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里的皮影戏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s://m.39.net/pf/bdfyy/
家乡是江汉平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有习俗,过了年三十,村子里就开锣唱皮影戏,淳朴的乡人以此来祈求庄稼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别看这戏班子的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但在台上唱、做、念、打那是有板有眼,方圆百里没有不知晓的。乡人将皮影戏称为皮影子或是皮hold子,老一辈传下来的方言叫法,极具浓厚的乡土味。皮影是以上等黄牛皮揉合了江汉平原的剪纸艺术而雕镂成生旦净丑的角色后,再一一上色而成。雕刻又分阴刻阳刻两种手法,反派人物为阴刻,奸臣脸上雕有水波纹状的狗牙草,象征随波飘摇,心术不正。丑角雕刻更为滑稽夸张,花鼓戏里丑角鼻子上涂着一块白膏药,皮影戏里丑角眼睛下面吊着葫芦状的红坨,形如门栓,土话把这样的眼睛叫门栓眼;正派人物为阳刻,脸庞干净无枝蔓。看皮影子时,瞅一眼脸谱就能辨出忠奸来。乡野的戏台简陋,在宽敞的打谷场上以四根木柱子搭成一个草台,台上用木板钉牢,周边用竹席围住,只露出一方挂着三尺白色幕布。戏班也简陋,一担皮影行头、三四个人便成了。两个人用三根竹棍掌着剧情里皮影手势的文争武斗闪转腾挪还兼演唱,一人操道情筒子和简板,还有一人锣鼓什的一起打,称为打夹手。天一擦黑,四里八乡的男女老少便各自端凳子去看皮影戏,人声鼎沸,热闹得很。后台的灯泡亮了起来,将幕布映衬得透亮。戏开演了,锣鼓打开场,华美的皮影人儿投影在白幕布上,生动而逼真,人们所熟悉的鸡鸣唱腔随剧情的跌宕起伏时而高亢时而婉转,尤其是句尾字的甩腔,一唱众和,雄浑的声音响彻在朦朦夜色里,特有韵味。道情筒子声声拍,简板声声打,或急或缓,让看戏的人深浸其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市井百姓一出戏一个故事,戏里戏外都是人生。我那上过私塾的爷爷一边抽叶子烟一边对我说,这鸡鸣腔大有来头,当年楚霸王被困垓下,张良在鸡鸣山以一管洞箫吹得楚兵军心涣散,不战自溃,张良吹的楚歌腔调哀怨悲凉,这楚腔就是我们现在听的皮影戏里头的鸡鸣腔呢。要想学唱鸡鸣腔,必先学会公鸡打鸣。我天生公鸭嗓,想来不是学唱皮影的料,只好长叹一声作罢。乡人皮影戏看得多了,像妇孺皆知的《徐苟三》《泼水记》《柳丑苟》等,这里面的一些押韵幽默的戏文都能哼唱出几句,自然对戏班子里演员的唱功也能点评个子丑寅卯来,某某声音苍劲圆润,假声上的去,谁谁武斗时脚在木板上跺的响。乡人认为木板跺得越响,戏就演得越卖力越好。乡人中不乏有才情的,编了个看皮影戏的顺口溜:看牛皮,熬眼皮,半夜回家撞鼓皮,老婆挨眉(批评)捏闷脾(受气)。道地的方言土语里蕴含着乡人对皮影戏的深深喜爱。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机互联网已成时代主流,乡村难以再寻见皮影戏的踪迹。当年那个在看皮影戏的人群里钻来钻去看热闹的孩童而今两鬓已染秋霜,成了标准的庄稼汉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论是在地里忙活还是在田埂小憩,兴之所至,我都会不自禁唱一段皮影,而那铿锵有力的锣鼓家业声就依稀响在耳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