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漳州市布袋木偶戏

非物质遗产是民间,是大众的,如今,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1项。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重要,今天我就介绍其中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的布袋木偶戏。说到中国传统的木偶戏,可分木偶的傀儡戏和皮偶的皮影戏两种不同的表演型态,布袋戏属于傀儡戏的一种。近代闽南布袋戏以漳州最具代表性。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布袋木偶戏、木偶头雕刻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的传统民俗艺术。漳州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其“源于晋,成型于唐宋,兴于明”。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流传到东南亚各国和台湾等地。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漳州布袋木偶戏的经典剧目有《大名府》《虞姬别》《雷万春打虎》等。年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布袋木偶戏和木偶头雕刻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的布袋木偶戏根据表演的乐调、词调与戏路划分,可以分为南、北两种不同的流派,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上。南派盛行于泉州地区,唱的是南调,也就是傀儡调,表演上采用梨园戏做派;漳州的布袋木偶戏则归属与北派,唱的是北调,如昆腔、京调等,表演上采用的是京戏做派。如今,随着布袋木偶戏的不断发展与文化的不断融合,南北两派的特点也逐渐交融。漳州布袋木偶戏的配音有多种形式:一是角色配音:唱念具有。有普通话,也有闽南方言。二是音乐配音:有戏曲的也有歌曲的。以民族乐器为主。三是哑剧配背景音乐。这样的形式,决定的漳州布袋木偶戏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其广度高于其他剧种。现如今类似漳州布袋木偶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引起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