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游学一个柔软的梦

蝉歇落日,熙熙攘攘游人如织的千年古都开封笼罩在余晖里,方石阶梯蜿蜒,龙亭湖水波漫漫,古城墙似是在诉说着悠远的故事,遗世而独立。7月25日下午五时四十分,列车缓缓进站,我们接到了六位特别的小客人。因为7月26日将是他们在壹脉游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来自山东枣庄的番茄田艺术中心,将会在壹脉团队的陪伴下,完成四夜三天的研学之旅。本以为上车落座之后,孩子们会先稍作休息来调整自己的状态。但旅途的疲惫似乎不但没有消磨掉孩子们的热情,反而让他们更是充满了期待。他们趴在车窗上打量着华灯初上的陌生城市,稚嫩的眼眸里闪烁着兴奋和好奇,在壹脉小义工的带领下,入住于开封来旺达酒店。在安顿完孩子们的休息事宜之后,小义工连轴转似的又再次出发,骑着小蓝车,为孩子们购买开封的特色美食做为晚餐。今天一大早,孩子们满怀期待的睁开眼睛,各自进行一番洗漱。在享用了酒店丰盛的早餐后,终于跟随小义工们驱车来到了壹脉的非遗文化馆,开启他们第一天的游学体验。而当孩子们到达非遗馆之后,意外的发现今天的馆里,除了工作人员之外,还有很多哥哥姐姐在客串义工讲解员的工作,他们是明德班的学生。明德班始于年,是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帮扶优秀贫困高中生的项目。项目团队在南召县和鲁山县设立了两个明德班,资助了89名高中生。这次他们的暑假体验营,得到了汤倩女士发起的公益资助的支持。汤老师对壹脉一直所坚持的传承信念很认同,所以将体验营的社会实践设在了非遗文化馆。壹脉倾情服务全力配合,只为给同学们打造一个更广阔更有情怀的平台。在官瓷屋、钧瓷屋和展览大厅,随处可见这些小小讲解员忙碌又努力的身影。他们在这里初识非遗、了解非遗、守护非遗,让游学的经历有了更加温暖的价值。馆内的另一边,小朋友们的研学体验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第一课是手绘瓷盘画,王向荣老师讲起定稿、绘制、涂色的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细致地提醒小朋友们要注意的关键步骤。比起普通的画纸,瓷盘显然更新鲜也更有难度。涂色环节里,一位小朋友控制不住力道,将颜料涂过了边线。老师自然地握住他的手,重新涂好。“别着急,慢慢来。”这是大手牵小手的叮嘱,也是壹脉对传统文化的承诺。专注的匠心,不仅是孩子们游学的收获,也是我们播出的希望之种。沉闷的夏日午后,六位小朋友却活力十足。热闹的劲头一直持续到了午餐时间,小义工带着孩子们来到预定好的百年豫菜老店王馍头就餐。稍事休息之后,下午4点,再次回到非遗馆时,孩子们发现河南精灵梦皮影艺术团的老师们,马上要为他们上演两出皮影大戏——家喻户晓的经典历史《武松打虎》和意义深远的寓言故事《金斧头银斧头》。白幕布挺阔透亮,皮影道具真切动人,手艺人说、念、唱、打功夫绝妙。一望过去,小朋友们目不转睛看得津津有味。当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逐渐被时代遗忘的时候,在我们的非遗馆,这群小朋友看向前方的皮影戏时,眼神里有光。这是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炙热的肯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研学游打开了孩子零距离观察世界的大门。通过游学,给孩子出发的能力、广阔的眼界、探索的精神和宇宙的智慧。而我们作为非遗的守护者,有责任也有能力为游学搭建互动交流的舞台。在壹脉,孩子们可以亲手印制木板年画,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也可以大胆体验织物扎染,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以这样的方式,才能更安全高效地去丈量世界的河流山川,拥抱深厚的文化意蕴。壹脉和研学游一起,给小孩,给少年,一个柔软的梦。至此,第一天的研学游到此圆满结束,敬请期待明天更多精彩。-今日话题-你希望有什么样的研学游体验呢?如果您经历过难忘的研学游体验,或者是期待什么样的研学游模式,均欢迎您在留言板上和我们互动,我们将为留言点赞最高的前5位朋友每人赠送黄金狗一只。文章为半岛原创、图片由拉斐尔拍摄End真實地記錄傳承者長按二維碼關註·「壹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