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舍勾栏宋朝大型城市娱乐中心

「本文来源:大众日报」□汪霏霏   我们现代人接触宋朝,瓦舍勾栏是常见的一个独特文化符号。作为大型综合性公共娱乐场所,瓦舍勾栏在宋朝极为流行,对推动后世文艺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杭州城每天看演出的观众可达2万至5万人   “瓦舍”“勾栏”均出自佛教经书,瓦舍原指僧房,勾栏原指“夜摩天王”,是欣赏音乐的建筑物。从戏曲艺术发展的历史角度看,唐代的戏场几乎全部以寺庙为依附,这种寺院戏场到了宋代,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宵禁制度的瓦解,开始走向民间,形成了宋代遍布市井的娱乐场所。由于传统戏场与寺庙的关系密切,人们借用“瓦舍勾栏”来称呼专门表演百戏、杂技、歌舞的建筑。“瓦舍”又称“瓦子”“瓦市”“瓦肆”等(相当于现代综合性娱乐场所),在瓦舍范围内的场地设有演出各种技艺的勾栏。“勾栏”专指演出场所,内有戏台、戏房(后台)、神楼、腰棚(看席)等。勾栏的建造外形借鉴了当时神庙戏台的一些特点,设立戏台和神楼,建造全封闭的、四周围起、上面封顶的建筑,演出时不受风雨寒冷的影响。   按照功能来讲,如果瓦舍下设许多勾栏,每一处勾栏都是一处小型演出场地。演出时观众还需要座位,否则便不能持久观看。《水浒传》中雷横入到勾栏里面,坐在青龙头上第一位,便是勾栏中的座位。由于各个勾栏里的设施不一样,每天演出的内容也不同,表演的形式包括杂剧、滑稽戏(类似于小品)、说书、歌舞、傀儡戏(木偶戏、皮影戏)、七圣法(魔术)、踢弄(杂技)、蹴鞠、相扑等。当年临安(现杭州)20多个瓦舍里,约有上百勾栏在演出,每个勾栏里都有成百上千名观众在看戏;演出时间从早到晚,从春天到冬天,全年不间断,可以估算当年杭州城里每天看演出的观众可达2万至5万人,一年观众累计达万到万人次。“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是《东京梦华录》记载的有关宋朝时期开封地区市民沉迷消磨于瓦舍勾栏的情景。丁仙现相当于现在的梁朝伟、周润发   瓦舍勾栏内演出的内容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说唱、戏剧、杂技和武术等。因此有学者认为瓦舍不仅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娱乐场所,更是城市中一种无形的市场。四周有酒馆、茶楼和杂物商铺,中间是集市。宋朝后期瓦舍勾栏的分布越来越广,很多地区都开始兴起,并且成为一种习俗,人人都愿意去接受和体验。北宋末期,瓦舍的种类多了起来,内部设置越来越规范,容纳人数也越来越多,类似于现代城市的剧场和体育馆。各个瓦舍勾栏每天定期安排演出,也有参演目录,获得较为规范的发展。   作为市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晚餐后去瓦舍勾栏看一场精彩的演出。瓦舍之内,设有勾栏,东京城内规模最大的瓦舍,内部大小勾栏一共设有五十多处,其中最大的勾栏叫作“象棚”,内部一次性可以容纳一千人。勾栏中日夜表演杂剧、滑稽戏、讲史、歌舞、傀儡戏、魔术、杂技、蹴鞠、相扑等娱乐节目。北宋后期著名的艺人如丁仙现(相当于现在的梁朝伟、周润发)、张七圣(相当于现在的刘谦)等,也会到东京的瓦舍巡演。   瓦舍之中不仅有各种文娱表演,“又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叫卖旧衣服)、探博(赌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十分繁荣热闹。瓦舍勾栏的所有节目都是商业性质的演出,要收取一定费用。收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收门票,先购票再进入勾栏观看节目;另一种收费方式是,百姓可以免费进入观看表演的场地,但在表演之前会有专人向现场的观众“讨赏钱”作为观看费用。为了招徕观众,勾栏还会张挂“招子”,“招子”上面会写演员名字和表演的节目,相当于今天剧院、影院门口张贴宣传海报做广告。   在很多小镇上也会有瓦舍勾栏的影子,《水浒传》中小小的郓城县和清风镇都有“几座小勾栏”,这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这个娱乐场所的深入人心,也就由此可见了。促成了中国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戏剧   后来宋代城市娱乐有了新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商业化趋势,瓦舍也叫作瓦市,因为它作为娱乐场所的同时还扮演着交易场所的角色;另一方面是专业化趋势,伴随着商业化趋势市民需要付费才能观看,因此专业团队和艺人开始衍生,和街道上普通卖艺者有所区分。   官员乃至皇帝有时也需要娱乐,因此那些勾栏出名的艺人就有机会进入皇宫表演,也有机会继续留在那里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阶层流动。由此可见,瓦舍勾栏对于丰富百姓的日常生活,繁荣民间文艺技能,具有巨大历史意义。艺人表演的专业性由此得到提高,社会职业得到拓展,也给文人们增加了很多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发挥空间。如果说一个朝代的一件艺术品是一群人的作品,那么瓦舍勾栏则是整个宋朝普通百姓智慧的结晶。   遗憾的是,历经北宋、金、元以后,直到明朝初,以瓦舍勾栏为主、神庙戏楼为辅的中国戏剧,走向了消亡,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它糅合杂剧与南戏成分,促成了中国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戏剧。同时,瓦舍勾栏的产生为宋代开辟了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勾栏艺人早已形成了十分专业的组织模式,观众付费享受文艺表演,从而促进了文艺表演的商品化,这都有力推动了后世文艺发展。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