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盛典来自汨罗江的千古吟唱

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28.html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

□潘刚强

公式作者采访屈子祠原馆长刘石林先生。

汨罗江雅集。

年中秋佳节,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黄金时段推出五集系列专题片《国乐的侧脸》,第四集《离骚》9月11日首播,CCTV纪录频道在宣传提要中说:“以屈原为题材的古曲《离骚》,无论文章或乐句、楚声和楚韵,都是千百年来无数人身体力行的经历,更是绵延不息的生命本身。第四集《离骚》将从‘民间遗存’的角度,来呈现遥远的楚声在当代依旧鲜活的风貌,由此来切切追问古乐今声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千古离骚曲,四年磨一戏。笔者有幸担任文学顾问,与摄制组从平江、汨罗转战湖北秭归,追随屈原的足迹,采访诸位民间高手,力求全新诠释《离骚》的永恒精神。

离骚有韵,楚声奇崛

拍摄《国乐的侧脸》系列纪录片,当然少不了古乐《离骚》,离不开汨罗江。年5月底,沙洛导演如约,率领《舌尖上的中国3·宴》原班人马重返岳阳。

音乐我是门外汉,但我知道湖南理工学院有音乐学院,有研究屈原文化的团队。果然,古琴专业教师朱益红女士就是汨罗人,师从我国著名琴家丁承运教授,丁教授正是研究国乐离骚的代表人物。朱益红老师与朋友成立微月琴社,丙申端午首次举办纪念屈原“搔首问天”雅集。此后,汨罗江雅集端午古琴音乐会成为独领风骚的文化品牌。

朱老师告诉我,因《离骚》,从唐初至明末经历了“依文协声”到“不在文而在声,不在声而在乎神”的独奏过程,渐渐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在琴曲中倾诉心中与屈原同病相怜的“骚意”之乐曲,还有《泽畔吟》《屈原问渡》《渔父辞》《搔首问天》《远游》《屈子天问》《屈原》《吊屈原》《宋玉悲秋》九首。它们以《离骚》为核心,乐曲的调式大多采用凄凉的楚商调,一种表现怨愤、悲郁、无奈却又不甘屈服的超脱情绪。这种指代特质情志的调式,和乐曲主题题旨紧密契合,而它的题旨精神来源于屈原其人,或屈原作品,或其弟子的精神气质。朱老师说,这种现象在琴曲中是唯一的,可谓空前绝后。

我们如果从文学的角度分析,在上古时代,人神不分,历史和神话的概念总是混淆在一起。人们在征服自然、反抗强暴斗争过程中的坚强意志,和他们所遭遇到的不可克服的困难,或无法解释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理想和想象等等,往往通过神话形象地表现出来。在屈原的作品,特别是《离骚》《九歌》《天问》《招魂》里面,无论是属于自然现象或古史传说以及楚地的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等,其中无不罗列纷呈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汨罗江流域现存的巫舞,就是南楚巫倡礼俗传承至今的一种祭神歌舞仪式,原来广泛用于祛灾祈福或驱鬼辟邪。我认为所谓楚辞,如果用今天的通俗语调来分类,口话出来是楚语,书写出来是楚词,器乐演奏出来是楚曲,吟诵出来则是楚声。古罗子国的汨罗地带原以长乐街为中心,形成新湘语区的长乐方言区。拍摄期间我随沙洛导演采访屈子祠原馆长刘石林先生,还有乡贤黎凤兮先生,屈子祠祭典代表性传承人杨基良先生,打倡师傅孙浩先生,这些土生土长的汨罗人那种发自内心血脉的激情吟诵,其声音腔调包涵许多独具个性的情感理念,注定他们成为“离骚楚声”传承人。

平江影戏《离骚记》

是年春节,沙洛导演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3·宴》惊艳天下食客,平江县童市镇月坳湾拍摄基地如今扯起乡村旅游的旌旗。就像当初向他推荐传统乡饮“平江情席”,我依然坚信这次同样会有他想寻找的离骚遗存。

平江影戏的演唱腔调分为琴腔、唢呐腔两大类。琴腔属于汉戏系列,巴陵戏和湘剧流入平江,过去统称“巴湘戏”。平江影戏的锣鼓经、南路、北路各种板式的唱腔过门,与汉戏、巴陵戏一脉相承,却又不完全相同,说白全是平江话,引、白、课子是似是而非的湖北话。唢呐腔是影戏传入平江后产生的一种新腔,它是平江影戏的独特风格,类似越剧清唱、湘剧高腔的形式,清唱加唢呐尾腔,但腔调韵味与湘剧完全不同。唱腔中讲究字正腔圆,字不行腔,腔不带字。唱词严格按平江语音高低变化,咬字要准,使人一听就明白。

过去影戏授徒学戏先学“三卖七记五考察”,从零本戏到《封神榜》《隋唐演义》《杨家将》《岳家将》。为避免遗忘,有些艺人将剧目名称、人物姓氏籍贯父母妻室子女故事情节人物出场等记录下来备忘,这就是“桥本”。有些艺人将某些剧目的部分唱词抄录下来,装订成本,这就是“铁词本”。

钟志远自幼喜爱影戏,立投师贴拜老艺人宋南村学徒4年,记性好,人灵泛,他学会唱上千本戏,掌握前、中、后台的操作技艺和制作影人。他又随两位师兄跟班4年,一副好戏腔,一手好琴戏。这位“跑满台”的高手,如今是平江皮影戏传承人。他的唱腔声调极具磁力,影戏散后总有一伙追星族不肯离去,等他再表演一段平江快板“脱口秀”。

平江皮影戏团李随星师傅提供了一个与屈原有关的传统戏目《魂锁汨江》,我建议将戏名改为《离骚记》,不断完善铁词本。平江皮影戏协会调集各家班的精英,集中操练反复打磨。就是这个不到五百字的桥本,演唱起来长达三个半小时。平江唢呐腔《离骚记》成功问世,沙洛导演非常满意,他认为平江“唢呐腔”与湖北“鸡鸣腔”一脉相承,《离骚记》完全可以打造成为国家级精品剧目。

对话汨罗江

年端午,完成拍摄第十四届汨罗江龙舟赛,沙洛导演想要补拍训练场景,约请民间龙舟表演赛屈居亚军的归义镇窑洲社区龙舟队。次日午后气候骤变,乌云密布,与昨日酷暑高温冰火两重天。江边青草泥滩湿漉漉的,脚一踩,泥一板。按沙洛导演的拍摄要求,从龙舟下水开始,一切按正常训练。龙舟复拖上岸边,所有队员按划船的座次,各就各位肃立船舱边。鼓手端坐船头,咚咚敲响号令。听那鼓点一响,刹那间人人凝聚全身力量,赤脚烂泥砂石乱坑无所畏惧,众志成城合力抬起龙舟助推下水。

说来奇怪,摄影师搭乘快艇追踪拍摄,刹那间昏天黑地的悲风骤起,狂风暴雨不期而遇。我心灵一颤,或许恰是屈子投江的景象。汨罗江上风高浪急,前后历时4个多小时,听江中鼓桡呐喊之声,反而越来越有节奏。汨罗江人那种“不服周”的血脉精神,借此风浪井喷状爆发。原以为天公不作美,结果反得正道。

岳阳市水文局依据水情监测数据分析,汨罗江降雨量比常年少30%。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当即决定抓紧赶去平江沉潭河段拍摄水文测量。

我与岳阳市水文局的结缘,起因中央电视台。年端午,科教频道地理栏目组到平江拍摄《汨罗江畔》,“平江通”彭以达老先生点名,他知道我近年来潜心研究汨罗江文化,临时征调我协助拍摄。我向庞越导演建议,修改原定方案,从平江拍往汨罗,直奔洞庭湖。科教频道专题片离不开水文监测,我有幸结识岳阳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就是这支专业队伍加盟,摄制组将《汨罗江畔》原定单片拍成上、下集,后来又推出《平江奇峰》《逆水藏汹》。次年夏季,我与岳阳水文合作,成功策划“对话汨罗江”大型水文生态科学考察活动。此后,协助中央电视台完成拍摄《中国影像方志·湖南平江篇》《舌尖上的中国3·宴》。

河泊潭因屈原抱石自沉而称汨罗渊、屈原潭,它位于汨罗江、湘江两水相夹的河汊,水域辽阔,诸流汇合,江陡流急,漩涡盘转,潭深无底。汉朝贾谊为长沙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太史公亦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而汨罗江尾闾在江上捕鱼、湖上打草的渔民,听说屈原投江,大家都划船去抢救屈原。10天之后,屈原尸体被湖水倒托30里,被水性好的渔民打捞停放今晒尸滩。于是汨罗江流域便有了划龙船祭屈原的端午习俗,民间传说,同属古罗子国的汨罗江上游的平江沉潭也是屈原投江处。

有趣的是,我们拍摄的《逆水藏汹》就是从科学考察角度,解说洞庭湖水倒流汨罗江的自然景观。“对话汨罗江”科考活动,更是由磊石山河口上溯黄龙山源头,从人文生态的角度,将因屈原而名的诸多地理标识与历史传说翔实考证。因此,《国乐的侧脸·离骚》摄制组记录我们水文勘测的实景,早已是轻车熟路。我特别感谢岳阳市水文局,他们肩负岳阳水文水资源勘测重任,长期坚守水文监测防汛抗旱一线,不畏艰难险阻,特别能战斗。他们是一支永远年轻的轻骑兵,无愧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