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二人转
定义和背景:东北二人转是一种广受影响的曲艺唱曲形式,因表演时融合歌唱和舞蹈,故旧称为"蹦蹦"。它主要流行于中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根据地域的不同,东北二人转可分为东路、西路、南路和北路四个流派。其中,北路二人转以黑龙江的北大荒地区为中心,追求唱腔的优美动人。因此,历史上有民谚称北路二人转为"南靠浪(舞),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耍棒"。黑龙江的北路二人转中,绥棱的二人转和海伦的北派二人转尤为著名。海伦北派二人转于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绥棱的二人转于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绥棱二人转融合了西河大鼓、河南坠子、东北大鼓、大口落子和评弹等多种曲艺样式。
2方正剪纸
定义和背景:方正剪纸是黑龙江省方正县一带的重要民族民间剪纸艺术流派,也是黑龙江省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方正剪纸融合了当地传统和外来艺术的长处,形成了富有东北民间艺术特色的粗犷简练风格。在制作过程中,方正剪纸采用自制的剪纸工具,具有独特的技法和讲究装饰的特点。作品的题材多样,造型质朴可爱,构图秀逸隽美。方正剪纸于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海伦剪纸则是黑龙江另一个重要的民间剪纸艺术流派,于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方正剪纸与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乐清细纹刻纸等一同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评剧
定义和背景:评剧是中国较有影响力的地方戏曲之一,而黑龙江省是评剧发展的重要地区。从评剧诞生初期至今,在过去的百年历史发展中,许多评剧名家都曾在黑龙江省各地演出。解放后,黑龙江涌现出了许多评剧名家,如刘小楼、喜彩苓、吴素舫、碧燕燕等。评剧擅长表现现实生活,年后,大量的现代戏在评剧中演出,例如《刘巧儿》、《小女婿》、《小二黑结婚》、《刘介梅》、《夺印》、《向阳商店》等,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的变化。评剧音乐婉转悠扬,唱腔独特,演员表演技巧高超,以唱念做打、舞台表演和化妆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给观众带来视听的享受。
4赫哲族伊玛堪
定义和背景: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独有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以赫哲语表现。它流行于中国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被认为是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性项目。
类别和形式:赫哲族伊玛堪的表演形式是一个人进行徒口叙述,主要以说为主,辅以唱,没有乐器伴奏。它的节目形式包括长篇、中篇和短篇,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什尔达鲁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木竹林莫日根》、《英土格格奔月》、《亚热勾》、《西热勾》等。
保护和传承:赫哲族伊玛堪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非遗名片"之一,于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认可和保护有助于促进赫哲族伊玛堪的传承和发展,确保其在当代社会中得到重视和传承。
文化多样性和跨界交流:赫哲族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它不仅在国内得到重视,还吸引了国际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