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传承:皮影戏
说起皮影戏可谓是人人皆知,程度至今在新世纪的千禧一代也仍旧提名心会。它是曾经辉煌一时的戏曲圭臬,是老北京的腔调,是许多人在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网络的时代最佳的消遣,是上一代人的年代印记、儿时的美好回忆,它亦是中国传统手艺文化中最为古老的一支,距今早已千年,其起源难以考究,在学术界甚至说法不一,传说故事也是各式各样。由此可知其当初的流传深广,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皮影戏,顾名思义,以皮为原材料做成人形物状,在白色幕布后面由艺人们按照故事情节操作人物、物品,用动态表达故事的情节。形状投影在幕布上,观众们坐在台下看见的是做好的色彩丰富的人形,形状可辩,剧情也是跌宕起伏。皮影戏自然不是黑白默剧,如同今天的电视剧电影一样,也有自己的乐器配乐以及不同种类的艺人唱戏,以此辅助情节,使表演更加生动。它的表演大体模式也是当今电视剧的原始模型,有台词、配乐、人物的表演,内容也是非常完备。而皮影的制作丝毫不比今天制作一场电影简单,每一场皮影戏都是有戏前的稿子,像今天的剧本一样,需要反复修改剧情、人物性格,使故事表达更加完整。
皮影主角的制作也是非常复杂,首先取材需要来自动物皮,清洗后需要用特殊的药物处理才能用。其次,便是将人形雕刻出来,由于兽皮和纸板比较硬,所以雕刻并不容易,需要根据故事情节设置去精雕细刻,这是人物的灵魂。而为了使人物看起来好看,颜色的选择也是需要极具考究,小到衣服上的一点装饰,眼珠子的神色,细致入微让人物看起来更加生动,更加符合当时人们的爱好、文化的特色。最后脱水发汗,使之成型,再安上肢节、木棍,用于操作,最后才上荧幕。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简单,每一场皮影戏都是手艺人的心血成果,除了盈利还有对这一文化的热爱。
皮影戏鼎盛时期约摸清朝,是普及在中国各地,处处都是皮影的门户。茶楼里,影楼里,随处可见。现代反应清朝旧社会和民国时期的影视作品就可以看见,不少穿长袍、蓄长须的人大多会聚集在一个茶馆里,手边一盏茶,前面便是一大四四方方的幕布,布上便是惹人或是大笑或是泣下的皮影戏。也像今天的影院,一众人坐在一起,靠着一方白屏幕,喜怒哀乐全部共通,情感为同一件事物共鸣。而当时皮影戏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中国各地还出现了不同地域特色的皮影戏,台词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还有不少是方言特色。
皮影戏曾经的地位不比今天的手机低。然而虽然皮影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人人都知道皮影戏,更知道它的特色与价值,也更知道我们应当去传承这一文化,可是它的现状仍旧非常不乐观。现代科技冲击着传统文化,有声广播发展到黑白电视,到彩色有线电视和计算机传输影视,再到今天的数字网络时代,人手一部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各种各样的电影,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传统的消遣方式就像它的暗调一样,很难对新一代的年轻人带来吸引力。它的传承出现了空前巨大的危机——大家都记得它,却没有人传承它。
皮影戏似乎真的只在老一代手艺人那里算得上是一个时代的主角,深知其最为本真的魅力。对于现代人而言,无论我们用多少文字描述皮影戏的美,无论看过的人们对它多么赞不绝口,他们也还是没办法回到当初去体会那种快乐。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如今信息科技发达,大家都仰慕着科技、计算机,硅谷的高新产业和中关村独特的魅力,他们太难弃之而去去投身这一市场已经有些狭窄而精神价值宽广的戏曲文化。他们已经很难坐下来,拿着兽皮一点点地去雕刻描摹这个社会了。流行乐、古典乐、摇滚早已取代平平方言的唱词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因此皮影文化虽然受人敬重,却在逐渐失传。
从当初家家户户都看,到后来在电视上播出皮影戏,以及广泛出现在中国动画片里以皮影与电视结合方式延续,再到今天偶尔可见的皮影戏的衍生装饰物。它的痕迹也越来越淡,也像是垂垂老矣的老年人坐在黄昏的午后,看着现代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像是活在记忆中的光荣昨天。现在还在坚持着的也早已高龄。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主人,在这个时代替我们坚守着。因为后继无人,所以人们在想方设法让它以更好的方式留下来。现代产业,但凡是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主题,很多都会以皮影戏为原材料,又或是地方旅游景区将其装饰性升华,成为各式各样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家庭的装饰物。
也不是真的就在放弃它,即便是没有见过皮影戏原型的年轻人,在课堂上、家庭教育里也仍旧在给孩子传授皮影戏的文化及其特色。口头相授,让皮影戏在我们的记忆里面熠熠生辉,成为永不落幕的时代印记。也因为这样的代代相授,总有些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里看懂皮影戏的风华,愿意成为它的接班人,或者是改良它让它重获新生的手艺人,皮影戏至今名号犹存正是因为人们从未真正忘却它。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它,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尽其力,每一次使用,每一篇介绍,每一次课堂讲授,都是传承它的一种方式。当然,能坐下来和年近百岁的手艺工匠们坐下来潜心学习,也是对它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