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清朝历史:青海地区的教育——艺术与文学。
清朝青海壁画清前期青悔地区的建筑艺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几乎全都体现在宗教文化领域。大通广惠寺是雍正末年重建的,其大经堂为五层木结构楼房,配以厢房。飞檐翘角,丹栋虹梁,回廊画壁,十分壮丽。位于塔尔寺最高处的大拉让也建于清代,这座汉藏结合的建筑。由山门、牌坊、配殿、经堂、起居室等组成,结构独特,依山而建,俯瞰全寺。乾隆四十一年(年)在阿嘉活佛主持下,修建的寺前广场八宝如意塔,成为塔尔寺的象征之一。白塔方底圆顶,圆体正面浮雕以各种不同图案和藏梵经文,分别记载释迎牟尼生平中的八件大事。塔尔寺经过清代几次续修,成为青海地区重要的文化艺术宝库。塔尔寺的酥油花、绘画、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酥油花是以带色彩的酥油为原料捏塑各种佛像、人物、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的民族艺术。绘画主要是佛教殿堂壁画和栋梁图案的彩饰。堆绣是在布慢上用各色缎料粘贴、堆制成佛像和其他图案的艺术。
清朝青海壁画热贡艺术(又称吴屯艺术)是发祥于今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藏语称热贡)吴屯上下庄、年都乎、郭麻日、佘赛日等村庄的以绘画、雕塑为主的宗教艺术流派。热贡艺术的成熟期是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它包括彩绘、彩塑、图案、酥油花、堆绣、砖雕、石刻、木刻、建筑装饰等,其中尤以绘画、雕塑享誉遐迩。热贡艺术绘画主要是壁画、卷轴画(藏语称唐卡)及少量木刻画,内容主要是佛像及佛教故事,画风质朴,设色匀净、协调,线描勾勒流畅,造型生动传神。其技巧类似于汉族的工笔重彩,一般采用单线平涂略加烘染和色块填勾的手法。雕塑以药泥塑佛像为主,造型惟妙惟肖,手法简洁流畅,富于质感。
清前期伊斯兰文化在青海地区也十分盛行。建筑方面来说,位于西宁东关的清真大寺,在清代经过几次修葺,形成了具有阿拉伯、汉、藏等族多重风格的古代西北伊斯兰建筑。
青海各族人民酷爱艺术,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歌、舞蹈等民间艺术形式。乾隆年间的诗人吴镇(-年)在《忆临挑》一诗中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诗句,证明清前期河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花儿”已经比较流行。“花儿”又称“少年”,特点是高亢、奔放。嘉庆、道光年间诗人叶礼作青海竹枝词“男燃羊毛女耕田,邀同姊妹手相牵,高声合唱花儿曲,个个新花美少年”。描写了男女青年演唱“花儿”的生动场面。藏族民歌分“拉伊”和“孕尔”。“拉伊”多为徒唱,以情歌为主,光唱不舞;“孕尔”为舞曲,边唱边舞。土族群众每遇喜庆,围聚成一圈,载歌载舞,称为“安昭舞”。撤拉族的“骆驼舞”在清代中期以后常演不衰,在循化地区家喻户晓。约在清中期,“平弦”由内地传入青海,到清后期,成为青海东部汉族聚居区非常流行的坐唱曲艺,曲目多为历史故事、神话和民间传说,多用方言演唱,地方特点比较显著。清中期以后,皮影戏、贤孝、道情、打搅儿等艺术形式也陆续传入或产生。
清朝青海壁画清代青海各民族中还以说唱形式流传着大量的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神话、传说及寓言、故事等等,其中最具影响的便是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它不仅为藏族民间家喻户晓,而且影响及于蒙古族和土族民间。其篇幅之长,则为世界之最,同古希腊荷马史诗和印度史诗同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灿的明珠。
清前期,一些青海本地及外地的官员和文人,留下了许多描绘青海景色和山川风物的优美诗篇,为清代青海文学艺术添墨增色。较有影响的诗文集有顺治年间成书的李愈棠的《若华诗集》,乾嘉时期碾伯人昊杖的《洗心斋全集》,所收诗作大多反映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也有部分描写西北山川风光的作品。另外还有一些著名诗人如张恩、杨应据、朱向芳、屈笔山、龚景瀚、文孚等,其作品优美生动。如杨应据作《乐都山村》:“巨石横斜碧水涯,石边松下有人家。春风不早来空谷,四月深山见杏花”。描绘出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田园画。又如在乾隆五十七年(年),随福康安反击廓尔喀道经青海的诗人杨摆,有《东科寺》、《日月山》、《青海道中》、《星宿海》、《昆仑山》、《穆鲁乌苏河》等诗篇。其中《穆鲁乌苏河》一诗韵律和谐,意境优美,文辞隽永,可以说是众多咏青海诗中的上乘作品。隆务寺夏日仓一世噶丹嘉措(-年),是颇有声望的藏族学者,他的传世之作《噶丹嘉措全集》内容十分丰富,是研究藏族文学史的宝贵资料。
在藏族科技文化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了对藏历影响巨大的两个学派,即时宪历学派和时轮历学派。清乾隆十四年(年),碾伯县马扬寺(马营寺)高僧索巴嘉参撰写的《马扬寺汉历心要》是藏族时宪历(农历)的代表作。道光七年(年),拉加寺僧侣学者商卓特·绛巴桑热撰写的《商卓特桑热历》(即《时轮历精要》),是藏历时轮历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