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面孔皮影夫妇的艺术人生

几张皮子,一把刻刀,雕刻成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简易的舞台,洁白的幕布,演绎出生动有趣的皮影戏;自费买道具,四处奔波演出,只为让青岛市民更了解皮影艺术。他们就是刘尚仪、杨月华夫妇。(“青岛观”摄影师董志刚摄)

杨月华是地道青岛人,老伴刘尚仪是河北唐山人,从小喜欢皮影艺术。年初,他们回到青岛定居。“我们是青岛最早开始做皮影和皮影戏的,如果没有我们俩,青岛市民还真看不到皮影戏。”71岁的杨月华自豪地说。

在西康路不算宽敞的住所内,老两口专门辟出一个房间用于堆放皮影和剪纸等作品。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始于战国,兴于汉代,盛于宋代。

皮影制作程序繁复,分为下料、画线、雕刻、绘画、上漆、晾干和装订等多个步骤,只要有空,刘尚仪就会点亮办公桌上的台灯,认真地制作皮影。

“这些制作皮影的牛皮每平方市尺50元,买一次就得几千元。即使这样,还是有朋友说情,老手艺人才卖给我们。如果这位老手艺人不再制作牛皮,我们还真不知道该去哪里买。”刘尚仪说。

制作皮影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艺术活。刘尚仪好不容易制作出来的皮影却时常被杨月华要求返工。

原来,杨月华以前在服装加工厂从事质检工作,用自己的话说,有一种“职业病”。就这样,皮影在老两口再三商讨、返工后越来越精致。

操纵影人是皮影戏中最难的技术,又称把线。为了练好把线,杨月华的手指累得犯了腱鞘炎。但她干什么都有股钻研的劲头,睡觉时都会想着怎么把线。

多年来,老两口不断传承和创新皮影艺术。年轻人不愿听那些古老唱腔,他们就用青岛话进行说唱,既生动有趣,又贴近生活。

他们还以青岛本地故事为主题,创作了一批微皮影戏,如《崂山道士》《大嘴巴说过年》《青岛萝卜会》《青岛糖球会》等,短小却有内涵,充满感染力。

皮影道具的设计制作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此外,其传承还面临资金短缺等各种困难。但老两口并没有放弃,他们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有更多人爱上皮影、学习皮影。

在文化传承道路上,老两口牵手相伴,将爱好变成责任,一路向前。正如刘尚仪所说:“上了年纪既要老有所乐,更要老有所为。皮影戏是古老的传统艺术,我们有义务将它传承下去。”

一对古稀老人、一箱斑驳玩偶。夜晚,皮影戏台恍惚而温暖的黄色光影前,观众们渐次落座。鼓声铿锵有力,唱腔抑扬顿挫,幕布上舞动的精灵正演绎着一番古老的故事。时光斑驳,千百年来民间文化艺术大浪淘沙繁衍生息,老行当就像凝固的剪影,烙印在历史的西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