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喜欢的盘中戏冰心都夸它好看,当然

冰心的散文《我到了北京》中有一段生动的描写:“这些戏装小人都放在一个大铜盘上,耍的人一敲那铜盘子,个个鬃人都旋转起来,刀来枪往,煞是好看。”冰心提及“煞是好看”的鬃人,也叫“铜盘人”。“鬃人”是北京独具特色的一项民间艺术品,创始于清朝末期,受京剧及皮影戏影响而产生的,集戏剧脸谱、服装绘制于一身。作品主要以表现戏曲人物为主,由于在每个人物底部巧妙地安有一圈鬃毛,把鬃人放在铜盘中,一经敲打铜盘边缘,盘中的鬃人就会旋转舞动起来,犹如舞台上人物表演一般,故老北京人又称它为“盘中戏”。年,鬃人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是年近八旬的白大成先生。

白大成年3月出生北京市人满族中国民间工艺大师

万国博览会鬃人喜获银奖

79岁的白大成自幼喜爱戏曲绘画及民间艺术。自年受前辈老艺人指导,开始研究制作鬃人,至今已59年。据白大成先生介绍,最早是一位海姓满族票友,靠租赁剧装为生,偶尔做几个鬃人拿到白塔寺去卖。将鬃人引入老北京庙会市场的是王春佩,人称“鬃人王”。鬃人均为戏剧人物,秫秸的骨架,彩纸的衣饰,胶泥底座下粘猪鬃,手中兵器也是锡纸粘贴的。

“鬃人王”的作品两人一组的,如《龙虎斗》里的赵匡胤、呼延赞;《金钱豹》里的金钱豹、孙悟空。也有三人一组的,如《失街亭》、《三娘教子》等。七八厘米高的鬃人售价比较便宜,很受平民百姓喜欢。大型多人作品极少,如《八大锤》岳飞观阵,陆文龙大战四锤将,另有金邦四锤将,共计10人;又如《阳平关》曹操登高而立,下面赵云、黄忠酣战张辽、许褚等八员大将,共计11人,专供富贵人家收购观赏。

年,北京鬃人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银质奖章,从此名声大震。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商人曾以高额报酬聘请王春佩赴美行艺,王春佩以“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为由婉言回绝。

王春佩去世后,其子王汉卿继承父业。新中国成立前夕百业凋零,他改学修理无线电,零星制作的鬃人摆在临街窗户上卖给路人。

白先生之子白霖作品系列

白先生之子白霖作品系列

拜名师学艺大胆创新

白大成先生是北京旗人,从小醉心于京剧和绘画。年因病从航空工业学校休学在家。一次,在去美术学院进修路过王汉卿的门前,被王家窗内展示的鬃人迷住了。后来偶然结识了一位李姓的鬃人技师,白大成很快学会了基本的制作技艺。

再后来,由中国美协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李寸松先生引见,白大成在南池子“鬃人王”的家中,拜访了年届六旬的王汉卿。看到他做的鬃人,老人说:“行,你若能恢复起来是件好事。”还说:“旧社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现在是新社会,我愿意把技艺传给你。”见白大成执着好学肯下功夫,老人把鬃人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王氏鬃人如冰心所述,是纸糊的“戏装小人”。白大成不满足传统的工艺和造型,在以后多年的实践中,对鬃人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他给原本锥形体的鬃人添加双腿,使得人物更显潇洒俊美、英气勃勃,舞台效果十足;他把鬃人的纸衣换成了绸缎,并在绸布的背面裱上一层宣纸,使鬃人外形更为鲜亮挺括、雍容华贵;脸部严格以京剧脸谱为准,顶缨、软靠、硬靠、护背旗、凤冠霞帔,也按照舞台实物绘制,中规中矩一丝不苟;兵刃改用薄铝片精心剪裁,小药丸包裹的八大锤玲珑剔透熠熠生辉,但仍然保留了王氏鬃人金银铜铁“大四件”(八卦紫金锤、梅花亮银锤、青铜六合锤、混铁压油锤)、“小四件”(擂鼓瓮金锤、宝瓜錾银锤、八楞灌铜锤、生铁一字锤)的特点和样式。

他创作的人物场面更大,《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带领小猴子对阵天兵天将,共达三十多个。鬃人的身高也增加到十七八厘米,还应买主要求做了80厘米的美猴王。白大成精心打造的鬃人敲打起来是玩具,摆在那里是赏心悦目的工艺品。

年,白大成取得了制作鬃人的营业执照。在年的鼓楼庙会上,白大成的北京鬃人受到了市民百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