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m.39.net/pf/a_4580329.html鲁网3月8日讯(记者韩黟瞳实习记者任玉)“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灯影台前、皮影幕后,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美好的记忆。据资料记载,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济南皮影戏是山东皮影戏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年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虽然那时济南皮影还只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但其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影响广远,具有独特的艺术史和地域文化研究价值。在山东济南,他们世代致力于皮影戏的传播与发展,多年前,李克鳌带来了济南皮影,如今济南皮影传承到第五代,出现了第一位“女掌门”,她就是李娟。过去,在皮影戏家族传统中,继承人只能是传男不传女,80年代后,女性在皮影表演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力量,让人不能忽视。而生在皮影世家的李娟,从小就跟着爷爷李兴时学艺,爷爷对她要求严格,每天都会给她布置很多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训练让李娟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为日后的皮影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前的济南皮影也叫“两人忙”,其中一人负责所有的表演形式,另一个人只担当锣鼓伴奏。李兴时经过多年的积累,自创了一人一台戏的表演形式,脚蹬锣鼓,双手操作皮影,嘴里还能边说边唱。李娟也继承了这样的表演形式,15岁能独立演出皮影戏《荷花仙女》,自己操纵20多种道具。?李娟表示,她原本从未想过会把传承皮影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她最初的梦想是创办一家儿童英语幼教机构。可当时济南皮影正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正是需要传承人的时候,李娟毅然决定放弃自己的梦想,全职帮助爷爷传承皮影。“我觉得我就应该去担当,这是我传承人的职责。”正是这份担当让李娟从此将济南皮影当做了自己一生的事业。一次在外表演时,李娟遇见一位老人,老人看着她的戏台兴奋地说:“我就是看着你家的皮影长大的。”说着老人就流下泪来:“我想再看一场皮影,找找我童年的记忆。”这更让李娟感受到自己选择传承皮影是正确的决定。而最令李娟感到惊喜的是,她发现小孩子们也很喜欢皮影,“兜兜转转,也算是实现了我想当老师的愿望。”她说。进课堂、讲传统文化故事,李娟为了这份事业倾尽全力。不仅如此,因为过去皮影戏的传承,需要生活在皮影戏的环境中言传身教,所以没有规范化的语言和教学的模式。而现在,为了让全国各地,各个年龄段对皮影感兴趣的人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皮影、学习皮影的知识点和技巧,李娟多年来一直在总结、创新皮影教学方法。她说:“传承,我觉得第一要大家喜欢,第二要大家能接受、觉得我能学得会。”她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她的方法,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皮影。”“传承,不仅仅是‘传’下来这么简单。”李娟说。李娟在让皮影融入现代生活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她带领团队一起开发出许多衍生品,比如胸针、发簪、耳环等文创产品,还有台灯、摆台等生活用品,让皮影延伸到现代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们意识到皮影也能走到现代社会中。在表演形式方面,李娟也有所创新。她曾将最新的激光投影技术与国家级非遗济南皮影戏相结合,打造出色彩绚丽、特效酷炫的“新派皮影”;还打造出“微型舞台”,大人小孩就可以体验皮影的表演,同时也可以用皮影讲述现代故事。李娟说,“我觉得最好的传承就是生活能用得上。”因此她的很多创新都围绕现代生活考虑,与时俱进。“这是我做的第一件皮影——荷花仙子,那时候我15,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它。”李娟举起皮影“荷花仙子”笑着说。前不久她创办了中国唯一的一个女子皮影戏团队,在她的团队里,她们台上嬉笑怒骂,台下端庄可人,她们用身体力行展现了新时代非遗传人的力量。未来,李娟还将继续扩大她的团队,让更多的传承与发展济南皮影,共同创造济南皮影更好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