝天子》,用于彰显宫廷皇家的气势,帝王威严,又如《猪八戒背媳妇》中,猪八戒背起孙悟空假扮的“媳妇”时吹奏的《满堂红》,营造出八戒背着“媳妇”的欢快气氛,也刻画了八戒美滋滋的人物心理。
唢呐、电子琴、二胡的加入,丰富了解咬村皮影戏的音乐色彩、层次,弥补了打击乐伴奏在气氛渲染,描绘情境方面的欠缺,增强了其表现力、感染力。目前解咬村皮影戏中传统打击乐器与新增旋律乐器的融合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
随着广大观众审美标准的日益提高,艺人们还需做更进一步的探索,如进一步开发电子琴的各种音效功能,增加其它唢呐曲牌,又或者尝试其它乐器的加入,为解咬村皮影戏注入更多新鲜的音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