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舆讯“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一口倒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在民间,人们如此形容皮影戏。对于这项有着两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民间艺术传承人周树飞从兴趣发展到职业,从收藏延伸到学艺制作,希望终身去“守护”它,并将它的魅力分享给海内外更多的朋友。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演员操纵皮制(驴皮、牛皮等)影人,通过灯光投影于幕窗上,并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集传统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于一身。在周树飞眼中,皮影戏的魅力在于它是光与影的艺术,它在造型和表演形式上融合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比如河北皮影人物造型中有通天鼻、有人中;西北皮影雕刻的人物(姑娘)“高额头、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在唱腔上融合老腔等表演形式。戛纳上演皮影版“功夫熊猫”“艺术和文化不分国界”,周树飞希望让更多外国人了解这种艺术形式。年,周树飞收藏和制作的皮影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举办的《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展上进行展出,比如生旦净末丑不同行当人物,《察院》的场景等。来自新加坡、墨西哥、匈牙利、秘鲁等国的驻华使节前来参观。年11月26日,皮影民间艺术传承人周树飞展示他在法国参加63届戛纳电影节“中国之夜”活动时表演的皮影“功夫熊猫”。(图片来自华舆)年,周树飞受邀赴法国参加63届戛纳电影节“中国之夜”活动,现场表演皮影戏。周树飞带去了四组人物造型,分别为杨宗保和穆桂英,孙悟空和哪吒,以及“功夫熊猫”,以及“卓别林”。“杨宗保和穆桂英代表了中国传统戏曲,孙悟空和哪吒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动画片形象,卓别林代表着无声电影,而功夫熊猫是当年非常受欢迎的卡通形象。”年11月26日,皮影民间艺术传承人周树飞(右)展示《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皮影。(图片来自华舆)“传统与现代,中国戏曲与电影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功夫熊猫、卓别林等形象拉近外国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周树飞希望,外国观众能够通过他们熟悉的人物和形式,来了解不熟悉的文化。“我在现场设置了表演区和体验区,很多人来到幕窗前动手操作,他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让周树飞没有想到的是,当时在戛纳一位看过他皮影表演的导演,还辗转来到中国北京找他,希望将皮影的元素运用到电影中。“很多外国人可能无法真正听懂皮影的唱词,但是他们依然会被其艺术造型、唱腔吸引,并愿意了解皮影的文化历史渊源,文词背后的故事。”周树飞说。埋藏在心中的“种子”慢慢发芽因为父亲会唱皮影戏的关系,周树飞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这门艺术。在皮影演出中有个特殊的角色叫“大巴掌”,它一只手出奇的大,大下巴,上身前鸡胸后罗锅儿,两条腿一短一长,一瘸一拐。皮影周树飞童年时候就对这个形象印象深刻,也深深喜爱着皮影艺术。年,22岁的周树飞来到北京工作生活,他在这里接触到全国各地的皮影,了解到不同地域皮影文化的流派与风格,并且到陕西、甘肃等地收集皮影,向老艺人了解皮影背后的文化与故事。随着电视,电影的发展,皮影戏在民间渐渐落寞。周树飞曾在内蒙古的一个山村里结识一位演绎皮影的老艺人。“他的皮影已经尘封在箱子中,每年会定期拿出来用桐油擦拭,因为这里珍藏着他一辈子最珍贵的记忆,所以舍不得拿出来让小孙子把玩。老艺人对皮影的珍视让我非常感动。”年夏天,周树飞来到陕西省华县,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华县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汪天稳为师。皮影雕刻需要苦练基本功。周树飞介绍,为了锻炼手的力度和雕刻时的稳定性,在手腕上吊上砖头,并且逐渐增加时长和重量。年11月26日,皮影民间艺术传承人周树飞展示自己制作的皮影作品《钟馗》。(图片来自华舆)在周树飞的家中摆放着他自己制作的皮影“钟馗”,制作工艺复杂,雕刻刀法流畅、细致,皮影色彩艳丽。这一作品前后耗时一个月才完成。“皮影制作,一坐就是一整天,需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年11月26日,皮影民间艺术传承人周树飞整理几十年来从各地收藏来的皮影。(图片来自华舆)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周树飞收藏了几万件皮影,其中一些捐给了上海美术博物馆等单位,希望借助这样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它的魅力。如今,皮影已经从表演艺术慢慢扩大到家居艺术装饰中来,周树飞希望,“来自生活,来自民间的皮影,最终能够回归生活,回到民间,持久散发出自己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