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孩子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不能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9.html
一、节日与传统节日的要识“节日”两字,从字面意思来讲,“节”指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竹节两段之间连接的关键部分,后喻为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日”不言而喻,这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泛指某一天。根据节与日的分字解释,指起关键作用的某一天。当前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节日这一年中最为喜庆、值得纪念的日子,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各个民族与地区,被人们赋予神圣、喜庆、团圆等独特的文化内涵。节日的寓意性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过去的怀念、总结以及对未来憧憬的一种表达。“传统节日”的概念,从“传统”两字,我们也就能了解到,是指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思想、习俗、风尚、制度、艺术及意识形态等。它通常被作为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被沿传下来,其中精髓元素被稳固化,并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出来。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历史辉煌的农耕文明,人们借助节日形式感恩自然,并祈求来年的丰收;传统节日特有风俗逐渐融入礼俗,并作为统治者教化大众的重要方式;传统节日文化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所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条件变迁作出相应调整;中国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并持续融入其他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习俗。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民族文化在持续发展与演变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尤其作为凝聚民族文化精神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基本特征不易被轻易改变。作为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传统节日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传统节日对幼儿文化寻根教育的意义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传统游戏和活动,这些传统活动一般是大人和儿童一起参加,如大年初一,小孩子给长辈拜年,长辈会回赠红包;元宵节做汤圆,猜灯谜;春分时大人和孩子一起摘艾草,制作艾草粑粑,制作百花书签、竖蛋;端午节和家人一起包粽子……这些游戏活动增添了节日的娱乐性和游戏性。让儿童的智力、想象能力、认知能力、与人交往能力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中,主要是通过语言、艺术、社会几个领域的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特点与风俗,但事实上,孩子们只了解了节日我们吃了什么,或是节日到了我们要放假几天等概念。而传统节日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每个节日不仅仅有着不同的表象作用,更有着深层的教育意义。我们的教育停留在节日的表面,重在让孩子们“玩”来感知节日的文化,忽视了文化内涵和教育的功能,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过于表面化。所以要想让孩子重视每一个节日内在的文化,一方面让孩子们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感受节日的精髓,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中华民族,继承我们中国优良的传统品质与文化。这是我们需要传达给孩子的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幼儿生活周围的人、事、物和活动,都蕴含着传统节日文化内容。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孩子们生活化常识有所提升,了解各个节日的名称和时间,如正月初一是春节。同时也了解各个节日中的习惯与风俗,如张灯结彩元宵节,吃汤圆。节日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状态紧密相连,并以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存在着,让孩子们感受节日文化的同时,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爱生活,享受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教育意义。活动中的3点教育意义:1、促进儿童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节日的风俗习惯,常常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食品,安排了不少动手实践的活动。如:幼儿园的端午活动主题《甜甜的粽子》中,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合作“包粽子”的活动。家长们准备了包粽子的材料,已经泡好的糯米、煮软的棕叶、馅料、棉绳。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帮助下有模有样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粽子,粽子大小不一,形状不一。让孩子们一起看粽子,认识形状的同时,还让孩子介绍自己包粽子的过程以及用了哪些材料,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最后念着儿歌,品着粽子,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过端午的这个活动。这样的过程靠教师一人之力,完成起来必定有诸多不便。但发挥家长对教育的协助作用,意义和效果上会大大提升。2、促进传统文化的感受和人文背景的了解如何让孩子了解我们民族特色,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既宽泛又抽象的概念,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活动一方面让孩子们感受了节日的乡土气息,如我们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春节,按照我国的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过节是以“红色”为主,收红包、挂灯笼;孩子们放鞭炮、点烟花;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让孩子们心中留下一个红彤彤、甜滋滋的年,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年。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了解了节日的人文背景,如端午节前人文背景的铺设,我们先带领孩子们跨越历史时代,聆听《屈原》的故事,观察屈原这个热爱国家的大诗人,了解他被人怀疑和陷害的经过,感受屈原的痛苦,投江自尽,以及江上的渔夫和百姓知道后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还拿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江中的鱼虾们吃饱后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画面。这一天刚好是农历五月初五。通过故事让孩子们感知了屈原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人民也热爱他,怀念他。所以把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来历,知道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每个节日都一定的背景,积极的,不积极的,但不是每一点都适合幼儿去体会。所以这个过程中,作为家长和老师需要挑选合适的感受途径和策略,即贴近孩子的思维和眼光,又新奇地吸引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孩子的正确人格品质。3、让儿童在传统节日活动中进行实践与思考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节日都隐含着不同且极具文化内涵的教育价值,可以让孩子们喜爱、了解、感受传统节日,是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在幼儿园中,大家都重视每一个传统节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选择有效合适的教学活动,以孩子们容易接受的形式来让孩子们了解、学习、感知、体验各种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让传统文化不断在孩子们心中不断发芽、生长,结果,激发孩子们热爱我们的祖国,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品质。如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在幼儿园大班或者小学的主题活动中,可以给儿童讲解革命英雄的故事,一起动手做小白花,让孩子们的心中升起对英雄的敬畏之心。三、在儿童活动中实施传统文化与节日教育1、在日常的儿童活动中,我们可以采用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兴趣的活动。比如,可以设计“有趣的汉字”活动,通过这样子的活动让幼儿可以了解到汉字的起源,去认识象形字,明白汉字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由此也可以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学习的兴趣。另外,通过对古典文学、经典故事、成语故事、传统节日以及民间游戏活动的接触和学习,可以提升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其次,可以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非常愿意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唐诗等古典文学,随着近几年国漫的发展,幼儿们对中国的一些经典动画片看得也更多了。于是他们对中国的民间游戏和活动开始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并且可以借此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萌发民族自豪感。再次,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很自然地扩大幼儿的识字量。而幼儿在早期识字对于右脑的开发是非常有利的,因此,这样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最终开发幼儿的潜能,达到一个培育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的目的。最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在6-13岁时是一个人记忆力的发展的黄金时期。利用幼儿时期的这个黄金时期的记忆力去记下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有着不可估量的2、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主题活动。目前,很多幼儿园主要是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活动,就是按照幼儿喜欢的、有兴趣的以及发展需要,教师建构适合相关主题的活动,让幼儿们在这之中激发深层次的求知欲。同时活动要结合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多样化的去表达,要挖掘适宜的教育主题来开展活动,例如,融合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地方背景和文化资源,开展“我爱皮影戏”“古韵青花”“华阴老腔”“闽南特色中秋佳节”“浓情端午”“舌尖上的中国”“三坊七巷”等主题探究活动。同时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幼儿园常规的主题活动中,拓宽主题活动的外延,例如,在幼儿园大班开展的“了不起的中国人”主题活动中,可围绕主题,开展健康活动“中国武术”,科学活动“了不起的四大发明”,艺术活动“京剧脸谱”“我来设计民族服饰”等系列活动。3、中外包容:对外来文化要适当接纳,在设计和组织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中应合理引用。如,和幼儿交流中国的饮食时就拿幼儿熟悉的“肯德基”、“麦当劳”相比较,使幼儿更好地把握传统饮食文化并在与外来文化相比较中形成客观、平等的态度。将中国传统文化放在多彩的外来文化中,让幼儿体验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更加生动。中华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加强儿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我国民族精神,使中华传统得以延续的必要途径,其实施在于厚积人文底蕴、激发民族精神。幼儿作为国之未来,应充分利用我国文化资源,如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杰出名人和民族英雄的事迹等,给予幼儿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