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小朋友对影子都充满了好奇。
晚上睡觉前,只开台灯,对着白墙做各种各样的手影:鸽子、小狗、兔子……有时候还和小伙伴一起,演一出手影剧,玩得不亦乐乎!
本周日唐山市青少年宫就要给小朋友们上演一场有趣的“光影游戏”。
一面白色幕布,一张案板
一束昏黄的灯光
一抖一动间,对话谈吐中
皮影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灵动
演绎着人生百态、历史沉浮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为了在青少年中弘扬传统艺术,近距离走近非遗文化,唐山市青少年宫将于9月12日18:30举办“冀东古韵,皮影至秋”公益演出活动,届时将邀请本市经验丰富的皮影戏演员到场表演,欢迎广大青少年儿童到场观看。
演出剧目
《武松打虎》
《暴彩文下山》
《鹤与龟》
《三打白骨精》
《西游记-盘丝洞》
《动物世界大联欢》
演出结束后还将设置有趣的体验环节,孩子们可以亲手体验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唐山皮影的“前世今生”
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唐山皮影是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
据史料记载,唐山皮影发源于河北冀东地区的滦州,由当地艺人黄素志发明,盛行于乐亭,故有“滦州影”“乐亭影”之称。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驴皮镂刻并着色而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皮影”。
清代是唐山皮影的极盛时期,当时皮影班社遍地开花。清代《永平府志》中描述:“上元夕,通衢张灯演剧,或影戏、驱戏之类,观者达曙。”可见看皮影戏已成为老百姓逢年过节的重头戏。
20世纪30年代,乐亭影在沈阳、长春等大城市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远扬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年,唐山皮影戏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如今,唐山皮影戏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世界各地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唐宫非遗研究院
唐山市青少年宫作为专门面向青少年提供实践教育和社会教育活动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特签约评剧、皮影、乐亭大鼓、泥塑、剪纸五位非遗传承人作为唐山市青少年宫非遗大师,开设“非遗大师工作室”,建立“非遗文化传承研究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和发扬唐山非遗文化,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得以薪火相传贡献力量。
唐山市青少年宫非遗文化传承研究院秉承“三个一计划”,即每学期推动“一堂讲座、一场展演、一次传习”,积极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继续以“非遗大师课堂”、“非遗文化进校园”、“非遗传承研究院小院士公益课堂”等活动方式搭建起少年们与名家大师学习非遗文化的桥梁,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促进非遗文化蓬勃发展。
来源
唐山市青少年宫
作者/来源:唐山文化旅游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