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叶淑媛
在全国振兴传统工艺的大背景下,甘肃非遗手工艺通过“非遗+扶贫”、非遗与旅游业融合、非遗手工艺资源和产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建非遗文化和经济共享平台等方法和途径,在保护传承中发展,融入当代生活。非遗手工艺的发展在提升和发展乡村经济、繁荣乡村文化和培养乡村人才等层面助力甘肃脱贫攻坚,促进了甘肃的乡村振兴。
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乡村振兴;路径
GA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正在与区域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相融合,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下,将非遗融入生活,是多年实践对非遗保护内在发展规律的总结。传统手工艺作为与人民衣食住行联系最为紧密的非遗类别,在“见人见物见生活”方面有天然的亲和性。传统工艺(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1]
振兴传统工艺是近年来国家的文化主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2]的指导思想。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等多部门共同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指出:“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1]《通知》还提出了“促进就业增收”的原则,要求“发挥传统工艺覆盖面广、兼顾农工、适合家庭生产的优势,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精准扶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1]年10月,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
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的总要求。由于非遗传统工艺在中国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非遗+扶贫”的重要作用,年,文化和旅游部颁发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大力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对非遗扶贫进行了总结,并明确非遗扶贫的五大方向。同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与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鼓励各地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建设。
在国家政策支持引导和群众的广泛参与下,非遗手工艺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个支撑点,受到高度的重视,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一个热点。全国非遗手工艺(包括非遗传统美术类和传统技艺类)也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全面复兴。甘肃省非遗手工艺结合地域特色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并在理论思考和现实实践中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方法和路径。
一、甘肃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现状及特点
甘肃省是文化资源大省,非遗资源非常丰富。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截止目前,甘肃省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项(花儿和环县道情皮影戏)。有国家级名录项目68项,其中手工艺类有14项(包含传统技艺9项,传统美术5项)。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项中,其中手工艺类有项(传统技艺类项,传统美术类70项),约占甘肃非遗名录项目总量的三分之二。甘肃丰富的非遗手工艺是重要文化资源,大部分分布于甘肃的乡村和小镇,凝结着地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传统,厚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凝聚了乡村优秀文化价值、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手工业也是甘肃乡村经济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经济形态,特别是多一些少数民族甚至是支柱性经济形态。非遗手工艺保护传承与发展,以及手工艺品的销售收入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繁荣农村经济有重要的意义。甘肃非遗手工艺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是甘肃非遗手工艺具有高度的传统手工技艺性。甘肃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农业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后也没有像经济发达地区那样高度现代化。至今,甘肃的乡村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孕育非遗手工艺的乡土文明在甘肃仍然有深厚的土壤,很多人仍然保留着传统手工艺的智慧和技能。相对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甘肃非遗手工艺保持了较高的本真性和手工技艺的古朴性。比如传统技艺中的麻纸制作技艺、裕固族织褐子、甘谷麻鞋、豳地傩面制作技艺、皮影雕刻技艺,以及武山柳编、嘉峪关芨芨草扎编工艺等编织类手工艺项目,还有剪纸、面塑、唐卡绘画、木雕等传统美术项目,都保持着高度的传统手工艺技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二是甘肃非遗手工艺的形态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中存在。甘肃自然地理环境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草原在甘肃境内都有分布。非遗手工艺依托于当地的自然生态,比如洮砚必然依托于洮河石,不是哪个地方的石头都可以做成洮砚。又比如各地分布广泛的草编、竹编等,其技艺传承发展与延续依赖于植物的自然生长,不同地域的植物物性不同,编织技艺及其产品风格也会有区别。在文化生态方面,甘肃作为多民族地区,文化形态多样,民间宗教、祭祀、仪式、节日、传承伦理等赋予了非遗手工艺多样的文化内涵,形成其保护传承发展的多样文化生态。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和谐的理念中,甘肃非遗手工艺也体现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每一种技艺都是以一整套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为支撑的。
三是民间力量在非遗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甘肃非遗手工艺项目传承的基本特点是以家族传承为核心,或者在长期的家族传承过程中逐渐扩散到以这个家族居住地为核心的一个村庄、乡镇等临近地域。这符合农业文明传统的传承伦理。家庭制作和手工小作坊是其传承和经营的主要形式,也说明非遗手工艺是当地人民群众赖以为生的重要资源和主要手段。同时意味着非遗手工艺的传承发展缺乏活力、生产规模小。不过,近年来,出现了一批产业规模大、以产业工人为生产者兼传承人的非遗传统工艺现代企业。但从严格意义上来看,这些生产者和传承人仍然以该技艺主要分布地区的农民为主,仍然在当地的大工匠的传授下学习技艺和生产传承。
甘肃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生产性保护的基础上,将其与甘肃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相融合,促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城乡融合中将非遗手工艺生产资源和现实智能资源融于一体,形成乡村振兴的原动力,由此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产业支撑。
二、甘肃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方法与途径
(一)生产性保护下的“非遗+扶贫”两开花
“生产性保护”即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使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实践,并在生活中持久传承,是非遗手工艺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主要方式。生产性保护和就业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第条:“鼓励缔约国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益于包容型经济发展,并在该前提基础上承认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以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模式为基础的稳定、平等和包容性经济增长,同时需要消除贫困和不平等,需要生产性就业和体面工作,以及保证每个人对价廉、可靠和可持续现代化能源的获得和逐步改善消费和生产的资源使用效率。”[3]生产性保护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非遗保护形式。中国政府倡导“生产性保护”,通过在全国建立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纺织、刺绣、编织、陶瓷、漆器等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走进现代生活。
年,随着全国脱贫攻坚工作走向纵深,国家层面大力推行传统工艺振兴,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甘肃省入选15项,涵盖纺染织绣类2项(庆阳香包绣制技艺、天水丝毯织造技艺),服饰制作2项(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裕固族服饰制作技艺),雕刻塑造2项(临夏砖雕、夜光杯雕),家具建筑1项(古建筑修复技艺),剪纸刻绘4项(会宁剪纸技艺、庆阳剪纸技艺、定西剪纸技艺、甘南藏族唐卡绘制技艺),文房制作2项(卓尼洮砚制作技艺、岷县洮砚制作技艺),漆器髹饰1项(雕漆技艺),器具制作1项(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发布《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选取确定了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中,包括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临夏县、积石山县为重点)。年11月,临夏砖雕、保安族传统腰刀锻制技艺2家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甘肃临夏挂牌成立。目前,除了以上2家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外,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扶贫办共同认定91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市(州)认定13家,仅年累计吸纳就业多人,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累计组织培训期人次。开发非遗文创产品个,学员月均收入接近元。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特殊时期,这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仍然吸纳就业人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上半年组织培训期,培训人数人次,学员月均收入接近元。[4]
非遗手工艺助力精准扶贫已成为甘肃省文旅工作的新业态和新亮点。甘肃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充分发挥了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优势,也发挥了传统工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和“扶智”作用。工坊激发了贫困户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助力精准扶贫,为甘肃省脱贫攻坚提供了产业支撑。在这些扶贫就业工坊中,有一些优秀的工坊已经走出了值得借鉴的发展道路。比如洮砚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临夏洮砚扶贫就业工坊依托产业培育,与所在地贫困户签订产业带动协议,通过传承传习培训,教会贫困村民砚雕技艺,技术扶贫“扶智”增添了贫困户脱贫内生能力,使贫困户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实现了共同发展致富的目的。
又比如,临夏砖雕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目前临夏州有多人从事砖雕行业,年创产值5亿多元,是临夏州重点文旅产业和文化名片。临夏砖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学研创新协同发展,对砖雕工匠开展技术授权服务,派发砖雕订单,建立连锁工坊,做大体量,实现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安装施工全产业链发展,并建成临夏青韵博物馆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年作为国家级扶贫就业工坊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中期培训班6期、短期培训班21期,培训砖雕产业人才人次。年吸纳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24人、边缘户26人、残疾人4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3万元。年吸纳建档立卡户13户,人均月收入元以上。[5]
再如,庆阳香包绣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传承和生产发展中与高等院校、企业合作,跨行业、跨领域融合,改良工艺,并在国内外讲庆阳香包的故事,弘扬庆阳香包和中医药文化,使庆阳香包从一隅乡土走向世界,形成知名品牌。庆阳香包制作已带动生产农户多户,为多名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年产值多万元。庆阳香包扶贫就业工坊年在精准扶贫村培训“陇原巧手”2人(其中贫困妇女1多人),帮扶精准扶贫户40多户,人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并以非遗赋能文旅,在庆阳建成全国首家香包绣制民营博物馆。[6]
甘肃非遗手工艺助力精准扶贫,实现了“非遗+扶贫”两开花的成效。其成功的原因是,甘肃在处理非遗手工艺的传承发展与扶贫的关系时,始终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和“全面性挖掘、生产性保护、融入性传承、合理性利用”的发展理念,并能够针对不同非遗手工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合理的发展规划,使其在保持非遗自身核心技艺和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合理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开发文创产品,提升手工艺品的质量。扶贫就业工坊则培训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成为手工艺人,为其提供了就业岗位,从而使非遗手工艺成为精准扶贫的抓手,发挥文化“扶志”“扶智”和经济“扶贫”作用,为甘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与旅游融合发展
如果说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解决了乡村人口就业和生产的问题。那么,非遗手工艺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则有力带动了“非遗+扶贫”的提质增效,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提速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目前,甘肃在将非遗手工艺与旅游融合中做到两个方面:
一是将甘肃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打造“非遗+旅游”文化景区。比如,平川陶瓷烧制技艺是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平川地处甘肃省白银市,是西北最大的陶瓷建材生产基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小川磁窑,制陶文化传承千年。年建成平川陶瓷小镇和西部陶瓷艺术创意中心。陶瓷小镇以白银陇烨陶瓷有限公司的陶瓷生产为中心,建有非遗陶瓷烧制基地、陶瓷陈列馆、博物馆、工业遗址博物馆、创客空间、休闲咖啡厅、DIY乐陶陶吧、大匠坊(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陶艺客栈、窑址广场等场馆。以“非遗+景点”“非遗+研学”“非遗+文创”等方式助推陶瓷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形成了集陶瓷生产、展示、体验、科研、学术研讨交流、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陶瓷小镇和“非遗+旅游”景点。陶瓷小镇于年5月向游客开放,通过“参观+体验”的模式,全方位展现平川陶瓷基本的制作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游客能够全身心地感受非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非遗+旅游”打造特色小镇,既完整地传播了非遗文化,又能形成聚合联动效应,有效带动非遗手工艺资源所属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是做好非遗手工艺旅游商品的开发。一方面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产品进行设计和研发,制作适合甘肃旅游市场的有甘肃文化元素的手工艺品。另一方面做好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进景区进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工作。年编制的《甘肃省乡村旅游电商平台产品信息暨甘肃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名录》,涉及产品种类多种,印发给全省家乡村旅游示范点供电商平台选货,并对接非遗产品进全省景区销售。“非遗旅游商品直接把非遗承载于有形实体产品当中,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及娱乐需求。旅游商品是非遗旅游产业链延伸的产物,能够提高非遗旅游产业的附加值。”[7]78
(三)工艺当随时代发展:非遗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非遗具有活态性特征。有学者指出:“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这也注定它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变之中。总之,特定的价值观、生存形态以及变化品格,造就了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特征。”[8]非遗是在人类历史中凝结的生存方式,但非遗保护的目的不是对过去生活方式的保存,而是使之融于当下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传统工艺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工艺当随时代发展和精湛,融入当代现实生活,这是非遗手工艺立足当代社会,进入千家万户的必经途径。所以非遗手工艺在当代社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非遗的创造性转化的目的是将非遗资源转化融入现代生活和弘扬当代价值,通过与时尚文化融合、与当代设计融合、与新消费融合让非遗走进生活美学。创意的方法包括推出非遗传承名人、形成非遗名品、打造非遗名牌、开发非遗名IP。同时可通过非遗项目传承发展驱动、产品驱动和产业驱动建构产业链、新消费促进IP驱动来形成新兴文化产业。非遗的创新性发展有五个转化维度:在消费交易过程中传递中国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与当代设计融合;融入生活、融入消费、融入当代文化消费;与新业态跨界融合;以及通过非遗及其文化体验带来的环境美化等社会美育。[7]05~07无论如何,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传承人,包括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认定的各级传承人,也包括传承传播非遗的社区、民间组织以及个体,因为他们是传承技艺和生产产品的主体。甘肃非遗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采取扶持传承人创新和发展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和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帮助非遗工坊研发非遗文创产品、改良制作工艺等方法来实施。
首先,长期对认定的各级非遗传承人进行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在传承传统技艺、坚守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的基础上对技艺有所创新和发展。提高非遗传承人的待遇和社会知晓度。
其次,通过非遗研培班加强对贫困地区传承人群的培训。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和《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甘肃省各级文化部门、高校和地方精英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了传统工艺的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进程中,为甘肃非遗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仅年,甘肃省有5所高校举办非遗研培班7期(其中2期为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举办),每个班培训时间都在1个月,培训学员多名,有一半以上的学员来自“两州一县”等贫困地区;其中有些培训班是专门针对贫困地区举办的,如兰州交通大学专门举办了“丝绸之路染缬临夏对口扶贫培训班”。另外,推荐学员参加省外各类培训班7期,培训人员45人。
此外,发挥高校、科研院的非遗教学研究和文创优势,培养非遗人才,研发非遗文创产品、改良制作工艺、打造优质品牌。比如,兰州交通大学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染缬技艺的保护单位。学校将染缬技艺引入大学课堂,至今累计0多名本科生学习了染缬技艺,有多人先后以此为业。培养染缬方向硕士研究生10多名,包括国际研究生2名。组建以收藏保护、传承传播、学术交流为一体丝绸之路染缬艺术博物馆。兰州交通大学也是文旅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承办学校之一,目前已举办“丝绸之路染缬研修班”4期,培训学员80余名。同时,致力于非遗活态传承中开发现代文创产品,开发染缬生活用品、服装服饰、艺术收藏等多个门类几百种产品。年“兰州交通大学驻临夏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挂牌成立后,兰州交通大学帮助临夏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发文创产品,为临夏砖雕和保安腰刀设计的56款产品,工坊生产成品并进入市场销售。针对市场反响好的产品,正在做好包装设计,努力打造优质品牌。
通过以上方法和途径,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的文化素养逐步提升,也提升了非遗产品的层次、艺术审美和现代功能。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也日渐浓厚,部分传统工艺项目已经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手工艺人也成为产业工人或者新型非遗传承人,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工艺当随时代发展,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终将达到使非遗活态传承和发展中广泛融入生活、得到文化认同,并帮助地方致富的目标。
(四)创建非遗手工艺文化和经济共享平台,传播非遗文化、拓展非遗作品的消费市场
促进非遗手工艺文化复兴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创建非遗手工艺文化和经济共享平台。甘肃非遗手工艺文化和经济共享平台形成了四大模块:非遗手工艺线下展示和产品展销售卖、电商销售、“陇原巧手”品牌和公司运营、“陇上非遗”