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在历史上属西北边陲之地,其地域面积辽阔,满塬黄土、沟壑纵横。正是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造就了勤劳智慧的环县人,也孕育出了被称之为来自东方魔术般的艺术——环县道情皮影,其细腻的制作工艺、粗犷婉转的唱腔为世人所折服。
“牛皮娃娃纸亮子,来来回回跑趟子”。皮影戏,又称灯影戏、纸影戏等,是一种集表演、歌唱、绘画、雕刻、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古老的综合性艺术,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而环县道情皮影,则由于其方言、民歌俗曲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环县道情皮影的制作工艺也是独具一格,影具全部用牛皮做成,人物成侧面形象,由许多小片组合而成,配以桌椅、宫殿、城门、车船、桥、马、龙等装饰。
较其他地方的皮影制作工艺,环县皮影的制作更加细腻、色彩更加明艳,艺术魅力更加突出,制作工艺也更加繁琐。一个小小的皮影影件制作完成工序就需要八道: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皮影的镂刻和敷彩了。
三十余种或是扁平、或者细窄的刀具在高清旺的手里运用自如,挑、刻、凿、画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经过五个多小时的精雕细刻,皮影影具中最重要的王头才算镂刻完成,接下来就是敷彩,与普通的上色不同,皮影的敷彩更有说道。
环县道情皮影除了制作工艺特殊外,唱腔更是与众不同,用“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舞动百万兵”来形容,再贴切不过。其音乐高亢激昂,婉转悠扬,唱腔委婉流畅,情深意长。
挑线操作神韵飘逸,栩栩如生。抒情曲调尤以嘛喤(又称帮腔)最具感染力,每唱至高潮动情处,根据固定格式,主唱领起,全体合声,一腔三折,一唱三叹,气氛浓烈,娓娓动听。
更令人叹服的是长达三四个小时的唱腔道白全由主演者一人男腔女调、多腔并用,旁无提词,全本贯通。演唱念做,声情并茂,挑线操作,游刃有余;舞台场面,有条不紊;管弦丝竹,一锤定音。
如今小小的皮影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甚至外国人如痴如醉,这一切都源于皮影戏“不仅传播知识更提升文化价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环县皮影戏的传统剧目《罗通扫北》以伸张正义以及人伦情感为主题,而近年来新创作剧目《不忘初心勇脱贫》则结合时下第一要务脱贫攻坚工作以及移风易俗为主题,寓教于乐,将历史知识、文化价值以喜闻乐见的影戏方式表演出来。
环县道情皮影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其独特的魔力,正如环县人世世代代骨子里透着的热忱与刚强一样,高兴时他们高唱激扬的快板,痛苦时低吟忧怨哀婉的慢板。
一曲唱罢心胸肺腑间的苦痛与劳累,仿佛也随着最后一个字符的消失一尽涤荡,尽扫无存,这也许就是环县道情皮影艺术的另一种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