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皮影戏 >> 皮影戏简介 >> 小村庄轶事

小村庄轶事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ivk_sa=1024320u

小村庄,位于青岛市市北区的西北部,现属市北区阜新路街道办事处管辖。按现在的说法其位置是位于北靠重庆南路,东连鞍山二路,南邻阜新路,西接人民路一个长方形地段,而解放初期小村庄的地面似乎更开阔一些,北边可到现在的嘉善路,南可到抚顺路东边可到现在的山东路,其东部边沿上的三座“鬼子茔”,南边的几座山丘,自北而南而西的一条较宽阔的河流流经其中,是其较为明显的地形特征。

择水而居,似乎是先民的通则,那么先有小村庄河后有小村庄,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也许你想象不到,一个多世纪前,青岛市是河网密布的,而且胶州湾也比现在大得多,而小村庄不仅离海不远,尚且自北边北岭山、嘉定山等处高地汩汩而下的溪流,也在此处汇成淙淙流淌的清澈的河流,然后穿过小村庄桥后一路西流,最后并入海泊河而流入胶州湾。

鱼儿在这里游动,河岸两边是开阔的山野,这里的确是一个种植、捕鱼、生息繁衍的好地方。由此说来,多年前明朝永乐年间,由云南省(一说是山西省云州即大同市之南)迁移而来山东的赵姓人士是独具慧眼的,他们一路寻寻觅觅,曾经在城阳的某个村庄落过脚,但是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好土地好风水的小村庄,在这里开始了渔耕生活。

自赵氏之后又有徐姓、黄姓、辛姓等人氏相继迁入东洼、东北洼居住,因为西部较为平坦又靠近河流的地方已经让较早到来的赵姓先行占据了,这样,这里就已经具有一个村庄的规模了,只是相对周边一些较大的村庄而言,这里还是人烟稀少的,所以被称之为“小村庄”。

在漫长的岁月中,以后又有杨、朱、刘、严、张等姓氏迁入,于是村庄逐渐扩大,居民也渐渐多起来热闹起来。特别是青岛建埠及民国以来,由于小阳路和小白干路的开发通行,使此处交通更为便当,几乎成了市里、沧口、李村往来的要冲之地,于是许多市民便迁来居住,使小村庄人口大增。

原小村庄河北沿的可住之地挤满后,又扩展到小村庄河南岸区域,河上架起了一座两米多宽的无栏石桥,于是河北河南住户浑然成为一体,至建国初期,居民五六百户,人口几千人,已经俨然是一个大村庄了。

由于小村庄位于小阳路、小白干路的夹角处,交通方便,五十年代中期,岛城仅有的几条公交线路之一的1路环行线,又行经此处并设有小村庄车站,使小村庄及其周边人口徒增。

密集的人口、交通的便宜,为工商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及至此时,小村庄的河依然汩汩而流,依然清澈见底,而小村庄沿河的街道上及其周边已然是商铺林立了,例如粮店、蔬菜店、烟糖店、酒馆、裁衣店、绸布店,甚至储蓄所、诊所、照相馆、修表铺、修车铺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小型的加工作坊如磨坊、染坊、织布厂、奶房、禽蛋加工厂等等。

另外,南山下的东南角、小河流的东侧还有一小市场,多为木板抹泥的小房,有卖菜的,卖粮食作物的、卖干鲜海货的、卖生肉熟肉的、卖扫帚饭帚的、卖炉子烟筒的、卖针头线脑的、卖小文具的,甚至还有一些早晚餐点,如卖甜沫的、卖馄饨的、卖锅饼火烧的、卖香油果子的等等。其实小村庄的居民除了种地和经商者外,还有许多居民进了周边工厂打工,例如国棉一厂、国棉二厂、青岛卷烟厂和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等,这些周边工厂的开建和发展,不仅为小村庄解决了人员就工问题,而人民生活的安定和谐从某种意义上推动了小村庄的经济发展。

尽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小村庄发展较为缓慢的一段时期,但此时的小村庄已经不是村庄,它和当时周边的其他地方一样,早已演变成青岛市的一部分。原先归属于即墨县仁化乡的小村庄直到此时,荒野和田地才慢慢被居民楼、工厂企业和公用设施所代替,它和它的周边才有了都市气息。

改革开放之后,小村庄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造工程,首先是七、八十年代进行了部分民居的改造,河北沿和河南沿的部分平房变成楼房。直到此时小村庄成员才全部农转非,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人。

隨后于年在全面统一的规划下,开始大规模的拆除改造工程,与此同时村内河床也经过改造,河面被全部覆盖。由此,拥挤、矮小的平房让位给了整齐美观的居民高楼,区域内树木成行,花园绿地处处可见,成为居住休闲的好地方。

更加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之后,小村庄附近的人民路(原小阳路)、重庆南路(原小白干路)和温州路的交汇处渐渐发展成青岛市重要商业区,人气之旺为商家看好,致使后来青岛利群商厦、乐购购物商场和麦德龙批发商场纷纷在此落户,为周边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从而也促进了小村庄区域的快速发展。

另外,当时的四方区政府,以及区域民众文化活动中心都已经迁移到小村庄南侧,加之林木葱秀的南山公园,不远的几所大中院校,使这里的文化休闲气息得到极大提升。居住、游乐、商业和院校浑然一体,使小村庄及其周边地区,成为居民购房的首先之地。

回忆小村庄初建之时,是颇有一些规矩的,站在南山的石岩上往北俯视,小村庄像铺开的棋盘。从河边开始,一个个院落方方正正地排列着,这是青岛地区的四合院,院落外边,形成了若干条胡同,随便沿一条胡同走,就可以走到村中央的街道上。

四合院内,往往有树、有花、有鱼缸,许多院落里栽有无花果树,无花果熟了的时候,孩子们就嬉闹着摘无花果吃,大人们则坐在树下乘凉拉呱。有的一个院子内住有好几家,谁家包了饺子或者有了时令瓜果往往都要给邻居送一点,谁家出门了,就把钥匙送邻居保管,一个院里的几家居民亲如家人。

后来,闲杂人员渐渐增多,又有人在这些比较规矩的四合院四周添建了许多房屋,房型和排列就比较杂乱了。小村庄建立之初,村民大都是农人,平时的主食是地瓜干(面)和玉米饼子,春夏季节还摘野菜吃。因靠海不远,村里也有村民下海捕捞鱼虾,挖蛤蜊吃。还把一时吃不掉的海货,晒干或者磨成酱,四季皆可食用。

小村庄村中前街曾经有一座庙宇,高大的殿堂里供奉着一尊高大的神像雕塑,据说是管着生杀大权的神。逢年过节,红、白大事,求子问福,外出、出海,保佑平安,减灾发财,都要到此庙中跪拜祈祷,因此香火不断。五十年代末期,社会上宣传破除迷信、树立新风,渐渐地没有人去跪拜烧香火了,后来神像被拆除,供奉神像的殿堂也归办事处使用,成了会议室。

村中的赵、徐、黄三大姓,原先在前街上各建有自己的宗族祠堂,供奉祖先,年节都要进行祭祖活动。以建筑面积来说,赵家祠堂为大;以建筑气势和宏伟来说,徐家祠堂为首,古建筑的大门楼与殿堂雕龙画栋,甚为壮观,黄家祠堂较以上两姓氏的祠堂来说,就简单和窄小多了。

解放后,赵、徐两处祠堂均租给了教育部门,成了平安路第一小学的分校,解决了当时小村庄区域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另外,先前小村庄西头曾经有一座土地庙,村中有人故去,家人就要到土地庙中举行“报庙”仪式,为故去的人祭奠指路。

小村庄河南岸的南山,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孩子们甚至大人在春夏季节常到这里捉迷藏、放风筝,夏秋季节在这里捉蝈蝈、捉蟋蟀、捉蚂蚱。紧挨山边小市场的一侧还有个木制大棚的说书场,有艺人在这里说岳、说罗、隋唐、三国、西游、封神榜、七侠五义、济公传等,晚上还常有皮影戏。

小孩子们进书场听书,因为无钱付费都是坐在靠门处或者站着,感觉快要到收钱的时间了,赶紧起身溜走,约摸收完钱继续说书时再溜进场子听书。

现在,昔日的南山早已不见踪影。改革开放之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南山公园,花岗岩的石阶,仿古的凉亭,石桌石櫈,大小花坛,加之山坡、路侧的樱花树,黑松、雪松、针松、松柏、槐树、红枫林、翠竹等各色树木,使南山公园四季常青,漫步其中,真似仙境。

公园内各处,分佈矗立着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医学大家的石塑像,使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山上优美的环境,高高矗立的太阳能环保路灯,成为人们早晚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另外92年,小村庄拆除改造时,河床也经改造,河面被全部覆盖。

年春,又将东段河面修建成了休闲花园,砌栏垒坛,植树种花,建廊筑亭,大理石、塑胶、红砖铺地,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清晨黄昏、茶余饭后,休闲、锻炼身体的方便场所。

年,当地利用南山地下防空工程建设了中国神话洞,面积1万多平方米,精选了近百个神话故事,将多个各具形态的人物置放于近百个场景中。题材包括远古神话、天上人间、海底仙境、冥府惩恶、神话戏剧、聊斋故事等6大部分。曾被评为青岛市十大涉外旅游景观之一。

年12月1日,青岛市部分区划进行了调整,以往的小村庄已经归属调整后的市北区。小村庄依然是这个地段经济、商业、文教中心,花木蓊郁的南山公园依然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青岛理工大学也在南山一侧。

而以利群购物广场、乐购购物商厦为主的,位于人民路、重庆南路和温州路交界区域的商场、超市、饭馆、旅社、酒店、电器、五金、土产、钟表、银行、邮电、办公用品等等,应有尽有,成为岛城几大商业圈之一。

入夜之后,这里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各色霓虹灯光远近闪烁、流光溢彩,显示出一派城市夜晚的美丽景色。小村庄,乃至华夏的子民们,正在奔向富裕的小康社会。

尽管小村庄的河流早已被覆盖,早已了无踪影,但是,小村庄及其周边的居民生活,依然如同那条曾经汩汩不息的小村庄河一样,日夜不停地流淌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