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推皮走刀,这样的老手艺不能丢

刘军连医生北京中科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1cog179/
陕西皮影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艺术形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陕西特色的碗碗腔或弦板腔唱述故事,有着浓厚的秦人气息,以前每逢过年过节、红白喜事,大家总要搬着板凳,看看这“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表演,如今随着电影电视的出现,皮影却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即便如此,依然有人在为这门现代人几乎触及不到的手艺默默守候,从事皮影雕刻50多年的汪天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西华县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中国皮影唯一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他完整继承和掌握了从制皮、雕镂、敷色和缀钉等全部24道工艺,虽然他不从事皮影表演,但对于皮影雕刻的这门手艺却有些剪不断的感情。当初汪天稳老师从师父那里学会这门手艺可废了不少功夫,不仅制作工序复杂,更在于他要对每个人物都了如指掌:小旦要樱桃小嘴,丑角则嘴角微翘……设计形象不仅要符合情节设定,人物服饰、道具也都要求符合历史。除此之外,汪天稳老师还继承了一项“推皮运刀”的绝活,即皮动刀不动,以使制作的皮影更精细灵动;汪天稳老师当年入门第,足足练了半年的基本功——转皮,而后才可以练刀刻,也正因如此,为他日后“皮影第一刀”的美誉积聚了实力。“这是我师父传给我的,也是我师父的师父当初传给他的。”正如汪老师所说,这把传了快年的刻刀,传给他的时候,还有一个特别正式的仪式。或许正式这样的仪式感,让汪老师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带着儿子女儿,以及另外几个徒弟,坚守着这门手艺的传承。如今,汪天稳老师的女儿汪海燕,继承了父亲“推皮走刀”技法及24道主要工序,在2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对皮影执着的追求,形成了刀法洗练,雕镂缜密,造型流畅,敷色明快的艺术特点。不仅研习皮影,汪海燕还致力于皮影的不断发展与传承。汪海燕从华县老家来到了西安,并于3年的春天,她独立开办了以皮影制作以及教学为主的工作室,通过各种暑期活动、座谈会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皮影这项古老的技艺。“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更好地传承这种工艺,传统文化应该与时俱进,如果传统文化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里仍然固守旧土,不愿跳出过去的格局,那么终将是自取灭亡。”藩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