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皮影戏为民和群众送欢乐青海新闻网

松树乡牙合村演出现场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石延寿报道)近日,受民和县文体旅游局邀请,大通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演出团队先后在民和县松树乡牙合村、川垣新区市民健身广场进行两场展演,带给现场观众非遗文化艺术的魅力。皮影戏又名“灯影戏”、“皮影子”,是中国民间融戏剧、文学、音乐、美术为一体的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表演皮影戏,一块白布就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在幕后被演员操作得得心应手,当灯光穿过皮影,白布另一侧便显现出色彩明艳、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楼宇等各种动态人物和静态事物,人物动作娴熟、花鸟形象逼真,素有“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的美称。村民拿起一个皮影人儿道具,显得十分好奇据了解,当天表演的皮影戏名叫《五子夺魁》,故事由来是:在五代晚期,渔阳人窦禹钧很会教育子女,成为当时人们的表率,他要求子女学习刻苦勤奋,并为子女聘请名师,且让子女遍读家中万卷藏书,他的五个儿子整日耳濡目染,后来个个都有成就,曾做过朝廷高官,被人称为燕山窦氏五龙。演出团队表演《五子夺魁》灯影戏,以示当地后辈人人成才、子孙个个贤能。由于皮影戏之类的传统文化艺术在民和地区很少见到,所以,当天的两场演出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在演出现场,有的观众聚精会神看表演、听台词,有的观众一会儿幕前看表演,一会儿幕后看操作,显得十分好奇。在松树乡牙合村表演现场,一位老人从演出操作后台的绳架上取下一个悬挂的“小人”道具,小心触摸,仔细打量,似乎有些爱不释手。她说,想不到这么几个小人道具也能演出一场很好看的戏来!据牙合村党支部书记杜文珍介绍,村里从来没演过皮影戏,今天村里首次来演皮影戏,好多村民都带着好奇心和新鲜感来看表演的。在场的一位老人观看演出后感叹道,没想到一块白布和几个小人道具也能演出一场活灵活现的大戏来。当天,无论是在松树乡牙合村广场演出,还是川垣新区市民健身广场演出,整场表演生趣盎然,让现场观众分享了一次灯影戏这一古老传统艺术的魅力。民和县城市民健身广场演出现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