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省级非遗项目曹县皮影戏传承人任银来

传授皮影戏技法

解析皮影结构

刻制皮影

布景

缝制

固定皮影

皮影是我国一项古老民间表演艺术,是将戏曲演唱与皮影表演融合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菏泽皮影戏起源于曹县庄寨镇,至今已有近年的历史。年10月,“曹县皮影戏”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53岁的任银来是曹县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任银来介绍,曹县皮影在当地又名“皮儿影”,也叫“隔纸说书”,因为常年都是任银来带队表演,常被当地老百姓称作“任家班皮影”。

任银来的父辈们都是“老戏骨”,弹唱表演都精通。少年时,任银来就对皮影戏感兴趣,12岁跟随父亲皮影戏剧团下乡表演,第一次在幕后当了一回“配角”,从此走上拜师学艺之路。

如今,任银来已与皮影“结缘”40多年了。已从原先的小角色,变成了现在的“大师傅”。40多年来,在皮影的影人制作、剧目创新、传承与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任家班也从原来不到20人的团队,发展壮大到现在的上百人。同时,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将皮影文化渗透到学校的素质教育中,也为皮影戏文化传承撒下了种子。

“皮影所有道具全部要手工制作,主要选用上等的牛皮或者驴皮,经过泡、刮、铲等工序,制成半透明的皮子,用剪刀裁切成各种戏曲人物或物体,再经打磨、雕刻、着色、缝制等,确定头部、手臂等主要关节能够灵活运动后,再连接上可供操作的小木杆,一个完整的皮影才算做成。”任银来告诉记者,一般一套皮影制作下来,最快要10天,多则1个多月时间。

采访临近结束时,任银来带着徒弟们架起一方白布,打开一盏白灯,在鲁西南地方戏曲“大平调”的唱腔下,影像在幕布前生动展现。“现在皮影在市委、市政府和文旅局的积极保护下,得到了大力支持和宣传。近年来,皮影戏已被很多外地旅游景区选为特色文化节目,学习皮影戏的人也越来越多,我有责任把这门老手艺认认真真、一代一代传下去。”任银来说。

来源:菏泽日报文/图记者:李保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