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皮影戏:人与影的故事
ShaoShan
以欢快的锣鼓声为序章,紧接着传来湘式唱腔,京胡、大筒等乐器声也随之响起。但,观众们看不到这有条不紊的“中式交响乐”现场,他们看到的只有舞动的影偶。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在韶山一带,这样既有看头又有听头的“韶山皮影戏”,如今依然点缀着人们的生活。
舞台前后
用幕布张罗起来的舞台上,一个个影偶跳动着。有时是戴头冠、着华服的文人唱着小调,有时是长须武生踏马而来展示高强武艺,更有多人打斗的场面,影偶枪来剑往、上下翻腾,好不热闹。皮影戏表演中有历史演义、民间传说、爱情故事、神话寓言等故事,琳琅满目,这些便是观众看到的“影”的故事。
这天,庞世明唱的是《郭子仪上寿》,好奇的人们把目光投向幕布之后发现,这里有着和舞台前一样精彩的画面。
幕后是“人”的故事。“标配”是三人,担任“操琴”的庞世明坐在正中间,他将京胡揽在怀里,手中拿两根木槌,衣领上还别着麦克风,随时准备一人分饰三角;其左手边的名曰“一手抓”,配合着一起吹吹打打;“操像”则在他前方,为影偶操控者。有时幕后还会多一人,负责幕布下方的电脑打字部分。表演开始了,幕布上,武打场面正酣;幕布后,民间艺人同时玩转多种中国传统乐器,一片繁忙却有条不紊。在“人”创造的节奏中,“影”的故事时而缓和时而紧张,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韶山皮影戏讲究操耍技巧和唱功,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口传心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偶、乐器伴奏和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偶,文场的音乐与唱腔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我们这边的皮影戏主要用于建房、结婚等喜事,也用于做寿,但以阴寿为主。”今年58岁的庞世明,从事皮影戏表演20余年,他介绍,韶山皮影戏使用的是湘剧和花鼓戏唱腔,当地人们多在农历7月、12月请唱皮影戏,前者集中在中元节前后,主要用于祭祖;后者主要用于一年以来的还愿、保平安等。据了解,这种民间艺术在韶山农村已传承逾百年。
戏外春秋
年,出身于专业花鼓戏团的庞世明专门成立了皮影队,经常活跃在韶山及周边地区。牛年的农历12月20日是庞世明最忙的一天,他从凌晨4时忙到21时,演完这场来不及休息又得赶下一场。去年年底,他和伙伴们从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忙到二十八日,还推掉了春节期间的不少演出,一连演了50来场。
“其实,大概从年开始,皮影戏就冷淡多了。”庞世明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他们每年少说也有场演出。如今,韶山皮影戏全年只有两个旺季,平常一个月也就演三五场,最多不过10场。由于收入不稳定,皮影戏演出只是庞世明团队的附带业务,并非主业,如今也没人跟他学艺了。
韶山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韶山皮影戏的现状不容乐观。生产、生活方式及娱乐形式的变化,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农村城市化的现象,也影响了皮影戏赖以生存的环境。大部分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年事已高,不再表演,一些老艺人甚至已经过世。此外,传统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局限性。比如,长时间日晒会导致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然而,韶山皮影戏因为其本身特点,可以成为文学、音乐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对象,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为了保护这项民间艺术,韶山皮影戏被列为我市传统戏剧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韶山当地也通过收集整理制作教学教案、培养一批新演员、成立传习所、开设皮影教学课、邀请老艺人教学、开展新老艺人学习研论活动等方式着力培养传承人。
来源
湖湘源
作者
谷桔
摄影
罗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