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石家庄10月15日消息(记者杜震通讯员石雪梅刘珲)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唐山演艺集团把五彩纷呈的戏曲歌舞送到乡村,每年百场“七进”演出中,送戏进乡村要占一多半的比重。今年疫情趋缓后,各院团立即开始“进乡村”的征程,风雨无阻,跋山涉水,辗转于京津冀各个乡间村落,经典戏曲、非遗皮影、盛大歌舞来到了田间地头。
演员们每到一处,都受到农民朋友欢迎。因为在家门口能看到技艺精湛、地方特色浓郁的各类艺术曲目,往往是唐山演艺集团的“大篷车”未到,乡亲们早早拿着小板凳在预定地点翘首期盼,演罢散场时他们又依依不舍离去,不少人追着演员们问:“你们啥时再来呀?”评剧、唐剧是唐山的家乡戏,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的唐山评剧团和有“天下第一团”之称的唐剧团每到一地,台下人头攒动,《花为媒》《杨三姐告状》《人影》等看家剧目令观众们连连叫好;与共和国同龄、曾以《节振国》闻名全国的唐山京剧团宝刀不老,插诨打科的《凤还巢》、舒展自如的《望江亭》令观众笑声、掌声不断;曾经飘洋过海到世界巡演的皮影经典剧目《鹤与龟》《牛郎织女》等令乡村的老少爷们大开眼界,他们惊叹:“瞧啊,龟的眼睛会动!”“看,仙女点柴火呢,炉火真的慢慢燃起来了!”皮影剧团新编创的童话剧、成语故事系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特别受小朋友的喜爱;唐山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积累了大量国内外歌舞音乐艺术精品,特别是河北冀东风格的作品,巧妙穿插,载歌载舞,观众们评价:“没想到咱们唐山也能演出这么高雅的艺术!”
唐山演艺集团认识到,乡村沃土是传统艺术的发源地,有着天然的文化需求。为提升节目质量,吸引更多乡村年轻人参与到传统艺术创演中来,每场进乡村演出结束后,演职员们都会走进观众中间,与村民们亲切交谈,搞问卷调查,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感受,目的是让“冀东三枝花”等地域特色文化种子在乡村延续传承,开花结果。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唐山演艺集团提前谋划,自九月下旬开始,用近百场演出闪亮京津冀。双节期间,唐山歌舞剧院的12场演出把精彩节目送到乡村、城镇和部队;唐山唐剧团、评剧院奔赴天津武清、北京怀柔等多地演出20多场;唐山京剧团走进京津演出15场;唐山皮影团18场演出场场爆满。
据介绍,唐山演艺集团不仅名角、名段和荣获的奖项多,而且一个集团拿到了三个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这从专业角度肯定了该集团的实力与水准。集团坚持出精品、重创新、重传承。唐剧《人影》曾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大奖。评剧《乐亭县令》坚持固本求新,突破传统评剧对人物规范的行当划分和对行当表演的严格程式要求,更加亲民、接地气,充满了生活气息,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传奇正剧。评剧新派艺术成为评剧革新的代表,推动了整个评剧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作为评剧流传最广的艺术流派之一,新派代表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唐山京剧团原创的现代京剧《唐山工匠》是年河北省重点支持剧目,同时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当年重点剧目。该剧用传统艺术形式讲好新时代故事,大胆改革,在语言艺术处理上把诗的音韵与现代语言的节奏有机结合,把传统的唱做念打融入现代的气息与生命,变形求神,“遗形得似”,京剧和现代舞结合也成为本剧的亮点之一。唐山歌舞剧院除了完成规定动作的演出,还创新自排自导了“随宫崎骏感受幸福”视听交响音乐会,把恢弘大气的交响乐赋予时尚浪漫的气息,将唐山这座城市的音乐欣赏水平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唐山市皮影剧团的艺术家通过奇思妙想让古老的“非遗”焕发新的生机,国家大型舞台艺术资助项目、大型皮影戏《人猿情》一上演,就凭借其惊艳的舞台效果受到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评价。除了在表演方面创新,皮影剧团还开创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跑乡村、下基层、进校园,一年演出数十场,并尝试以皮影为主题的夏令营,让乡村和城镇的孩子们了解皮影,爱上皮影。
唐山演艺集团求新求变,为乡村送去了更多的精品剧目,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深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