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激战正酣,人们在为奥运健儿加油呐喊的同时,也被憨态可掬的吉祥物“冰墩墩”彻底吸引。
顶流“冰墩墩”成为全民团宠,它究竟火到什么程度?
就说冰墩墩“济南分墩”吧,一夜之间,令章丘区吕家村变成网红打卡地,每天近万人次打卡。
图片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据媒体报道,冰墩墩、雪容融之前一直“蜗居”在村仓库旁边,正所谓守着“墩墩”不识“墩”。
直到村党委书记看到网上视频,立马联系拖车开启了“解救”行动。
冰墩墩和雪容融现已被转移到村委会门口,用围栏妥善保护了起来。为了避免“追偶像”拥堵,村里安排了专人疏导交通。
家门口没有冰墩墩,也买不到冰墩墩的网友们,只能一边眼巴巴在线“云监工”,一边呼吁:“一户一墩!”
如何人人都有一只“冰墩墩”?山东正在实现中!
饽饽“冰墩墩”
图片来源:齐鲁网·闪电新闻
淄博桓台花饽饽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刘璐,把面塑技艺和冬奥元素结合,制作出惟妙惟肖的饽饽版“冰墩墩”。豆沙馅的“冰墩墩”,不光好看,更好吃
叶雕“冰墩墩”
聊城“90后”小伙贾景瑞叶雕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他希望通过非遗叶雕和冬奥会的结合,用传统文化艺术支持冬奥会。
铅雕“冰墩墩”
淄博“90后”美术老师沈靖宇用10个小时在直径5毫米的铅笔芯上雕刻“冰墩墩”手拿火炬的作品,上面是北京冬奥会的LOGO,下面是,整个作品高度1.5厘米,希望用自己擅长的铅笔芯微雕为冬奥会加油,为中国健儿加油。
皮影“冰墩墩”
日照市五莲县的“京西皮影”非遗传承人王熙用材料和工具,做出了一个皮影戏版“冰墩墩”。小小皮影与冬奥会相结合,实现了非遗与冬奥文化的互鉴交流。
陶塑“冰墩墩”
济南陶塑非遗传承人王令涛从事陶塑制作已经15年。春节期间,在浓浓的冬奥氛围下,他用三天时间创作了陶塑版“冰墩墩”。
面塑“冰墩墩”
面塑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一个个萌态十足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诞生于东营市非遗面塑传承人王富国的手中。
剪纸“冰墩墩”
剪纸作品《逐梦冬奥》作者:侯雅洁
山东剪纸作者侯雅洁以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主题,以长城文化为背景,结合竞技项目,以“冰墩墩”和“雪容融”为核心创作了系列作品。
好客山东版“冰墩墩”,你安排上了吗?
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自制“冰墩墩”的队伍中,也有人提出疑问,会不会造成侵权?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张晓宾律师在受访时说,按照著作权法规定进行合理使用是允许的。如果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称、作品名称。“若没有进行商业销售,这些自制的物品不构成侵权,但如果从事商业销售盈利,则构成侵权。另外,在网络上制作、传播相关表情包,即使未收取费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未经许可使用仍是侵权行为”。
“一人一墩”,希望早日实现!(山东头条news)
编辑: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