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锲而不舍的人生追求记孝义木偶非遗

言传身教

熏陶幼小心灵

中国木偶艺术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巧。市级木偶戏非遗传承人王茂伟一直担负着传承使命,并立志要把木偶艺术的传承发展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追求。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的力量是最伟大的教育力量。茂伟的父亲王来根和母亲吕海青都是孝义木偶剧团从事木偶皮影艺术的艺人,王茂伟从小就常跟随父母跑演出。

一次,王茂伟随父母去一个村子里演木偶戏。当演木偶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小王茂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母亲的手,只见母亲的手指灵活地摆弄着三根小木棍,那“孙悟空”就灵活敏捷地翻“跟头”,搏得台下观众的一片欢呼!王茂伟也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王茂伟的母亲吕海青是国家二级演员、中国皮影木偶学会会员、吕梁市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让王茂伟特别羡慕和自豪的就是挂在家里的母亲的荣誉证书:山西省第二届两会一节汇演获“特别奖”、《年年有余》荣获中国唐山国际皮影艺术节二等奖等等。

父母的影响在王茂伟心灵深处渐渐扎下了根,木偶戏很自然的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拜师学艺

专研木偶制作

王茂伟拜师学艺是在年。当时孝义木偶剧团和西安电影制片厂正在拍摄《英雄出少年》的木偶电视剧,王茂伟的母亲吕海青也参加了拍摄,王茂伟后来的师傅王春胜老师是负责西安电影制片厂这批木偶造型的制造者。

当时,孝义剧团在吕梁艺校有一个木偶制作代培班,由于当时艺校缺乏师资,孝义剧团便委派王茂伟去陕西民间艺术剧院代培进修。就这样,茂伟去了西安,通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武兴老师的介绍,正式拜当时陕西民间艺术剧院木偶制作部主任、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国务院特津专家王春胜为师,专攻学习木偶制作。

师傅王春胜是个特别痴迷于木偶制作的大师,王茂伟是个细心的年轻人,他不但肯吃苦,心还很细,对师傅非常敬重,相处久了,师傅对他十分满意,觉得这个年轻人是块学艺的料子。

木偶制作工艺相当繁杂。从材料选择、最初的人偶形象设计,到头部、手臂、手掌等细节部位的打磨,再到服装饰物的整体搭配。一具完整人偶的成形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关键包括塑形、脱胎、安装机关、整形、挂粉、化妆、成型、组装。王茂伟从第二年开始跟着师兄弟一起学习木偶制作。第一步,先从打浆糊做起。然后慢慢学习脱胎的技法再到糊偶头,这个乏味而枯燥的基础性工作一干就是两三年。

机会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年,陕西电影制片厂开拍木偶剧《妖马伍》,该剧生动再现了十九世纪末刘铭传将军保卫台湾的历史事件,讲述了五个孩子勇斗法、日侵略者的故事。由于当时负责木偶机关安装的师兄请假回家,安装机关的工作由王茂伟负责。

木偶戏主角刘铭传要吐茶喷花和抽旱烟喷雾,需要安装两个机关,一个是口里喷水,一个是鼻子里喷烟雾。王茂伟最终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赢得了师傅和师兄的一致认可,从此,王茂伟开始参与木偶制作的核心环节——机关安装。

就像王茂伟反复强调的那样,学艺最难忘的是师傅来孝义一个星期的当面传授。当时孝义剧团正在拍木偶剧《救国》,师傅王春胜被剧团邀请来做木偶造型设计的美术指导。在此期间,师傅王春胜从木偶的设计理念、化妆技法、机关安装各个关键环节对茂伟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并对一些关键地方进行点拨,让茂伟茅塞顿开。如果说以前在师傅身边学到的是木偶制作的“形”,那这次传授的就是“神”,是如何让木偶真正“活”起来的精髓。

王茂伟于年学成回到孝义剧团,年转正,开始了孝义皮影木偶剧团的职业生涯。他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线中,从事舞美设计与木偶造型制作工作。由于他工作出色,上级又派他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的本科函授。先后担任院所属市皮影木偶剧团演出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孝义市民间艺术研究院木偶创新工作室主任,成为孝义市非常优秀的年轻非遗传承人。

开拓创新

焕发偶戏新活力

皮影、木偶、碗碗腔,被称为“孝义三宝”。孝义木偶戏起源于两千年前的周代,于宋代传入孝义。孝义木偶戏最初是独立成班,后来和皮影合成一个班社,即灯影班。灯影班独具特色,少则7人,多则9人,就能开台演戏,俗称“七紧八慢九逍遥”。灯影班白天上演木偶戏,晚上上演皮影戏,当时民间流传一句话:“白天木偶作怪,夜晚牛皮成精”。明清是孝义木偶戏的鼎盛时期,境内的木偶班社多达60多家。明末清初,孝义木偶戏还保持着兴盛的局面,后来逐渐衰落。解放前夕,孝义能够正常演出的木偶班社只剩两三家临时搭伙。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西省唯一一家专业表演皮影木偶的团体——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团成立,使孝义木偶戏又获得了新生。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王茂伟是土生土长的孝义人,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对家乡的偶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拜师学艺后,更想让家乡偶影这一传统艺术瑰宝,被更多的人熟知和接受。进入孝义皮影木偶剧团后,王茂伟在为家乡有这样的宝贵文化遗产而自豪的同时,也为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份珍贵遗产而深感焦虑。

王茂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参加全国各地的偶戏交流学习,追溯木偶艺术发展的历史源头,发现木偶艺术发端于奴隶社会时期的殉葬、祭祀活动,起初由茅草扎成的人形偶像代替奴隶做陪葬用,后改为木头制作,简称“木偶”。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过程。

就各地木偶戏的发展历程来看,木偶戏经过了由城入乡,多种风格、流派才形成木偶的造型艺术,也因地域不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造型特色。这些发现拓宽了茂伟的眼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坐标,将自己的人生目标,投向孝义偶影艺术的传承发展上。

茂伟深知孝义是民俗之乡,传统文化异常繁荣,其木偶表演艺术以华北地区专有剧种北路梆子晋剧为依托,多以戏剧人偶的形式展现,木偶造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相应戏剧表演的成败。所以需要木偶制作精巧,形象生动,才能表演细腻,内容丰富,活灵活现,赋予木偶人一般的丰富情感。所以王茂伟在木偶制作工艺中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在各个制作环节上认真研究,不断开拓创新。运用现代化科技产品,根据戏曲内容的需要和时代审美趋向来设计制作木偶,使之更富夸张性,更具木偶艺术特点,既摆脱了单纯戏曲化的传统,又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构成了木偶新的舞台生命力。

通过与同行交流学习,茂伟发现:为了适应木偶表演艺术形式的丰富多样,木偶造型在选材上也极尽多元,而不同的选材在表现张力、制作空间甚至功能效用层面,都会有截然不同的特征。在选材上,为了减轻演员表演时的负重程度,茂伟独创了木偶纸脱胎技法。他一改传统木偶多用木雕,讲究三雕七画,没有胸腔,外形笨重、呆板,制作费时费力,雕坏无法返工的缺点;改用牛皮纸掺和一定比例中药为材,既提高了木偶的可塑性、坚固性,又不易被蚊虫叮咬腐蚀变形,大大降低了制作和存储成本,提高了效益。

为了让木偶脸部肤色更好地适合于舞台灯光,茂伟发明了木偶脸部毛孔处理技法,使木偶在舞台的表现上更生动更趋于人性化,改用雕绘结合,造型、雕刻、绘画并重,讲求创造性和技法性,让木偶造型艺术更具有可塑性与随意性。以偶头为中心将不同人物造型所需突出的面部表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宛若真人,加上胸腔饱满,能撑起漂亮的衣服,更显丰满圆润。

在舞台表演中,王茂伟与演职人员一道发现不足,及时分析原因,探寻改进措施。他借鉴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改进了杖头木偶表演。即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有的为三根杆或“托偶”,依手杆位置进行内、外操纵。头以木雕,内藏机关,使嘴、眼可动;命杆为木、竹制,手杆与手、肘相接。“内操纵”者多演传统戏曲剧目,宽袍大袖,便于表演戏曲程式,动作灵活,栩栩如生。“外操纵”多弯把式命杆,负担减轻,表现力增加;纸制偶头转向灵巧,便于控制,机关多样,动作丰富;因手杆在外,身体塑形自由,整体感增强,突破了传统造型的局限,更合人物与时代需要;手的材料不断更新(木-塑料-树脂),手杆逐渐由钢丝替代,“打脚”也出现了“横飞燕”“大跳”等舞蹈动作。

拍大型木偶神话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为了更好地迎合观众的审美观,他在木偶制作和舞美设计上,加入了高科技元素,让美猴王可以真正有火眼金睛,嘴里可以喷出真正的火焰。针对以前舞台上走水、走火是大忌的问题,发明了自吸泵抽水装置,把水帘洞的场景更华丽的展现于舞台之上。茂伟现在制作的木偶不仅可以表演戏曲中的甩发、喷火、舞长袖、梢子功、翎子功、佛珠转抛等高难度动作,还可以表演川剧变脸、书法等绝技。

如今,观掌上精灵之舞,赏偶界“众生万象”。捻须鞠躬、提笔甩袖,在孝义一带的木偶戏表演艺人那里,驾轻就熟、信手拈来,而在观众看来,确是妙趣横生,有若掌上精灵,一招一式间,尽显万千姿态。而繁华略去,毋庸置疑,那些舞台木偶道具和造型设计制作的民间手艺人,才是这曲民间绝艺不折不扣的幕后功臣。

王茂伟不仅个人在木偶制作的技法上大胆创新,而且还带领全体演职人员不断进行木偶变革,使传统艺术突飞猛进,突出了“偶性”,成为观念更新和探索的焦点。强调动作的假定性,打破框式结构,撤去遮挡物,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一个作品中同时出现提线、杖头、布袋等几个木偶品种,“黑丝绒木偶”的使用,多景区的空间调度,大舞台手段的运用,无一例外地深化着木偶艺术的独立品格,同时也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在他和剧团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孝义皮影木偶剧团对剧目的开拓、表演的发展、观众的发掘,都有了质的飞跃。杖头木偶戏的表演,受到了广大戏迷观众的追棒和喜爱。

非遗传承

开拓广阔新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对孝义本土的乡亲父老而言,作为对家乡民俗的褒赞和戏剧艺术的自豪,争相传颂三宝中观赏性相对突出的木偶戏曲,成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

孝义偶戏是孝义的一张文化名片,但这种古老的艺术,在日益繁荣的现代文化市场面前,也显示出种种发展困境。面对项目不断边缘化,濒临失传,在人力、物力、财力不同程度匮乏的形势下,如何让木偶戏打破发展瓶颈,依托地方戏剧民俗,扎根百姓传统文化生活,因时而动,应势而行,进一步转型发展,成为摆在茂伟面前的又一难题。

经过多方调研,王茂伟决定以“非遗旅游”为依托,为技艺搭建演示平台。“非遗旅游”作为近年传统文化与旅游行业创意合作的标杆,随着市场风气的盛行而逐渐走热,不失为一张很好的宣传名片。而孝义风景名胜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民俗纷繁复杂,是不折不扣的旅游热土,木偶造型制作技艺可因地制宜,巧借这一绝佳的文化旅游平台,从作坊式小空间走出去,面向大众,为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搭建专属的展示平台,如此而求得在固有传承之路上的花式突破,对于技艺本身的推广、扩大文化影响力、进一步落实传承保护工作极有裨益。

针对过去非遗只属于特定的技艺持有人群,多以家族形式传承继续的情况,茂伟想到了让“非遗”进“校园”,从幼小抓起,从高校突破。于是,他和山西省工艺美术集团联合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与孝义永安路小学、府东街小学等多所中小学校结成非遗培训单位,开设非遗培训课程。先后在太原市各中小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余场,接待各年级学生余人,让非遗课程走入学校,走进学生。当他在校园大讲堂上,将木偶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瑰宝用直观、形象的演示展现给师生们时,博得阵阵掌声,他为传统文化艺术走进校园,被师生所接受感到无比的欣慰。

年12月,王茂伟所在单位民间艺术研究院与孝义市职业教育中心联合成立非遗实训基地,由茂伟负责基地的招生培训课程设置事宜。其间共招收培训学员44人,其中木偶表演班22人,木偶皮影雕刻班22人。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木偶表演班的学员已经基本可以简单地操作木偶表演节目,雕刻班的学员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作品。非遗系统化专业化教学,急需一份校本教材。王茂伟又把自己参赛获得的元奖金拿出来编教材。同时,带领表演教师指导学生拍形体训练图片,参与教材编写。学艺是门苦差事为了鼓励学生,指导教师还自己出资给学生置办了训练服。功夫不负有心人,作为非遗的孝义木偶戏,如今已有了广阔的天地,成为孝义市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王茂伟,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木偶戏非遗传承人。

年5月,王茂伟参加的山西省第十三届“杏花奖”评奖演出,荣获“舞美设计”奖。9月被孝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孝义市木偶戏传承人。年7月,在山西省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木偶造型设计中,荣获金奖。10月,参加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荣获优秀展示奖。年被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吕梁市木偶戏传承人,同年底被评为吕梁市工艺美术大师。王茂伟的偶戏作品《穆桂英》参加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荣获铜奖。年5月,他的学术论文《传统“偶”造型及传承态势微观——以孝义木偶为例》发表在《中国文艺家》杂志上。年7月,为市文化馆设计制作人创作的偶戏《红军娃》获全国小戏小品奖。年3月,木偶《齐天大圣》获山西省第二届文创产品奖。年5月,被孝义市总工会评选为“孝义工匠”。年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文创比赛,荣获“群众最喜欢的文创产品奖”。年3月,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年5月被评为孝义市“改革创新奋发有为”青年先锋。年11月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优秀人才。年9月被聘请为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协会副理等等。

这些荣誉,在王茂伟心中是一座座里程碑,是他这些年与偶戏共同成长的见证。走过非遗传承之路,他幽默地说:“拔开掌声皆是泪,艺海无涯苦作舟,幕后再累也觉牛。”博得听者频频点赞。是的,“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风雨,哪得彩虹。在孝义传统偶戏走向辉煌的背后,王茂伟用自己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奉献,为这一耀眼的非遗明珠,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璀璨的光芒!(卫彦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