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斜杠青年吗?
他们拥有多重职业能力
被贴上了多种身份标签
过着令人艳羡的多元生活
现代人用“斜杠青年”来指代互联网时代新兴的一群人,他们不满单一的职业生活,打破常规,积极从事多种职业,并在多个领域一展所长。
然而,“斜杠青年”这一标签,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
被行内人称为“花心罗伯”的罗永平,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斜杠中年”。
他曾经当过美术老师,出版过连环画集,做过职业油画家,做过影视广告导演等多种职业,而现在也同时拥有着画家/室内设计师/家居设计师的多重职业身份。
▲罗永平先生
他在艺术圈和家装设计领域成名已久,而真正让他走入大众视线内的,则是“画影人”和“皮影罗”这个身份。
他以东方水墨语言重新演绎中国民间传统皮影元素,让“中国影子”惊艳世界。
惊艳世界的皮影画
年,机缘巧合下罗永平以中国民间传统戏剧——皮影戏的人物为创作元素,绘制了一系列“中国影子”的彩色水墨画,并以此开了自己的第一个个展。
罗永平也没想到,自己信手涂鸦、随心而作的这些皮影画会这么受欢迎。
当代著名画家陈永锵先生赞他“笔随心运”,篆刻大师钟国康先生为他题字“中国影子”,连香港富豪霍震霆先生也对这些皮影画青睐有加。
▲霍震霆先生与罗永平合影
霍震霆先生不仅自己收藏皮影画,还特地将以“中国影子”为元素制成的艺术丝巾,送给了来访的英国肯特郡迈克尔王妃,作为沟通两国情谊的礼物。
▲迈克尔王妃与罗永平共持丝巾合影
更早之前的某天,当展览馆的人通知他丹麦领事夫妇很喜欢他的画,想和他见一面时,他甚至以为是玩笑,压根没想到外国人会对他的皮影画这么感兴趣。
匆匆赶到展馆的罗永平,和丹麦领事夫妇一同饮茶聊天,相谈甚欢。领事夫人还很喜欢他活泼灵动的小女儿,说她就像个小公主。
实际上,罗冠欣真的是个“皮影公主”,可能是从小受了父亲的影响,耳濡目染下也很喜欢画皮影,临别前还送了一幅自己的皮影画给领事夫人留念。
▲丹麦领事夫人与罗永平及其女儿合影
罗冠欣笔下的Q版皮影小人,虽然笔触仍显稚嫩,但却充满了童趣和天真。
▲中秋
▲月光光
念念不忘的中式情结
年底移民加拿大,画了十多年油画的罗永平,心底一直埋藏着很深的中式情结。
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观看展览时,罗永平看到了八国联军或民国初战期间被带入美国的永乐宫壁画残片。
▲唐风晋韵(永乐宫祠观壁画雕塑临摹选)
▲唐风晋韵(永乐宫祠观壁画雕塑临摹选)
他回想起当年大学下乡时的生活,那时他在广州美院学国画,一群人提着画板背着行囊辗转陕西、山西和河南,去芮城观摩永乐宫壁画,在河南乡间看热闹的皮影戏。
那些壁画上骁勇彪悍的武将、翩翩风流的雅士、玉姿灵动的天女、威严端正的上仙,影幕上风流多情的书生、痴心错付的小姐、杀伐决断的将军、凄苦无依的老头,至今仍跃动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即将逝去的“中国影子”
谈到皮影戏,大家可能都听过,却不一定亲身看过。
如果说年轻一代的童年影像记忆,是《葫芦娃》、《大闹天宫》、《百变小樱》、《名侦探柯南》等各种动画动漫的话,许多人的父辈甚至祖辈的童年,就是由一出又一出热烈喧闹的皮影戏填满的。
▲《猪八戒勾女图》“戏游记”糸列
▲和羞走却把青梅嗅
可这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底蕴的皮影戏,融合了东方美学和智慧的民间传统艺术,中国上下五千年最优秀的文化精髓,却在时代的变迁下,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归国后的罗永平,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很难受。
他说他一直有个心愿,想要“复画一批逝去或将要逝去的‘中国影子’。”
这是他心中的国髓。
▲美人持大刀
▲晨妆晓起头上宫花颤未休
▲左:乘醉听箫鼓右:食有鱼出有车笼有鸟
“希望我的‘中国影子’趣墨作品能反映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截文化、一部民间美术史的印迹。复兴民间艺术,仿佛成了我给自己的责任。”
▲左:春风入尽解红妆右:红鬓如云
▲左:虎妞右:兰花指
没有丝弦和锣鼓的伴奏,没有艺人用咿咿呀呀的戏曲腔调唱述故事,罗永平笔下的皮影,无需人为拉扯,自有千言万语。
他们的身形定格在纸上,但情绪却显露在脸上,或喜或嗔或怒,一副欲语还休的姿态,让人禁不住去想这些皮影到底诉说了什么。
“我希望留下这些影子”
罗永平的画桌上,铺了一幅雷铎写的“人过影留”。
▲雷铎题字:人过影留
罗永平说:“人走过之后,只能留下照片或者传说。建筑也一样,随着时代变迁也过去了,我希望留下这些影子。”
▲广府影子赤岗塔
▲广府影子鳌头
从“中国影子”到“广府影子”、“黄山影子”、“西湖影子”、“乌镇影子”,罗永平将“影子”的概念,从皮影元素扩展到了更加广泛的影像层面。
通过绘画的形式,记录那些曾经存在或仍旧存在的古老建筑和生活记忆,引发观赏者的乡愁共鸣。
传统艺术的多元融合
皮影艺术可以和中国水墨画结合,成为独具趣味特色的“中国影子”,而“中国影子”也可以邂逅瓷器艺术,在瓷碟上焕发新的生机。
天性爱玩爱跨界的罗永平选择和彦窑合作,对传统艺术进行大胆创新。
将“中国影子”搬到了中国瓷碟上,还取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中国影子”逛窑子画碟。
罗永平认为,画家一定要找到自己唯一性的符号,才能画出有代表性能撼动人心的作品。
他花了半生时光,才让皮影和水墨相遇,让民间戏剧与国画艺术交融,渲染出一幅幅妙趣横生的“中国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