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州皮影戏起源于明代,活跃和盛行在清嘉庆年间,当时有孙家班(又称德胜班)、义和班、温家班、韩家班四个比较著名的影班,在地域上分为南北两派。南派包括复州城以南的杨家满族乡、泡崖乡、炮台镇、邓屯乡、三台乡、太阳升乡等地的影班,特点是受山东登州皮影戏的影响,没有影卷(剧本),叫做“溜口影”,唱腔上下句变化小,略为简单;北派指复州城内和城北的驼山乡、李官镇、永宁镇、松树镇、得利寺镇等地的影班,受滦州皮影戏影响较大,称“翻书影”,唱腔丰富,演唱和操纵技巧也较高。大约20世纪30年代后,南派也开始改唱卷影,两派在表演和剧目上逐渐统一。
复州地区的影班大部分是六至七位演员,演出时分前后两排坐在影窗后边。前排左侧第一人是“拿影的”,中间是“贴影的”(耍影的人),右为司鼓(锣、鼓、板、镲全由一人打),后排是乐队,拉弦者是乐队的主伴奏,其他乐手在两侧。全体演员都参加演唱,根据生、旦、净、髯、丑等不同行当,各有分工,遇同类角色可以相辅。复州皮影戏的剧目以浓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见长,内容丰富,并在保留、传承有价值的民间传说、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涉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狐鬼等,如《康王走国》《绿牡丹》《白蛇传》《岳飞传》等。由于演出时演员完全照搬剧本,鲜有发挥,所以基本上保持了传统剧目的原汁原味。
复州皮影戏的伴奏乐器从前是以小三弦为主弦,外加一把二胡和一支笛子,配以锣、鼓、板、钹等,后来又陆续增加了扬琴和复州皮影戏独有的伴奏乐器大四弦、双铜管、小牛角、葫芦头等。
年,皮影戏(复州皮影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版权声明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HuaYiChan)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