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复州皮影
ABOUTthisCulturalheritage
起源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在明朝传入辽南地区,复州皮影文化由此开始形成,经过历史的发展,几经传承和演变,最终形成了扎根本土、具有地方特色的复州皮影戏文化。复州皮影戏的影班多包含六至七位演员,表演时以锣、鼓、板、钹等乐器伴奏,其剧目趣味性和娱乐性见长,内容丰富,涉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狐鬼等,常演剧目有《康王走国》《绿牡丹》《白蛇传》《岳飞传》等。
人员分工
复州地区的影班大部分是六七位演员,演员依照传统规矩分工,演出时分前后两排坐在影窗后边。前排左侧第一人是“拿影的”,中间是“贴影的”(耍影的人),右为司鼓(锣、鼓、板、镲全由一人打),后排是乐队,拉弦者是乐队的主伴奏,其他乐手在两侧。全体演员都参加演唱,根据生、旦、净、髯、丑等不同行当,各有主要分工,遇同类角色可以相辅。
舞台造型
复州皮影戏的小影人高约8寸,大影人为1尺2寸,造型上都是人的侧身像。它的双手和脖子上都用线连在一根铁线上,铁线的下头安根细高粱桔杆,表演者操纵这三根杆,就能使影人做出各种动作来。复州皮影戏舞台一般仅有3平方米,用竹竿做支架,用竹篦子支棚顶,然后用青布盖顶并围左右后三面,开口的一面放张长条桌子堵住台口,将长约2.5米,宽约1米的白布做影窗子。台的顶部有个烟筒,筒下吊盏四捻油灯作为影戏的光源,中国解放后,改进为电灯光源。
主要流派
南派
南派包括复州城以南的杨家满族乡、泡崖乡、炮台镇、三台乡、太阳升乡等地的影班,其共同特点是受山东登州皮影戏的影响。南派没有影卷(剧本),叫做“溜口影”,唱腔上下句变化小,显示出民歌曲体的特点,唱腔略为简单,明朗淳朴。
北派
北派指复州城内和城北的驼山乡、李官镇、永宁镇、松树镇、得利寺镇等地的影班,受滦州皮影戏影响较大,称“翻书影”,唱腔丰富,曲调优美,表现力强,演唱和操纵技巧也较高。
大约20世纪30年代后,南派也开始改唱卷影,两派在表演和剧目上逐渐统一。
长篇剧目由于受到滦州皮影戏、登州皮影戏的影响,过去在复州演出的剧本,大部分都是从河北山东等地传来的。
《樊梨花征西》
复州皮影戏经常演出的节目有长篇剧目:《万宝阵》《五女兴唐传》《群仙阵》《樊梨花征西》《界牌关》《销阳关》《木阳关》《盗马关》《铁丘坟》《粉妆楼》《小西凉》《五峰山》《呼家将》《白蛇传》《破洪州》《水泊梁山》《岳飞传》《镇冤塔》《康王走国》《全家福》《大珍珠塔》《闯王造反》《彭公案》《于公案》《施公案》《绿牡丹》等。大剧目能演数月,小剧也能演三到五天。另外还有折子戏,如《王小赶脚》《打枣》《快活林》《十字坡》《当箱子》《瞎子抓奸》《胡迪骂闫》《天官赐福》等。
伴奏乐器《二胡》《扬琴》
复州皮影戏的伴奏乐器可多可少。从前以小三弦为主弦,外加一把二胡和一支笛子,配以锣、鼓、板、钹等,声音比较单调,后来又陆续增加了大四弦、扬琴、双铜管、小牛角、葫芦头等乐器,其中大四弦、双铜管、小牛角和葫芦头是复州皮影戏独有的伴奏乐器。
复州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播文化知识,保留、传承民间有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伴随着科技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娱乐休闲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复州皮影戏却没能顺应潮流,逐渐没落。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瓦房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皮影戏(复州皮影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