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偶古时叫做窟儡子,亦曰魁儡子,其源来十分悠久。“源于汉,兴在唐”是傀偶起源的普遍观点,但追溯其源可以发现其始于土偶,最早的偶人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密切相关。直奔距离今天年的红山文化中去,在其文化遗址中出土有一尊女神头像陶塑,头像面容浓眉大眼,脸庞圆润面敷红彩,显得极为和谐。这一件协调柔和的土偶,是中国人年前的祖先雕塑出来的。由此可观之我国傀偶文化渊源之悠久。
傀偶戏,最早关于傀偶的记载来自汉代的《后汉书·五行志》,书中记有“作魁儡”的说法;而后关于三国马钧中的水转百戏,北齐时水动的机关木人制作的记载,更是体现出我国傀偶的精妙,这为傀偶戏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技艺基础。之后出现的“傀儡子”演“郭秃”故事的木偶艺术,为中国木偶戏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只是可惜少有文字记载。直至隋朝的人偶“百戏”之妙趣横生,唐朝木偶饮酒吹笙之精巧绝伦时,才有了大量的文书记载,宋朝《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书中更体现了当时木偶戏文化的极度繁荣。
傀偶戏能发展如此与它的独到之处不无关系。木偶戏独到之处一是以木作人身,酷肖真人极具带入感;二是能借助非人的特点在戏台上更为真实的演出驰奔千里,飞天遁地的种种场景,引人入胜。而傀偶剧种能极大的烘托出傀偶戏的独特精妙也是它能发展至此的重大原因,譬如:《金鳞记》、《大闹天宫》、《嫦娥奔月》、《目连救母》等可以衬托出木偶随操偶师心意而动,天宫地府无所不及的特色。
当然因着木偶戏的繁荣种种奇异之说亦是层出不断:传说,一日周穆王从昆仑打猎归来,一工匠偃师为他表演木偶戏,结束之时木偶眼珠一转,向周穆王招手,使的周穆王大惊欲杀偃师,偃师无奈只得拆去木偶。民间更有木偶化真人演戏,木偶生灵等等传说,不一而足。
木偶在中华的数千年时间内在各地演化出了多种多样的类型,但大都分为托棍木偶(又称杖头木偶),手套木偶(又称掌中木偶、布袋戏等),提线木偶(又称线偶或线戏,也叫悬丝木偶),铁枝木偶四类。余下的“水傀儡”、“药发傀儡”、“肉傀儡”已经流布、影响甚微了。这盛行的四类傀偶戏又各有千秋。
托棍托棍傀偶的操作主要靠棍子。托棍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员操纵时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纵其动作。
手套木偶手套木偶的演出主要以演员那双巧手灵活操作。布袋偶人身高0.27米或0.40米,头部中空,颈下缝合布内袋连缀四肢,外着服装,演员的手掌伸入布内袋作为偶人躯干,五指分别撑起头部及左右臂,相互协调操纵偶人作各种动作,偶人双脚可用另一手拨动,或任其自然摆动。
提线木偶提线木偶是流传较广的木偶戏种。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偶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棒,笔走龙蛇,把盏挥扇,妙趣横生;脚分赤、靴、旦3种,勾牌与关节间有长约3尺的提线。
而铁枝木偶区别于大多数“木偶”以布,皮革或木头制成的一个“玩偶”,而是以纸、木等物制成的画,或许称其为“皮影”更加合适。据说源自皮影戏,潮汕人称“纸影戏”。偶高1到1.5尺,彩塑泥头,桐木躯干,纸手木足;操纵杆俗称“铁枝”,一主二侧,铁丝竹柄。表演者或坐或立,于偶后操纵,形象规整,结构独特。
木偶,在古时丰富人们的精神,让那一个个王侯将相、仙妖鬼神于小小的三尺戏台演绎三千红尘恼,丈许的身姿跳跃于指尖,展现的是中华文化中的驭物为灵,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人生百态。但现如今的它却是面临一种较为尴尬的境遇:窄小的圈子,技艺的缺失,难以吸引青少年的表演,动漫等现代娱乐的冲击……当前的中国木偶戏一面被国际木偶大师们交口称赞,一面却是现代中国青年的遗忘。
指间牵引,却是如人生一梦中;演尽人世,仍是金丝朽木身作态。掌上繁华的它,代表的却是历尽千年中华人民的精神与技艺,幻想与道德的结晶。希望下一次见到的它不是在展览柜前的熠熠生辉,而是活跃于银屏,与观众嬉笑怒骂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