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汉调二黄又名“陕二黄”“靠山黄”,广泛流行于陕西南部和甘肃东部,汉调二黄是由西皮和二黄组合而成。在陕西地区它的影响力仅次于秦腔,为陕西第二大剧种。汉调二黄由西皮与二黄两个声腔系统组成,关于它的起源有多个版本。一般而言,汉调由汉水下游的湖北传至上游的安康,再结合陕西本地唱腔发展而成。由于陕南位于汉中平原,在地域文化上与陕北的关中平原存在着一定的隔阂,所以二黄腔主要受到了来自湖北戏曲唱腔的影响,后吸收了陕北秦腔的一些元素发展而成。在清代中叶,汉调、二黄艺人就开始同台演出,后在秦腔的影响下,汉调二黄发展成了固定的剧种,并广泛流行于陕西南部的安康、汉中、南郑等地。汉调二黄共分十大行当,即在传统戏曲的生、旦、净、末、丑之外又有新的行当出现,即外、小、贴、老、杂。角色的差别主要在于嗓音的差别,如“小”的嗓音是尖音,“贴”的嗓音是假音,等等。汉调二黄角色装扮较为公式化,讲究“圆则要成圆,直则要成线”,演员对角色的塑造讲究内在塑造,在形似的同时更注重神似,如在饰演三国演义中的《张松献图》的时候,演员必须说四川话,同时还要表现出张松在献图过程中的精神面貌。从表演学的角度看,汉调二黄的角色饰演更接近现在的影视。汉调二黄的脸谱都是固定的,并且艺人们还给每一张脸谱命了名。据统计,汉调二黄的脸谱共有多张,分10个大类,各脸谱都是有名有姓。如三块瓦、十字脸、豹子脸、阴阳脸……在脸谱上除了主图案外,还有一些辅助图案,如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宗教图案及兵器图案等等,在图案设计上都有讲究,并非画师的随性创作,与具体的人物和剧目有直接关联。汉调二黄的唱腔由西皮和二黄复合而成,以板腔形式为主,其中固定的板式有十余种,腔调也有十余种。两种腔调交错出现,故时而激昂,时而舒缓,时而婉约,时而惆怅;既可以表现出喜剧之喜,亦可以表达出悲剧之悲。这种板腔极适合于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在乐器上,汉调二黄吸收了京剧中的一些乐器,同时又添加了一些地方乐器,文戏乐器与武戏乐器各有不同。陇剧为甘肃省的地方剧种,源于甘肃东部古老的民间曲艺“陇东道情”,后不断发展和演变,于20个世纪50年代末被正式命名为“陇剧”。陇剧的发展并不复杂,追溯陇剧的根源,我们可以上溯到汉唐时期。早在汉代,皮影戏就在宫室中流传,后来传入民间,在唐宋时期被传到甘肃东部的环县等地,与当地的地方曲艺结合,衍化成了具有唱腔的皮影戏。这一古老的唱腔后几经演变,遂成为后来陇剧的基本唱腔——道情唱腔,也叫陇东道情。道情唱腔善于情感的表达,主要以文戏为主。清末,皮影戏的艺人们经常赶着毛驴走街串巷于陇东各地,这种带有独特唱腔的皮影戏渐渐地在陇东各地流行开来。清咸丰年间地方戏曲蓬勃发展,一些地方剧种流传到甘肃并影响了有着道情唱腔的皮影戏。于是陇东艺人们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元素,又开发出了四路唱腔,并形成了四大流派。年,这四路唱腔合并成了一路,即陇剧。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陇剧还未形成之前,各路戏班都没有行当。直到50年代后,随着陇剧固定成型,陇剧艺人才参照其他剧种确立了如下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其中生行又分为小生、老生和须生;旦行又分为小旦、正旦、彩旦、老旦和武旦;净行分为大妆与二净;丑行分为官衣丑、公子丑与小丑。陇剧的音乐分为“伤音”与“花音”两大类,唱腔为板腔体。伤音又名“哭音”,主要是演唱哀剧或哀调,如《窦娥冤》《杨三姐告状》等剧,用于抒发哀思;花音又名“欢音”,主要是演唱喜剧或喜调,如《假婿乘龙》,用于抒发喜悦之情。陇剧的唱腔没有固定格式和严格的节律,形式较为灵活多变,与其他剧种相比,陇剧讲究说唱并重。陇剧注重舞台特色和角色包装,其艺术特色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舞台设计上注重审美性;服装设计上具有极高的美术性;人物动作设计上虚实相生。陇剧的舞台是传统道情皮影戏和一般戏曲舞台的综合体,在常见的戏曲舞台上融入了传统皮影戏中的彩绘图案和特别的装饰,这是陇剧的一大特色,所以陇剧的舞台都具有较高的审美性。在服装设计上,陇剧参考了一些敦煌图谱,服饰的颜色鲜明强烈,美术效果明显。在人物动作设计上,陇剧特别注重“以虚衬实”,对人物心理刻画较为细腻,演员们借鉴有限的元素,传达给观众更多的信息,所以陇剧演员与其他戏曲演员相比,更注重“以虚生实”,“以无形衬有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