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齐贤皮影戏简介
皮影戏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传说汉武帝(公元前年~公元前87年)为思念死去的李夫人而请方士以幻术招魂的故事。说有一位名叫李少翁的方士他能为其招魂,于是在夜晚点上灯烛,挂上帏帐,让汉武帝隔帐遥望见了李夫人的影象。最早的关于皮影戏的文献记载见于宋代,宋人高承在其《事物纪原》中记载:“宋仁宗时,市人有能讲三国者,或采说加以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焉。”此外,宋代《续明道杂志》、《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等书都有关于皮影戏的记载。 皮影戏在奉贤齐贤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源于浙江海宁一带。南宋小朝廷灭亡以后,一些宫廷艺人流落民间,其中的皮影戏班散落在海宁地区,以致当地出现了很多的皮影戏班社,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初。
近百年来,本地一些商人如:“牛头”(牛贩子)、米庄老板及说书人因经商和卖艺经常往来于江浙地区。个别人士有空出入于茶馆书场;或观看当地人演皮影戏。感到新奇,便偷偷到后台细看皮影人物道具的制作工艺及操纵技巧,同时也暗诵台词唱腔。回来后,请本地画师(绘画)描绘古戏文人物,买来皮料(一般到上海鼓厂),制成皮影人物道具。再以茶馆书场听来的戏文编成脚本,以本地方言,本地山歌夹杂海宁皮影戏曲调,形成了无固定文字、曲目的口授剧本。 皮影戏在本地也称皮囡头戏、影戏。一般以2人(上手)操纵为主,另有1名副手(俗称翻箱子)专门为上手传递人物道具。乐队由“细乐”(唢呐、笛子、二胡、琵琶或三弦)和“粗乐”(鼓板、锣、钹)组成,一人身兼一二件乐器。表演者手脚口并用,加以乐队烘托,热闹异常。
裁缝师傅,说书艺人。工作之余,由班首约期集中凑合起来,排练新剧目。比如第一代传人于秋生,本人是个说书先生,因经常去“西头”(指嘉兴、海宁一带)说书,看皮影戏,把海宁派皮影戏学带回来。又如著名皮影戏艺人程祥生、唐宝良,他们都是裁缝师傅,一有空暇,便到茶馆听书,从说书人那里学习古戏文,创作编排了《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岳飞传》、《呼家将》等连台本戏。
皮影戏通常在秋收后的农闲季节以及节场庙会演出,演出邀请络绎不绝。院场内、田垄间,以1×2米长方形白布绷架(俗称靶子)为舞台,桅灯、汽油灯打光,从黄昏直演至深夜,甚至次日凌晨。村民以菜油、火油、荤素酒菜酬之。这种掰份子的娱乐方式,是当时乡村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演出地点除齐贤各村外,还常受邀去毗邻的青村、肖塘、庄行等地演出,有时还与塘北、七宝一带的皮影戏班联袂演出。解放后,国家对民间文艺的继承十分重视,曾组织本地及湖南、陕西等地艺人在上海音乐学院交流演出,齐贤皮影戏社也派人参加。文革时期,皮影戏被列入四旧禁演。使之陷入濒危境地。
为帮助齐贤文化站挖掘、抢救、继承皮影戏艺术,扶持齐贤唐宝良皮影戏班,年2月,奉贤县文化局组建成立了上海市奉贤皮影艺术研究所,法人代表张虎龙,文化局下拨开办资金三万元。研究所下设皮影戏演出团,由时任齐贤文化站站长的严忠阳任团长,演出团含两个演出班子,一个是以唐宝良为班首的中老年人演出队,主要演出传统皮影戏剧目,班子成员平均年龄70岁。另一个班子是齐贤文化站业余文艺演出队,主要演出儿童课本剧,他们的平均年龄在40岁。此外,演出队创作人员致力于传统皮影戏剧目的整理和创新,形成固定的文字剧目和音乐曲谱。经整理创新的传统皮影戏剧目有《薛丁山别师下山》和《大战锁阳城》。这二个剧目分别由唐宝良的弟子沈秀均、陆金龙和齐贤文化站辅导人员钟菊芳参加演出。在整理创新传统皮影戏剧目的同时,也为了齐贤皮影戏能有更好的传承发展,齐贤文化站还组织力量,在齐贤小学组织了皮影戏兴趣小组,开始使用普通话表演和演唱,学习排练了《乌鸦与狐狸》、《金斧头》两个儿童皮影剧,创作了《智斗大灰狼》和《守株待兔》二个儿童皮影剧。
年5月,奉贤进行第一次区划调整,原金汇镇、齐贤镇撤二建一,成立新的金汇镇,并组建金汇镇文化广播电视中心,在新的形势下,金汇镇文广中心领导对继承发扬民间艺术十分重视,落实专门人员整理原齐贤文化站皮影戏演出团的文档资料和演出道具;重新确定了金汇镇齐贤唐家班皮影戏演出队。为贯彻执行《奉贤区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打造社区特色文化,使皮影戏艺术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年7月和9月,文广中心主任蔡文华率队去南京市和河北唐山市学习考察,编排了《龟与鹤》、《东郭先生与狼》两部儿童皮影戏。年3月,皮影戏应邀为育秀幼儿园师生作专场演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被上海电视台作为新闻播出。
《清音班与彩碟》简介奉贤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三四千年,县境西南部柘林乡一带已有人类居住。秦、汉、两晋、南北朝时,属海盐县境;唐、宋、元、明时属华亭县境白沙、云间乡。明洪武二十年置青村守御千户所,隶属于金山卫。清雍正四年(年),割华亭县白沙乡之整,云间乡之半置奉贤县,邻二乡4保18区图。奉贤别名“古华。“奉贤”之得名,根据清乾隆《奉贤县志》载,“以其地有奉贤街相传子游曾至其地故以为名”。
奉贤的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尤其在奉贤西乡一带,由于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农业收成较好,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故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十分频繁。而在这些民间文化活动中,江南丝竹(清音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金汇清音班,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民间音乐团体,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他的特点是乐器种类吹、拉、弹、打俱全;曲目丰富,一般能演奏近20首曲调。也有一些外来乐曲,如《妆台秋思》、《苏武牧羊》;解放以来,还演奏一些比较流行的乐曲和歌曲。百年来经几代人演奏加工形成特色的曲目有《小六板》、《月落》和《新清音》3首,班社内称之谓“金汇三大曲”。此外还有《一点金》、《龙虎斗》等几首常用曲调。乐曲大多为D调,2/4拍号,实际演奏时为一板一眼拍式。乐曲节奏明快,适宜“行街”。金汇清音班的乐曲由上一辈艺人以工尺谱形式口授给下一代,代代相传。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奉贤县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办公室曾收到了徐文元等人的几首工尺谱。解放以后,有不少艺人(特别是青年一代)学会了简谱,这对乐曲的增加和流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年,金汇清音班的沈吉明、马贵民、陆仁章等人将长期流传的乐曲以简谱形式整理成册,编印了内部资料《民间乐曲》,收录曲目二十余首。
封建社会时代的清音班主要活动在人家结婚喜庆和庙会等场合。如农历九月十九金汇桥庙会和十月二十四齐贤白沙庙庙会。清音班随老爷出令往往一次巡行达十天半月。清音班不收受人家劳动报酬,又可为喜庆场合增加不少吉祥气氛,所以,在封建社会时期,一般殷实人家办喜事都有邀请清音班的习惯。先是随男方花轿到女方“娶亲”,此后“路行”到男家;再是“拜堂”,最后是送入洞房,始终奏乐不停。此种习俗,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被认为是“四旧”而禁止。解放后,清音班较多的服务于社会公益活动。如:护送新兵入伍,一般从新兵所在村(队)送到乡(镇)所在地;村队粮棉丰收送喜报;护送劳动模范或先进分子出席县、市级以上会议等等。历史上的金汇清音班曾出现过不少演奏好手,且有一专多能的特点。如“笛祖宗”马书楼,京胡也拉得非常好。拉二胡的陆仁章,笛子演奏很为出色。而“彩碟大王”李财余,他的琵琶水平在当地首屈一指。
点击“阅读原文”
开启寻美之旅
走遍奉贤东西南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