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宏
近年来,淄博市张店区扎实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着力破解“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加精准对接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
“宣讲+”让党史宣讲更接地气
淄博的深秋,凉意浓浓。近日,在张店区和平街道城中社区,一场心意与新意十足的党史宣讲活动让人心潮澎湃。一包口罩、一支采样管、一套防护服……,变身社区党委副书记刘晓晨的宣讲道具。在社区核酸检测过程中,她见缝插针地给现场居民讲述一个个党旗高高飘扬一线的故事。社区居民王秀云听后很激动,说:“讲得很好,形式也好,比起坐在会议室,我们更愿意这样听。”
宣讲如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张店区不断探索,着重在宣讲形式上下功夫,打造了“宣讲+”理论宣讲品牌,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特色化开展宣讲活动,推出了“典亮新时代”等群众耳熟能详的好作品,努力实现党史学习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培育“宣讲+小人物”,发掘老党员王秀英、退役军人李京实、脸谱达人石志义等基层宣讲“明星”“名嘴”,组建余人的宣讲队伍,以快板、三句半、五音戏等形式,已开展党史宣讲余场。用好“宣讲+小阵地”,统筹余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青年之家、城市书房,以及“拉呱说事长廊”“常青藤下的大讲堂”等身边宣讲小微阵地,构建起“15分钟宣讲圈”。搭建“宣讲+云平台”,媒体开设“张店党史学习教育动态”“学党史·微宣讲”等板块内容期,制作《红色家书》《长征》等系列短视频、H5新媒体产品,让党史宣讲从“指尖”到“心间”。
“阵地+”让思政近在身边
10月31日,市民程秀娟像往常一样,带着小外孙来到小区的家风广场,指着墙上的画给小孙子讲起了朱彦夫的故事。“平时经常带孩子来,朱彦夫、焦裕禄等故事,孩子很喜欢。”像程秀娟小区的家风广场,已遍布张店31个区域,家风特色区成为当下市民最爱的亲子互动、群众交流、党员教育打卡地。
如何在全区的每一个角落播下红色种子,让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有人气?张店区创新打造“沉浸式”“情景式”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运用可听、可看、可感的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体验感。加快“一镇(办)一品牌”建设,创建了红色教育、青年教育、党史教育、家风教育等8个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品牌,结合不同的镇办特色,刘菲泱等大学生宣讲团成员用通俗易懂、形象活泼的方式宣讲,深受市民喜欢,已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40余场,覆盖群众达2余人。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红色基因”等系列活动30余场,和平小学“皮影戏工作坊”、齐盛学校的“民族团结邮票礼赞”等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张店区和平小学学生蔡杨说:“每一次活动的过程,都是我们了解国情、培养家国情怀、实践成长成才的大课堂。”
“五为志愿+”画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同心圆”
10月28日,淄博市张店区金石绿城居民张芳霞和老伴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剪头发。“这两年自从有了他们,我们周边这些老人剪头发可方便了,打这个电话还能上门。”张芳霞说。自年祥瑞园社区瀚榆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几张椅子、几块围布、几把剪刀、几把梳子就构成了一个流动的“爱心理发店”。
张店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有场所、有活动、有项目、有队伍、有机制“五有”文明实践阵地余处,精塑“暖心园家”“张店姊妹花”“文艺点亮夕阳红”等70余个特色项目品牌,组建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人群”“为社会公共需要”“五为”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
“五为”志愿服务,如何推出更多便民、惠民、利民的项目?下一步,张店区将持续升级“五有”阵地建设,常态化开展“五为”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五聚”特色活动,落实志愿服务协会成员单位轮值制度,进行日常维护和活动开展,提供精准化服务。“我们将加快完善志愿服务与信用积分兑换机制,进一步推动‘信用+志愿服务’应用模式走深走实,在全区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张店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牟晓宇表示。
来源:大众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