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石泉老街行走于鬼谷故里观花开花落品

石泉:城中有石,石隙多泉,泉水潺潺,故曰石泉。

石泉老街景

在经过时间的冲刷、历史的雕琢后,石泉非但没有褪色分毫,反而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初听石泉,就被它的名字所深深吸引。向往那个满是白墙黛瓦、青砖古巷的地方。无独有偶,在一个清晨去到了那个地方,那时正值九月,桂花飘香,老街上的人流熙熙攘攘,商铺林立,依稀可见旧时繁华模样。老街古朴幽静、青砖灰瓦、飞檐吊角、古朴悠然,古街居民生活惬意。细细了解后更沉醉在它深刻的文化内涵中。

石泉老街景

01民俗文化

石泉的传统民间美术极为丰富,主要有:剪纸、刺锈、编织、石雕、木雕、根雕、纸扎、印染、古陶制作等。而造诣最高的当数根雕、木雕和纸扎工艺。石泉的根雕在全省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不仅注重外部造形,更注重内在神韵。石泉的纸扎工艺自古有名,这源于节庆习俗。石泉有着悠久的正月十五闹花灯,七月半放河灯,春节舞龙灯,玩彩莲船等风俗。千百年来无论大家小户,还是官府商会,都十分看重龙灯、花灯、彩莲船以及青狮、白象、麒麟、河蚌等纸扎手艺,这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纸扎工艺的繁荣与发展。

石泉皮影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就是剪纸和皮影戏,当时恰逢中秋,得以大饱眼福。“微薄的身躯,刻画出厚实尊严,小小屏幕,撑起大大一片天。皮影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石泉皮影

02美食文化

石泉饮食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饮食内容广;二是烹制方法精;石泉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其饮食内容,既有自家种养,山上野生的蔬菜、肉类,又有江河里富生的鱼虾。石泉人的传统席口名目繁多,如“二流子席”“顺四六席”“倒四六席”“穷鬼抱柱头”“红席”“白席”等,其规格和标准也各不相同。石泉制作干腌菜历史悠久,已形成特有的制作工艺,其外形、颜色和口味是其它任何菜都无法相比的。总之,石泉的传统饮食丰富多彩,多以蒸菜、炒菜、炖菜、凉菜为主,充分体现了“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理念,反映了石泉人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传统。

石泉美食

03历史文化

石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时期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主要活动在汉江沿岸,被历史学家划为“仰韶文化”区域。夏属梁州,商周属庸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国、巴国和秦国,秦代属西城县,汉代和三国时期属安阳县,晋代后,几度易名为长乐县、永乐县,西魏废帝元年(公元年),因县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径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泉山城,石泉人民获得彻底解放,石泉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石泉老街jing

现如今,石泉是秦巴汉水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素有“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之称;是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县,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西部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是先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在石泉县修炼授徒,又称鬼谷子故里。

“鎏金铜蚕”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

04建筑文化

西门与东门遥遥相对,门顶上的“秀挹西江”是清代乾隆年间知县李照远所题,描绘的是城西汉江的俊秀之美。街上建筑造型美观、精巧细致,尤其是江西会馆与禹王宫雕梁画栋,精致秀雅,古香古色,供奉有大禹神像;后殿东西山墙对称开西式高窗,叠砖上施以花卉、挽花结带等彩绘。整个建筑群风格古朴典雅、气势不凡,显得十分庄重和气派。

石泉老街景

石泉老街就像是酒,时间越久越是醇香。如今,像这种老街已经不常见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商业气息扑面而来,如今它们更像一位耄耋老人,见证着石泉的荣辱兴衰和今日的繁华。走过石泉老街,穿过密布的古式建筑,仿佛穿行在历史中。

石泉老街景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从前的老街也好看,古朴宁静有内涵

走过青石古巷为内心寻得一份宁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