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甘肃网」
灯影憧憧,急管繁弦,鼻哼余韵,婉转悠长。
华灯初上,环江风情线上人影绰约,在皮影戏苑中,伴随着悠扬激越的道情唱腔,皮影在几个木杆的操纵下灵活又轻盈。幕布前座无虚席,人头攒动,老人们精神矍铄,聚精会神。皮影艺术家们施展着魔术,吟唱出自己的江湖。
环县道情皮影戏与当地人民的习俗信仰水乳交融,是道情音乐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悠扬激越的道情为曲调,以精雕细刻的皮影为表演形式,是集口传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俗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戏剧艺术。环县道情皮影在年入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年作为中国皮影的一份子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环县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道情皮影戏深受百姓喜爱,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政府设立了环县皮影博物馆和皮影戏苑,定期开设免费的皮影培训课程,还在环县文化馆中增设了皮影研究与雕刻岗位。
张治文就是这个岗位中的一员,他虽是个八零后,却打心眼里爱着皮影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
广场上的皮影戏苑表演现场徐璐莹/摄
缘起于热爱
“要喜欢皮影才能真正学会皮影。”
三十年前,皮影戏台下,全村男女老少围坐一团,目不转睛地欣赏影布后翩飞的皮影,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村民们不多的娱乐方式之一。车道乡里有个小男孩兴奋地期待着每一次的皮影戏,那是他一生热爱的开始。
十年前,在车道初中,总有这样一位教师,在结束一天繁忙的教学工作回到家后,还要在灯下钻研皮影直至夜半。无人指导,他就自己一步步摸索;没有时间,他就打起精神挑灯夜战;没有工具,他就用绣花针钻透厚厚的牛皮。旁人从未理解他的热爱,他却不曾理会,只是埋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美到令人赞叹的艺术品。
从小热爱皮影的张治文,曾是一名有十几年教龄的初中教师,琐碎繁杂的生活从未中断过他对皮影的“一片痴心”。
对皮影的热爱让他日复一日坚持钻研雕刻,就这样过了近十年,即使耗材上万也在所不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支持下,“皮影教师”张治文的作品得以在皮影展展出,辛苦钻研的作品在各个平台上的亮相让张治文逐渐小有名气。
之后,张治文被调入文化馆专职从事皮影研究与雕刻工作,张治文更加心无旁骛,他的作品愈发精细,多次入选知名杂志,展览和选集,斩获多项大奖,他还曾出访俄罗斯进行文化交流,并在央视直播向全国人民展示环县皮影文化。
学习与创新
“刚开始都是临摹、复制、传承,不管什么东西,都需要创新,但皮影的创新很难,主要是设计,缺乏人才。”
曾身为老师的张治文深知任何学习都不能囿于传统,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他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他曾专门前往陕西礼泉拜访皮影雕刻艺人,求教皮影制作技巧,也在每日的训练中不断完善自我。
为了提升技艺,解决制作中的难题,他创新改进制作工艺,拥有许多“独门绝技”。购买的工具不称手,他就自制了整套刻刀;制作的染料不合心意,他就四处求教,综合老艺人制作技巧,用胶水代替白开水使渲染的皮影光度均匀;在皮影的设计阶段手绘不够精确直观,他便用电脑辅助设计来精确调整色彩比例;他还创新了皮影式样,创作了《十二生肖》《百年好合》《四世同堂》等受到大众欢迎的皮影收藏样式,推动皮影普及。
张治文用自制刻刀雕刻皮影徐璐莹/摄
分享中传承
“现在的年轻人学皮影很方便,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却很少。”
张治文放下粉笔,拿起皮影,却从未走下讲台。为了让皮影制作工艺能够代代传承,环县中小学开设了皮影美育课程,张治文则会定期回到熟悉的车道乡初中撒播皮影的种子。为了实现皮影的规范化教学,张治文自编了教材《皮影制作简易教程》,将自己多年经验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十年磨剑三日锋,数载人生在其中。”皮影是个需要耐心的手艺,现在的人们却已经在数不尽的喧嚣中失去了专注和热爱的能力。想要找到合适的传承者并不容易,除了要对皮影戏充满热爱而毫无功利,还要有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和有一定的天赋,对此张治文只能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继续在杏坛下坚守。
张治文展示皮影如何操作汪行健/摄
昏黄的灯光下,手艺人用热爱和坚持雕刻成精美绝伦的皮影。“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奏出离合悲欢调,演出历代恶与奸。”皮影在激昂的道情戏腔下有了生命,演出世间悲欢离合,寄托人们的嗔笑怒骂,醉癫痴狂。
环县道情皮影戏表演幕后徐璐莹/摄
环县道情皮影以其独有的魅力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成为中华皮影戏中的瑰宝,是环县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娱乐活动之一,也成就了“皮影教师“张治文的一生。
(作者范雅霓、汪行健、徐璐莹、林珑、牛原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指导教师周兆瑜、杜兴彦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