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影戏类和红事相比,其实中国人更注重白事,这里面既包含着中国人的生死观,又传承着“孝”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习惯说红白喜事,红事是创造生命,白事是为一个生命送行。之所以把白事也叫做喜事,是因为佛教轮回的观念,也包括道家齐万物等生死的观念,这都让中国人在生死问题上有一个透彻的、清醒的,理智的,乐观的,甚至带有浪漫主义的态度。人们用歌唱、用音乐、戏剧、曲艺表示一种庆祝。
皮影戏甚至在法事上,为一个生命送行的时候,会看到阴阳先生以一种幽默逗笑的方式演奏音乐。因为死者的亲人深信逝去的生命去的是一个更好的地方,因为他是好人。环县老人去世后,办丧事、周年祭奠、迁坟合葬等丧葬仪式时所唱的道情皮影戏统称为“白事影戏”。这种影戏剧目有一定禁忌,只限于演一些敬仰忠孝与颂扬功德内容的剧目,如《刘备祭灵》《孙夫人祭江》《孝经图》《忠义图》《紫霞宫》《白驹卷》等。
皮影戏剧此外,影戏班还有一个规定,即当影戏班在某地演出偶遇白事时,要一同参与祭奠活动,为死者哀悼,巧遇红事时则要绕道而行。红事影戏类环县的乡亲们庆贺喜事时唱的影戏统称红事影戏,红事影戏包括祝寿影戏、结婚嫁娶影戏、喜得贵子影戏、娃娃满月影戏、娃娃生日影戏、娃娃成人带冠冕影戏、金榜题名影戏和新建房屋影戏等。
红事影戏祝寿影戏在传统习俗中,花甲之年的老人逢寿诞之日时,儿女们则请人为老寿星庆寿,在此期间演出的皮影戏称为“祝寿影戏”,也称“拜寿影戏”。寿星也叫南极仙翁。相传从秦朝的时候开始立祠俸祀,开始人们认为他能掌管国运的长短,后来,民间逐渐把他看做是主管人间寿天的神仙。演此影戏左时,影戏班主与子女首先要跪拜寿星皮影像,然后才能演出与祝寿相关内容的剧目。
祝寿剧剧目有《八仙祝寿》《忠孝图》《大拜寿》等。最后在皮影戏演出结束后,主家子女与班主一同送寿星回天宫。结婚影戏为庆祝婚礼而演出的影戏称为“结婚影戏”。演唱结婚影戏前,要先由结婚主家长辈与皮影戏班主共同跪拜“喜神”和“和合二仙”后方能开演。剧目有《龙凤呈祥》《白蛇传》《穆桂英招亲》《牛郎织女》《拜月下老人》《蝴蝶杯》等。
结婚影戏此种演出结束后,同样要送“喜神归位”。其中“月下老人”在民间尊为说媒老者,是掌管婚姻之神,传说他在身上始终带着《姻缘簿》和牵系姻缘的红绳,当人们向他祈求美好姻缘时,他便查姻缘簿,赐红绳牵线使人们得到美满的婚姻,这也就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由来。皮影“月下老人”头戴相帽,身穿大红或紫色牡丹纹样的大氅。生子戏、生日戏、满月戏在农村偏远山区特别重视家庭子嗣的延续,认为没有后代就是断了香火,因为后代承担着养生送死的重大责任。
姻缘影戏民俗以多子多福,光耀门楣为荣,人们对生子、孩子周岁、满月生辰非常重视,所以民众用演《麒麟送子》《拜送子观音菩萨》《送子娘娘》《荷花仙子》《百子戏玩图》等影戏期盼幸福的到来。
参考资料:环县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录
本文乃“孙明明美食秘籍”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