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我们练完先走了,比赛的时候,你有空来看啊。”快到饭点,一位居民探头和牛瑞雪打招呼告别。年,牛瑞雪和几个80后伙伴来到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内务部街27号院,用几年的时间,将这里变成了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驿站,也摸索出一套可复制、可移植的社区治理创新模板。
年,海归回国后老嫌“没地儿玩”的牛瑞雪和另外三个80后小伙伴,在北京办起了“北京ONE艺术周”。虽一炮而红,但牛瑞雪却觉得“这事不对劲”。
“艺术周的确吸引了很多文艺青年和学者,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牛瑞雪琢磨,怎么能让艺术不再曲高和寡,而是吸引更多普通老百姓参与呢?年,第二届“北京ONE艺术周”直接将艺术搬到了胡同街面上。“您都不用动地儿,在您家门口就能看戏、看展了。”
方家胡同、五道营、国子监,三条胡同里被“植入”了足足66个艺术项目。胡同店铺的橱窗成了戏台,亮着灯演起了皮影戏;胡同墙壁贴上了青年作家的短篇小说,穿着跨栏背心的爷爷领着小孙女一张一张念、一篇一篇读;胡同路灯成了舞台的聚光灯,下了工的民工掏出手机,用方言动情朗诵自己热爱的诗歌……一个月的时间,8万多观众涌进了胡同“秀场”。
看来,老百姓对艺术是有需求的。吃下了定心丸,一群人信心倍增。
但第三年,艺术节却被迫停摆。“办艺术节全靠自掏腰包,嫁妆本儿都赔光了。”那时,遇到挫折的牛瑞雪还并不知道,自己和胡同并未“缘尽”。
在一次社区公共文化交流活动中,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坐在台下找灵感。街道想进行社区营造,靠过去的老经验肯定不行。但怎么搞?怎么创新?谁也没思路。
牛瑞雪在老胡同里办艺术节的成功案例引起了李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