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府显辉煌,两碑立春秋。近代人文萃,滚灯耀千秋。”
这几句诗,不知为何人所写,但明确的是,写的是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
永昌镇位于凉州城北面15公里处,镇政府驻地在刘沛村。元代,在西凉府(今天凉州城)北建设了新城永昌府,作为永昌路的驻地,遗址便在现在的永昌镇。在永昌镇遗存有两块元代石碑,均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一块是《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残碑现存武威市博物馆。另一块是《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较为完整,现保存于石碑村的西宁王府旧址。
永昌镇西宁王碑
关于“一府两碑”,先贤们著述颇多,在此不再赘述。围绕《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石碑村的村民发展出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永昌石碑滚灯,在此做一些探究。
一、关于石碑滚灯的传说
一般认为,滚灯是一种“巫舞”,是围绕“神碑”进行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关于滚灯的来历,有几种版本的传说故事。
(一)龙王三太子下凡拯救黎民
传说古时候永昌镇一带是一片荒芜之地,寸草不生,土地经常干渴开裂。一日,龙王三太子遨游天际,途径永昌,见此地民不聊生,老百姓生活极为困难,便生怜悯之心,于是问道观音菩萨。观音说:若要此地永远昌盛,就必须牺牲自己。三太子为体恤黎民百姓,便化作巨龟驮碑,保佑此地永远昌盛,风调雨顺,故此地后称永昌。
此碑原在平地,后遇仙道施求拱土筑台,使神碑立于高台之上,成为众事之神。滚灯作为巫舞,便由此产生。
(来源:炎黄风俗网《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民俗:永昌石碑滚灯》)
(二)龙王三太子调戏七仙女为悔罪化龟驮碑
相传在永昌镇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整个永昌府热闹非凡,惊动了天上的七仙女。她拨开云端,看到永昌水草肥美,流水潺潺,百花齐放,一番人间仙境。七仙女凡心大动,化作一村姑,降临到永昌府。正好当时,东海龙宫三太子路过永昌巡游,他看到貌美的七仙女,便上前调戏,触犯了天条。玉帝震怒,便将龙太子贬到人间,并下令永昌停雨三年。龙太子被贬到人间后,看到永昌草木枯萎,河湖干涸,民不聊生,于是便深深反思自己的过错。他在观世音菩萨的点化下,化作一龟,驮着西宁王碑走遍永昌,乞求玉帝解除停雨的禁令。他的诚心感动了玉帝,禁令终于被解除,上天普降喜雨,永昌草木复苏,百鸟婉转,人们重新又过上了安稳富足的生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龙太子化龟驮碑的举动,决定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祭祀活动,石碑滚灯由此产生而流传几百年。
(资料来源,永昌镇文化站王鹏《石碑滚灯应邀参加武威凉州网络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
(三)天神路过永昌被担水女子识破真相便化龟驮碑
据石碑村老一辈村民讲,“滚灯”源于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古代当地一片沼泽,一日忽见天空飞物,为天神遨游,自北向南而过,恰被一担水女子识破真相,倏变为凡物坠落凡间,化作巨龟驮碑。此碑原在平地,后遇一仙道施求拱土筑台,使神碑立于高台之上,成为众事之神。滚灯作为巫舞,由此产生。
(资料来源:武威日报李林山、李萍等《武威“两大王碑”留住蒙元历史记忆》。)
二、滚灯的种类和名称辨析
滚灯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文艺形式,集体育、舞蹈、杂技与一身,在国内许多地方都有流布,但形态各不相同。
(一)南方滚灯
南方滚灯主要流行于江浙沪及江南农村地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上海市奉贤区古镇柘林一带的“奉贤滚灯”。
南方滚灯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宋代就有文献记载。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诗中记述:“掷烛腾空稳(小球滚灯),推球滚地轻(大球滚灯)。”明朝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偏安佚豫》中记载:“以纸灯内置关报放地下,以足沿街徽转之,谓之滚灯。”清代海盐文人彭孙贻诗《轮灯》的小序中说道:“儿童缚竹为轮,展转相环,旋转飞覆,而灯不倾灭。壮士运之,衢中腾掷不休,曰滚灯。”这些记载,都是描述南方滚灯。在一些北方滚灯的描述中引用,实际上与事实不符。
南方滚灯原为纸灯,此后逐渐定型为竹片制成的圆球,直径1.4—1.6米,内置50厘米左右小球一颗,外包红绢,内点蜡烛。舞灯时将灯用线系于腰间,灯附人左右滚动,人随灯上下翻滚。舞到兴致时,配以鞭炮锣鼓,舞者用牙咬着线结以颈项之力使灯四处滚动,小球内蜡烛不灭。舞大灯时体力消耗极大,每盏滚灯须几人轮番舞动,操控者均为男子,大多赤裸上身,体现一种粗犷的力量美。正因为如此,滚灯被誉为“灯中之王”。
奉贤滚灯舞台演出
奉贤滚灯街头表演
奉贤滚灯舞台表演
(二)川剧滚灯
滚灯、变脸,皮影戏三者号称“四川三大绝技”。《滚灯》是川剧中小丑剧的经典之作,语言诙谐刁钻,不拘一格,情节温馨,处处令人捧腹,演员反复运用“滚灯”技法,推动情节发展,川内父老百看不厌。
西方谚语云:“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川剧《滚灯》中的主角是一个叫做“皮筋儿”的小丑。四川人认为观看《滚灯》有助夫妻和睦,有延年益寿的效果。
川剧《滚灯》中,表演者把点燃的油灯顶在身体不同部位,再辅之以翻跟斗、钻板凳等众多经典动作,难度非常高。
川剧绝活“滚灯”
川剧《滚灯》剧照
川剧《滚灯》剧照
(三)白银景泰滚灯
景泰滚灯俗称“滚花灯”,是使用“滚灯”为道具的民间男子集体舞蹈。据说,景泰滚灯发源于长城一线烽火台夜间传递军情的讯号灯,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景泰滚灯是在夜间表演的舞蹈,所使用的道具其绣球状的构造独特巧妙,是一种“纸包火”的绝活。表演形式以“跑阵”为主,主要阵法有“四门阵”、“迷魂阵”、“长蛇阵”等,类似古代兵法中的“排兵布阵”,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表演者依照鼓声,手推景泰滚灯,扭曲跃动,或走或奔、或守或攻、或合或离、或进或退:猛如蛟龙出海、势如地裂山崩;守如徐风澹月,围如电光火石;分似银瓶乍裂,收如百鸟投林。在方圆百步之间,收发自如,辗转腾挪,闻鼓而动,鸣锣而收。人逐灯走,灯随人舞,舞动间步履如飞、形影交错,犹若五彩斑斓的长龙伸展屈卷,往复盘旋,别有情趣。
(资料来自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头条号账号“白银文化旅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滚灯》)
景泰滚灯
景泰滚灯
(四)永昌石碑滚灯的命名问题
通过横向的比较,我们发现永昌石碑滚灯和其它滚灯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凉州区永昌镇独有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
永昌石碑滚灯,表演者头顶瓷碗,碗内有泥土,泥土里插有蜡烛,碗的边缘有纸质灯罩,装饰以莲花图案,表演的基本要求是碗不掉,灯不灭。
有人提出“石碑滚灯”应该叫做“石碑顶灯”,这样可以反映其特点。从表演形式看,石碑滚灯与川剧中的“滚灯”较为接近。所以,叫做“滚灯”也未尝不可,并且尊重保存了当地的称呼习惯,也便于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宣传。
在武威市公布的非遗保护名录中,“石碑滚灯”的正式名称其实是“凉州滚灯舞”,这样可以与“凉州贤孝”“凉州攻鼓子”“凉州宝卷”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并称,利于扩大其影响力。笔者建议对外统一称呼“凉州滚灯舞”,对内也可以别称“永昌石碑滚灯”,以表明其流布地域。
永昌石碑滚灯
永昌石碑滚灯
三、永昌石碑滚灯的发展历史
永昌镇石碑村闹滚灯由来已久,很可能源自元代永昌王西宁王等家族的祭祀活动。
年,石碑滚灯曾轰动一时,并赴张掖专区参加调演,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
年农历正月十五,石碑人又立架起灯,重组滚灯班子,使石碑滚灯流传于今。
年,“凉州滚灯舞”被列入武威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永昌石碑滚灯的民俗仪规和表演形式
据传在石碑村,一闹社火就要滚灯,而闹社火从正月十三开始,一闹四天。作为一种民俗活动,石碑滚灯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包括起灯、滚灯、唱灯。
(一)起灯
从正月十三开始,石碑村便立架起灯。灯架立于石碑前,灯架长3.86米,宽1.6米,共18层。架上之灯,十三日摆“上元一品”字形,十四日摆“中元二品”字形,十五日摆“下元三品”或者“天下太平”字形,所需灯约多只。发展到现在,会摆成“天下太平”“预祝丰年”“国泰民安”等字样,以祈年丰人寿。
灯里添清油,要随时添油,保证灯不灭,直到滚灯结束。灯盏过去用瓷碗底,现在用小碟代替。灯架前挂上黄幔,一来寓意吉祥,二来可以挡雪遮风。
(二)滚灯
正月十五日晚八时,石碑滚灯表演开始。表演者一般为12人,据推测取意十二生肖、十二月、十二时辰等。表演者特殊装束而出,勒头带、穿太保衣、灯笼裤,腰系宽带、脚穿白鞋,额上顶碗,碗里置泥,泥中插蜡,碗边糊纸,呈荷花形状,上贴由本地心灵手巧者所剪十二生肖图案,纸高出碗沿几寸许。
滚灯表演者富杂技技巧,一般为晚上表演,突现队形变幻与灯的表现。相传表演舞蹈为十六套,现整理挖掘存有十套,还有“滚灯十二式”之说。
表演者双手做虚托碗状,首先绕场几周,然后起阵法。“四门斗底”,围绕八卦阵图走;“八角茴香”,步步绕着8字走;“蛇抱九蛋”,形似蛟龙出海乘云起;“辫蒜瓣”、“卷棉花”,一绕二紧三卷儿;“大雁展翅”、“猴子望月”、“柳树盘根”,两人相勾腿套腿;“童子拜观音”,诚信虔拜得福禄;“双环套月”、“单摔双摔”,扭着屁股左右摆;“母鸭偎蛋”,小心挪脚碎步紧;“鸭子凫水”酷似鸭子水中游;“莲花盛开”,中灯一立莲瓣抖。滚到最后,12人齐趋于地,度大转身,之后将灯从额上取下,放两排,碗等距,舞灯者一人“老鼠倒仓”(俗称翻跟斗),12人从碗距间翻过(也称打车轮),后滚灯才告结束。
(三)唱灯
滚灯之后,随即唱灯开始。唱灯者或2人或4人,须有熟知曲调、歌词者才能胜任。曲调为西北民歌花儿,悠扬顿挫、唱调铿锵、韵律圆润。唱者从第一盏灯唱起,唱完12盏,再重复,歌词内容多限于历史人物或典故,一问一答,诙谐有趣,又不乏教益,一直到曲终词尽。
此时,皓月当空,灯月相映,万人齐喧,车欢马叫,人们意犹未尽,踏月归家。
(资料来源:李万兴论文《“凉州滚灯”的历史渊源》)
作者简介:赵大泰,武威人,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教育硕士,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供职于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来源:凉州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