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我从进入十五小的第一天开始,就认识皮影、学习皮影、制作皮影、玩转皮影。本次的《嫦娥奔月》,从台前到幕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全程参与其中,剧本的改写,皮影人物的制作,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回味起4月底表演的皮影大戏,光谷十五小班学生田源还意犹未尽。
从去年10月起,光谷十五小就启动了主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第五届校园皮影节活动。学生们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共创皮影剧本、齐做皮影道具,还要进行配音配乐,近日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展演环节,全校67个班,67个皮影作品,通过童话剧、课本剧、情景剧的形式,演绎身边最精彩的故事。
班的从奕辰进入光谷十五小才开始接触皮影戏,此后通过每周的皮影戏校本课程,从奕辰慢慢爱上了这种独具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常规课以“了解研究皮影文化”“皮影制作”“影戏创编与表演”为主要内容,每班每周有一节课的学习时间。社团课则包括“皮影道具制作”“皮影表演小组”“智能皮影”等内容。除了专业的皮影课程外,老师们还将皮影和美术、音乐、语文、科技等多个学科进行融合,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学校教学楼一楼,还有约平方米的半开放空间,一个大型仿古戏台可供学生演练皮影。邻近走廊则被设计成“萌影廊”,是学生展示皮影作品的小天地。
从奕辰说,在皮影节上,他和小伙伴们表演的皮影剧是《小红帽与大灰狼》。刚开始排练的时候,同学们操控的皮影都跟着一起兴奋地跳上了“房顶”、跳上了“天空”。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刻苦练习,终于将皮影舞动了起来。“在这次的皮影艺术节活动中,我学习到了皮影的操作要领,我感觉像是真的跟大灰狼、小红帽、猎人一起对话了,这可比电视里的动画片有意思多啦!”
田源说,他在学校已经玩了6年的皮影,参加过5次皮影艺术节,次次都激动人心,成为了小学时期最宝贵的经验和最美好的回忆。
在光谷十五小,每个孩子都会玩皮影,都是皮影戏的传承人。除了每周的皮影戏课程外,学校每学期还有皮影节,皮影制作、编剧、表演、配音、配乐,一出出反映孩子们日常生活趣事、囧事的皮影戏接连上映,让全校孩子们都沉浸在“皮影狂欢”中。学校开发的智能皮影戏是把传统皮影与微电子技术、物理机械运动相结合,使皮影人物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按照编程做出相应动作,并同步伴以音乐唱腔,打破了传统演出模式,是艺术和科技完美融合的一项新的演出形式。
为何花大气力开发皮影课程?校长李惠说,皮影有意思、好玩,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可以跟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相整合。同时,皮影戏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