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皮影大国。皮影戏的历史悠久,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元,广泛表演于明清。千百年来,皮影以其独特的娱乐形式,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山西与四川、陕西、河北共同构成了中国皮影的四大发祥地。孝义皮影历史悠久,绵延有序。金人墓中以影人形象作为壁画,可见当时皮影戏之流行。建国以来,孝义影人们重组剧团,编排新剧,出现大量弘扬时代精神的精品剧目,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孝义皮影戏在国内外屡次获奖,影响甚广。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概况
皮影戏,是我国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表演以及光学等巧妙结合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历史悠久、美名中外。它也是“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二者密切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我国唯一的平面造型艺术品种,世人称之为“平面傀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皮影艺人们摆台设帐,演绎着世间的悲喜沧桑,反映着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日常。
中国皮影戏起源于汉,形成于唐,北宋时期的“影戏”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和相当的水平。有关皮影的文字记载只能说始自宋代,至于它真正形成的时间,正像民歌无作者一样,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发展,逐步完善形成的。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的元代起,成为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传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山西早期皮影又以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为代表,清中期受陕西东路皮影的影响,又形成了以孝义、曲沃为中心的碗碗腔纱窗影戏。年6月8日,中国邮电部邮票发行了中国皮影特种邮票4枚,其中之一便来源于孝义皮影的赵公明形象。为弘扬这一古老民间艺术文化,孝义市政府于数年前投资兴建了皮影艺术博物馆,专门收藏整理有关皮影的文化实物及剧本。
“黄龙真人”被从事孝义皮影戏的艺人们称为祖师爷,是昆仑山玉虚宫阐教门下十二弟子之一,修道于二仙山麻姑洞。皮影与剪纸艺术有关,演出中有配有当地的民间社火音乐,是一种喜庆的艺术形式。皮影是现代影视艺术的鼻祖,属于一种综合性的传统民间影戏艺术。就中国传统影戏而言,可分为手影戏、纸影戏、皮影戏三大类,孝义属于皮影戏,也叫“灯影”、“影子戏”。它是用灯光照射,用兽皮作为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皮影戏最早起源于汉武帝思念李夫人之事。其事为: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隋唐时期皮影戏受到宫廷推崇,隋炀帝曾赋诗提及影戏:“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干光照,花焰七枝开”。
皮影分类及流派
孝义皮影分为两个流派,皮腔纸窗影和碗碗腔纱窗影。皮腔纸窗影年代比较久远,是孝义土生土长的皮影艺术。被当地人称为“土影戏”,流传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因为其演出时以麻纸作为幕布,当地群众习惯称“纸窗灯影儿”。皮腔影戏演出时有二人同时负责操纵和各种人物的演唱,其音乐唱腔独特,分四句式和上下句式两种其雕刻的类型主要包括各类人物、动植物等,方言比较浓郁,唱腔韵味独特,演出形式巧妙,人们习惯将它称之为“皮腔”。皮腔人物造型概括简约,人物形态表现粗犷古朴,与剪纸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被称之为“姊妹艺术”。如武将影人“赵公明”是目前国内最古老的影人。
碗碗腔纱窗影雕刻比较精细,刀法比较复杂多样,色彩渲染明快亮丽。其源于陕西东部,相传因清光绪年间大旱,难民背井离乡,一部分碗碗腔皮影艺人流入陕西,有的辗转来到了孝义。传入孝义的碗碗腔因受孝义皮腔、孝义秧歌、晋剧及孝义方言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孝义地方特色的碗碗腔曲调,即孝义碗碗腔。孝义碗碗腔影戏因其以纱为窗亮影,故称为“纱窗影戏”,群众俗称“月调”“月影”,又称“纱窗子”皮影伴奏乐曲分打击乐和弦月两种。皮影的造型设计,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夸张处理,通过传神写意的手法,人物均有“大额头,蒜头鼻,头饰后倾”的特点。碗碗腔皮影剧目内容丰富,从春秋至元朝,既有宫廷正史,也有民间传说,其内容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丰富多样,内容活泼生动。
皮影制作
孝义地处黄土高原,盛产牛,所以孝义皮影自古以来是用牛皮制作的。由于牛皮韧性强、可精雕细琢,结实耐用,透明度好。浅土黄色的牛皮经过渲染色彩后,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历来被艺术家称赞,被群众喜闻乐见为收藏家所钟爱。民间艺人经过长期实践,在演皮影戏的过程中,结合故事内容,形成了无数戏中有画、画中有戏的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的造型艺术形式,形成了既是演出用的道具又是可独立存在的造型艺术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雕刻皮影是个复杂的过程,工具也是复杂专用的。刀一般需要自创,雕刻皮影一般用斜刀、直刀、角刀、半圆刀。以大小两三把斜刀为,其他直刀配合使用。冲子通常用皮带冲子改制,垫板主要用于雕刻皮影时下面垫的工具,通常用蜡板、枣木板或电木板,其优点是容易学、不易坏刀,牛皮厚薄皆可镂空。雕刻皮影其他工具还有锥子、铁笔、剪子、铁尺、曲板线、粗细油石、铅笔、美术刀等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山陕皮影的制作主要用牛羊皮,河北、东北皮影制作用驴皮,四川皮影制作用水牛皮,湖南人自古不杀牛,所以用纸做皮影。纸用麻纸托裱两三层或用宣纸托裱而成。历史上,有记载的是北宋的“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到了南宋时期的“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根据孝义皮影的遗存碑记等,推测出在战国时期,孔子的高足卜子夏在西河孝义担任魏文侯的老师时应用“影乐设教”,是在公元前年左右。
制作皮影一般选用4岁~6岁口的牛皮、水泡5天~7天去毛,绷在框架上阴干即可备用。皮影敷色通常用附着力强、透明度高的品色,品色配置时需调配少量胶水,因为品色透明度强、吃透力度好、不易掉色,胶水使颜色加强了固着力,也产生了一定的亮度,柔和舒逸,且不贼亮。传统皮影用色非常简练,以红、黑、绿、橘黄为主,且充分利用牛皮土黄的固有色衔接协调,使其单纯洗炼,简练而不单调,整体画面统一又色彩丰富。皮影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镂雕艺术。皮影的镂雕先难后易还是先简后难;先内后外还是先外后内,都要看具体影件情况,要从制作中摸索经验,古代艺人们对于某些优秀的图案形式已经有完整的优秀的制作工艺。雕镂好的影件要用刀刮去描样时画的墨线痕迹,并打磨干净,去掉上面的一层油污,即可敷色。最后进行组装。皮影的造型形式是五分脸七分身段,皮影由11块组合而成,上身、臀部、双臀、双腿、双手连接处能转动。
皮影发展与现状
孝义皮影在其流传的千百年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名剧,涌现了五朵著名的皮影艺术家、皮影研究专家。在孝义的乡土间依然矗立着大量古旧的皮影戏台、略楼,见证了皮影这种古老的艺术在这片土地上的悠久历史。清道光年间的《乐至县至》卷三“风俗”中记载道:“立夏后,乡弄各建青苗回。祈去滕蟊,演以影戏或傀儡,亦古齐,明击鼓御田祖之遣,蜀通俗也。”
孝义皮影戏在清末民初曾经有短暂的繁荣,但二十世纪以来,逐渐凋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于孝义皮影的打击更为巨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皮影等一批传统文化工艺才开始走向了复苏的局面,政府以及各界爱好皮影艺术事业的人士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是,现如今经济化现代化的冲击,令这些传统手工艺更是首当其冲,有一部分甚至处于濒临失传的位置。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潮下,年,孝义皮影被成功录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的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事,精神生活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比古代人要非富多彩得多,对于皮影戏的需求早已淡薄。
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的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令它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个皮影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多元文化潮流日益成为当前的主流文化消遣方式,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尤其是电视、互联网进入家庭后,使得皮影戏的受众群迅速减少,皮影失去了原生态的市场。随着老皮影艺人年事已高,逐渐退出演出市场或离世,皮影的演唱、制作方法、雕刻工艺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以及新一代皮影艺人的培养乏力,使这门传统的艺术日趋濒危,光靠少数艺人来挖掘抢救、传承发展这份文化遗产,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其颓势。
总结
孝义皮影在其流传的千百年间,皮影既是演出的道具,又是精美的艺术品。历代民间艺人,汲取古代壁画、剪纸、戏曲服饰、民俗绘画、吉祥图案等艺术之精髓,运用阴刻阳雕、工笔重彩等特有的表现形式,制作出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展示了特有的艺术魅力。英国的社会人类学家马雷特在他的《心理学和民俗学》艺术中说道“如果老的事物被保存下来了,那它一定是被修正和改造过的”皮影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根植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每逢年节、庙会、迎神赛社,都有皮影戏助兴,以表达人民欢乐喜悦的心情。在广播影视繁荣的今天,皮影戏这一表演形式虽然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它丰富文化内涵,使我们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远厚重、博大精深。
由于孝义的皮影戏源远流长,又先后有皮腔纸窗影戏和碗碗纱窗影戏,致使出现了专事影人的雕刻者和雕刻专家。在元代,孝义就有了专事影人的雕刻者,并且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孝义皮雕艺术。孝义的皮雕艺术,雕刻精细,造型美观,惟妙惟肖,更有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皮影戏与木偶、碗碗腔、剪纸并称为孝义“四大文化品牌”。近年来,孝义市政府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了集皮影制造、演艺、民俗旅游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成为当地一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让皮影戏更好地传承下去,孝义市专门建立传承基地,支持传承人开展活动,以鼓励更多年轻人去了解这门“非遗”技艺。
作者简介
程玉慧,山西师范大学班学生,来自山西省孝义市。
指导老师:高忠严
责任编辑:张丽
图文编辑:张丽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作者或网络。
山西师大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