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生活报
生活报记者周际娜
一个大学英语老师与龙江非遗文化,一西一中,看似关联不大。来自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80后教师熊辉,却将非遗文化与翻译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在课堂上,她不仅用英语讲述赫哲族鱼皮画工艺和传承人的故事、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依兰民间故事、望奎皮影戏等,还鼓励学生们翻译《乌苏里船歌》、跳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蹈,假期带领学生去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地进行龙江非遗和少数民族文化调研,培养龙江非遗文化的“翻译者”和“宣传者”。
脚踩着家乡这片黑土,熊辉把大学里的一门选修课,变成了向学生展示龙江的一扇“窗”。
开一门选修课“回答”何为龙江文化积淀
去年9月,为研究生讲了十多年《中国典籍英译研究》的熊辉老师,新开了一门面向本科生的通识教育选修课——《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真正促使她开设这门课程的理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她只是想回答学生们的一个提问。
东北林大的生源很广,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与他们交流地域文化时,熊辉发现了一个现象,一些来自中原地区的学生,地域自豪感格外强。有人甚至用不客气的口吻,提出过一个问题:“我们那里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地,你们黑龙江有什么文化积淀?”课堂上,很多家在本地的学生,听后纷纷低下了头。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同时也是一名大学老师,如何才能更好地为家乡发声?认真思考后,熊辉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开一门选修课吧。”她明白,对这些外地学生而言,脚下的这片土地,很可能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跳板”,但她想让学生们知道:陪伴大家走过四年大学时光的黑龙江,究竟都有些什么?
很自然的,熊辉想到了龙江非遗文化。其实,她与非遗文化的联系,早在年就开始了。在出国访学期间,熊辉结识了同行的中国民俗学家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翻译的教授。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当时一位身着彝族服饰的彝族研究专家,先是用彝语朗诵彝族诗歌,然后用英语翻译了一遍。这也帮她打开了眼界:做中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其实可以尝试“跨学科”,融合民俗学和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用歌曲“招生”吸引自习学生旁听“依兰故事”
黑龙江聚居着满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53个少数民族,目前,入选联合国非遗目录2项、国家级非遗42项、省级非遗项等。面对如此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如何选择?熊辉说,在挑选素材时,她有两个标准:一是最能代表黑龙江的,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我最初是用歌曲‘招生’的!”熊辉对记者笑道。在讲到入选世界级非遗的赫哲族“伊玛堪”时,她给这些平时不爱听曲艺的年轻人,播放《乌苏里船歌》,告诉学生们这首歌曲在编创过程中,借鉴了赫哲族“伊玛堪”的曲调,还跟大家一起英译歌词,然后演唱出来。
在介绍“依兰民间故事”前,她先播放很火的《依兰爱情故事》。熟悉的旋律不仅让台下的学生跟着哼唱,还吸引来一批旁边教室上自习的学生——他们敲门进来,询问是否可以旁听。曲罢,熊辉再引出依兰民间故事,“自古三姓出美女,三姓就是依兰,这里有个美丽的传说,从前有一对善良的兄妹……”很多学生此前连中文版的《依兰民间故事》都没读过,觉得翻译成英文很难。熊辉希望他们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哪怕翻译错了一点点,也没关系,至少你们努力去做了,已经要比别人领先一步了”。
在课堂上,她还鼓励女同学跟着视频,上台跳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舞,见有人不好意思,便劝道:“来吧,上台跳舞的,期末加分!”
让熊辉没想到的是,这门热闹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很快就在校园里火了。有英语专业学生抱怨“抢”不过其他学院学生,向她打探“内部消息”;有人专门给学弟学妹做PPT,推荐这门课程;有人甚至在学校的“表白墙”上,发布选课攻略,指导大家如何“拼手速”……最让熊老师感到欣慰的,是她从学生们的眼睛里,感受到了一种转变:那是一种深入了解之后,对龙江非遗文化真诚的欣赏和喜爱。
为翻译准确实地走访带学生去少数民族村调研
熊辉坦言,翻译龙江非遗文化,一点也不比翻译典籍轻松,“翻译《红楼梦》虽然很难,但至少有个原本,可以逐字逐句翻译,如果觉得不准确,还能去查找原文。而非遗翻译是一种文化翻译,要阐释性翻译,光靠读不行,还得靠走。”
阐释性翻译的前提是真正理解。我省的一些少数民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需要以汉语为媒介翻译,这往往离不开非遗传承人的帮助。要想翻译得原汁原味,翻译者必须真正走近非遗文化,亲身去看、亲耳去听,否则很容易误译。
熊辉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年,她曾带领学生们去佳木斯郊区的赫哲族村落实地调研,在工作坊里,大家欣赏鱼皮画、试穿鱼皮衣,听当地人讲述鱼皮制作技艺,“得把鱼皮上的油脂刮得一点都不剩,晒干后用玉米面揉搓,再用专用工具将鱼皮熟软……”
熊辉感慨道,如果当时不是亲自去了解制作过程,肯定会译错的,“我最初以为‘熟鱼皮’是指煮过的鱼皮,这里的‘熟’其实是个动词,指的是鞣制熟化,准确地翻译应该是‘soften’”。类似的情况确实不少,比如达斡尔族民歌《莫日根姐姐》中的“姐姐”,如果翻译成“sister”就闹了笑话,达斡尔族学会会长吴松江告诉她,这里的“姐姐”其实是一种与之发音相似的语气助词……
“东北话八级选手”也会为翻译方言“发愁”
龙江非遗翻译地域特点鲜明,必须要面对很多“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北方言。比如这句“先民打野猪,把野猪烀上了,供在外屋地西墙根儿底下一天……”熊辉感慨,她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要想准确地翻译成英文,却要下一番工夫,“如果全部是阐释性翻译,那翻译的趣味性就没有了。”
虽然自诩为“东北话八级选手”,但在翻译像望奎皮影戏等方言颇多的非遗文化时,“炕头”“碗架子“外屋地”等,还是让熊辉耗费了不少脑细胞。有的实在解释不清楚,她建议学生们“配图加注解”。
熊辉常告诉学生们,翻译非遗文化不是从文字到文字,特别是在翻译曲艺时,要进行文字、视觉、听觉的“三维翻译”。这是她从一位外国的汉学家那儿学到的,这位老教授十分喜爱中国传统文化,曾来中国英译苏州评弹,艺人表演时,他要来唱谱,现场拍视频、记笔记,并且把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和观众的现场反应也翻译进去。熊辉解释道:“这就是翻译文化和翻译文本的区别”,这也给了她很大启发,让她在翻译望奎皮影戏时,更加全面和精细……
下个月,熊辉打算带学生去依兰、望奎实地调研非遗文化。熊辉说,她的学生们未来可能会散落到祖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但她不止一次地想象过这样的场景:如果有一天,当被人们问起黑龙江,聊起这里的文化积淀时,她希望,学生们能把在课堂上了解到的龙江非遗文化,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喜欢上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